《晨钟》的地方新闻报道特色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o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份民国时期辐射范围较广的报纸,《晨钟》地方新闻的报道方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内容构成、写作手法、报道方式等入手,分析了其地方新闻报道特点,旨在对当下的地方新闻报道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晨钟》 地方新闻 报道特色
  《晨钟》(后改刊名为《晨报》)是民国早期以梁启超等人为主导的官方报刊之一,在当时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因其辐射地域较广,所以在第一期至三零五期开设了专门的地方新闻版块(三零五期后与要闻版块合并)。鉴于《晨钟》的历史地位,本文对其地方新闻版块进行了详细的资料查阅与分析,旨在初步探究民国早期报纸地方新闻报道的传播特点及不足,并希冀总结经验,有利于当下报纸的地方新闻报道实践。
  一、《晨钟》地方新闻版的报道特点
  将地方新闻作为一个单独的分录,是《晨钟》的一次尝试,所以在其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本文在详细查阅了305期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传播特点,阐述《晨钟》地方新闻报道实践中的优点与不足。
  1、内容构成
  《晨钟》地方新闻版块涉及的内容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政务新闻。这类新闻所占比例最大,联系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报纸的创办人多为有一定政治理想、关注时事的知识分子这一客观情况,这类新闻的受重视度必然高。对政务新闻的内容进行细分,又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政治人物的报道,这类报道通常采用一种大特写的方式式,使报道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丰满,易于加深读者印象。如:“蔡松坡莅沪:云南首义伟人蔡松坡锷来沪养伤,已于前晚抵申……蔡君丰姿消瘦,但精神尚健。喉症未愈,故声音较前微细。”另一类则是转述政令内容,这类新闻的初衷基本上是对当下最新政策的普及,起到一种最基本的告知作用。如:“禁售外人邮票:我国邮票既已加入万国邮票公会,从前各国在通商各口岸所设之邮局现筹商办法,惟所有各处代售外国邮票之机会,以资取缔。”
  经济新闻。这类新闻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宏观经济新闻,一般会介绍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经济发展状况,在数据和资料展示方面也侧重从宏观上把控,继而分析意义及前景。“奉天之财政界:奉天向年日本借款一百万元,今年七月已届第二期偿还,往年之防疫费、中央外债四十万磅亦届……借款二百万元挪补以济眉急。”这类新闻相对来说专业性较强。另一类则是相对微观的经济新闻,这类新闻多与民生相联系,一般会关注具体行业甚至具体某种物品的价格波动,是实用性很强的信息。如:“漆匠加价风潮愈烈:上海南北市漆匠因要求增加工资不遂,一律同盟……南北市工人人数众多,停工多日。”
  民生新闻。这类新闻所占比重较小,且事无巨细,有闻则录,新闻价值不高。在一份报纸的初创及探索阶段,这种情况会比较普遍,因此这类新闻不免有“充数”之嫌,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可以肯定的是,希望信息“为民所用”的办报态度是显而易见的。如:“匪徒索钱之新法:近来城外一带凡遇商民等家有喜丧事之日,每有一种匪徒假民夫名义以送礼为由,顺便向其需索。”在大众媒介的种类和数量都不多的民国初期,加之印刷媒介时代对受众相对较高的要求,这类民生新闻的出现拉近近了媒介与受众的距离。凡能识文断字者皆可以从报纸中有所取、有所获,这样就增加了受众数量,扩大了受众阶层。
  案件新闻。这类新闻多为重大的刑事或民事案件,当事人一般为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人士,因此社会关注度比较高。这类新闻十分讨巧,既符合新闻实践中的价值要素,也很好地迎合了受众的接收心理。人皆有猎奇之心,尤其是普通人对名人光环背后的探知欲望更加强烈。这类信息并不着重报道法律层面的专业知识,而是在保证明确事件要素后侧重花边新闻。但与我们今日狗仔队横行、不尊重隐私的报道方式不同,《晨钟》的这类新闻虽然有娱乐大众的成分,但度却拿捏得恰到好处,如:“上海林寒碧惨死案:林景行君为上海时事新报总编辑署名韩碧,日前在上海为汽车碾死。近时上海社会对于此事极动公愤……乘坐兜圈子出风头之汽车本在游戏之列,尤当禁止急行,倘有撞死人民之事发生,不能与平日案件同科,应格外严办以杜后患云。”此外,这类新闻还促进了连续报道的发展,因为但凡这种涉及名人的大案件都会因主客观原因而持续很长时间,所以报纸在报道过程中也秉承着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多会对这类事件连续追踪。如: “再记上海林寒碧惨死案:该行人云当时林君正与黄包车议价,对于喇叭声音并不在意,故至被撞。又有目击肇事之某店主向堂上声称林君之死甚凄惨云云。”
  奇闻八卦。这类软新闻新闻价值不高且信息真实度也有待考究,但却有足够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完全是坊间小道消息的升级版,用文字的方式正式地见诸报端,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验证他们的听闻与猜测。如:“湘省之贞女烈妇:长沙南门外天鹅顶居民易邦鼎之女年姑幼即受聘于冯姓。即长受业于从德女校,聪颖异常。冯氏子年将弱冠不知世事……父母以实告知,年姑痛苦不已……一死以铭心志。这类新闻虽然数量很少,但在地方新闻版块中的作用却十分明显。
  综上,《晨钟》的地方新闻报道从内容上看,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读者对特定区域或特定事件的了解欲望。从信息的选择与内容的处理来看,对当下的新闻实践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软硬结合”不仅体现在总体布局上,也体现在具体的报道中,因新闻中所包含的信息的重要程度和侧重点不同,从而决定软硬比例,新闻的可读性更强,接收效果也愈佳。其次,在一些相对较“软”的信息的处理上,不会过分夸大其词,尽量实现信息的实用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2、写作手法
  《晨钟》在地方新闻版块的语言构成上也做出了一些尝试,大体分为以下三类:
  客观陈述。这种方式写成的新闻读起来比较枯燥,其适用范围也比较窄,多用于政务新闻中的政令发布。这只是一种相对于官方文书更为普及的通告方式,作用类似于古时官方张贴的“布告”,信息自上而下地传递。所以这种新闻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客观转述取得的预期效果是广而告之。
其他文献
江西省都昌县群众在退耕还林实践中,总结出了“户营统管”的经营管理模式,保证退耕地幼树成活成林,收效较好。“户营统管”是退耕还林中坡耕地小班所采取的“分户经营,统一管
期刊
山东省临沂市把城市外围作为城市绿化的第一视点,从2002年9月开始启动“三区30万亩环城森林绿化工程”,实施“森林围城”战略。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城市外围营造以杨树丰产林
期刊
正常人的视网膜光敏感度变化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眼科高伟峰,胡雨桐,黎晓新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眼科李美玉自动视野计的发展和应用是近十年来视野学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其主要
【摘 要】隐性采访是一种敏感而鲜活的采访方式。尽管在国内外的新闻工作中得到广泛运用,但是隐性采访不能作为采访的常规手段。与显性采访相比,隐性采访有其独特优势,同时也因其与生俱来的缺陷长期受到学界的质疑。本文从新闻伦理的角度出发,分析隐性采访中存在的争议及其使用原则。  【关键词】隐性采访 显性采访 新闻伦理  一、隐性采访的定义和优势  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对隐性采访的定义是“在采访对象不
竹子属禾本科植物,是世界上种子植物四大科之一,竹子有地上茎和地下茎之分。据观察,竹子笋期结束,它的粗生长就基本定型了。竹叶表皮层里是由以水分为主要成分的泡状细胞构成
期刊
很多时候当我们出去旅游时,经常会在途中发现一些无名的风景,说它无名是因为它不在人们追逐的目光之内,但是它有一种特别的美感。
众所周知,文化是对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偏好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因素,由于中西方有着很不相同的文化底蕴,这种差异必然会体现于其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之中。文化对于决策行为的影响,通过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校1985年8月迁入现址办学。历经20个春秋,校园从不毛之地、黄土山坡,变成了绿树葱茏、花香鸟语的绿色摇篮。已规划的现址校园面积占地336亩,绿化面积超过2
期刊
运动参与:通过新颖有趣的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课的学习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