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是首歌

来源 :当代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h88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心中的祖国是歌,是一首一首扣人心弦的歌。祖国的歌,有屈辱,有悲壮,有奋斗的足迹,也有不屈的精神。祖国的歌千姿百态,昂扬而激人奋发,他的歌声中,讲述着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传说传说……
  曾经的祖国谱写着那一首繁荣而昌盛的歌。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吸取教训,实现贞观之治。唐玄宗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称开元盛世。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密切各国关系,为各国友好相处作出重要贡献。文化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古诗,书法,绘画更令人叹为观止。宋元时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加上西汉时的造纸术,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随着时代的发展,祖国的歌悲壮而屈辱,辛酸而心痛。清朝的闭关锁国,让祖国的脚步停止不前,安于现状,却在无形中脱离世界的步伐。祖国变的那么的不堪一击,憔悴虚弱。丧权辱国的各类条约接踵而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耻辱!耻辱!火烧圆明园,多少属于祖国的,却洗劫一空,成为战争的战利品,又成为祖国永远的伤疤。南京大屠杀,那永远的罪恶,永遠是痛,屈辱,无法忘怀……
  现在的祖国,终于在经历那重重磨难后,歌唱起雄伟的歌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人民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样的歌声中,包含着多少辛酸的泪,多少希望,多少拼搏。终于在无数坎坷后,屹立,屹立在了世界的顶峰,终于脱离曾经,俯视山脚下那片美丽的风景。
  祖国,还会不甘现状,唱着希望与自信的歌,继续前进……
其他文献
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美术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南京艺术学院主办的“天地 ·悠然—王璜生水墨艺术展”于2006年12月11日至18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2月11日上午10时至13时,“‘天地·悠然—王璜生水墨艺术展’座谈会”在中国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会议由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主持。出席座谈会的学者和艺术家有潘公凯、水天中、刘勃舒、许江、程大利、杨力舟、高名潞、尹吉男、邹跃进、李
期刊
陈国勇  1948年生于重庆,1978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攻读山水研究生,1980年毕业留校。现为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陈国勇工作室”主持,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艺术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艺术鉴定顾问,陕西文史馆馆员。      与国勇相识转眼已经二十六、七个年头了。  记得初见陈国勇是在1980年夏天,当时我们都还在读研究生,他是西安美院中国画系罗铭教授
期刊
中图分类号:J61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5)05-0017-03  今年春节期间,朋友在一起聚会,杨成春向我说起要出版作词歌曲集,当面热情邀请我作序。时隔不久,他便从网上传来了编选目录和入编的部分歌词稿。据我所知,三湘乐坛单独出版作词歌曲集的词家,早些年除了已故湘籍著名词作家夏劲风和原省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谭仲池两人外,迄今为止杨成春算是第三位了。作者出书,犹如
期刊
中国画美学观念的现代转换  崔庆忠 《中国艺术报》2006年12月15日  按照艺术审美的主要表现形态:优美和壮美,喜剧美和悲剧美,或者阴柔美和阳刚美来说,传统中国绘画的美学形态属于优美、喜剧美、阴柔美,以反映温柔敦厚的阴柔美为主要特色,虽然其中也不乏阳刚、雄强的大气之美,但从总体上来说不属于悲壮美、阳刚美的艺术体系。这是与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的儒、道、佛紧密相连的。从中国绘画的发展史来看,中国绘画
期刊
中图分类号:J6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5)05-0001-02  今年是施光南诞辰75周年和逝世25周年,感谢《当代音乐》编辑部举办这样的纪念活动。  施光南是我的丈夫,同时也是人民爱戴的音乐家。他离开这片他曾经深爱的”多情的土地”和土地的人民已经二十五载了.他生前创作过的如《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月光下的凤尾竹》和《多情的土地》等歌曲
期刊
[摘要]台湾教育界有句金玉良言,就是“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学坏”,这种说法毫不夸张。学音乐能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正直的品质,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激发孩子的潜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它还能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和生存技能。孩子通过学习音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他们的道德就不会沦丧、处事就不会呆板、意志就不会消沉。  [关键词]音乐教育;孩子;智力;非智力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雷州姑娘歌第十一代传承人符海燕女士的访谈,梳理粤西雷州姑娘歌的创作、表演仪式与演唱技巧等内容,分析当前粤西雷歌传承与发展的瓶颈,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符海燕,1973年出生于雷州市纪家镇田园村。13岁入行,先后师从谢莲兴、周定状、李莲珠等名家。18岁获得海康县“姑娘歌”对唱赛一等奖。2003年参加省首届民间歌会民歌大赛获铜奖;2004、2005连续两年获得
期刊
[摘要]四川康、安多及嘉戎方言区的藏族民歌中,“鲁、勒、纳勒”在数量上占据了三分之一,由于各藏区居住的地域不同、所操方言的差异,以及各地自然条件所造就的生活方式差异,都使其在相互混合交融的同时,具有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地域性色彩差异。本文以该地区这种体裁的原生态民歌为研究对象,从旋律的形态、旋律的调式与音阶及旋律的特色化润饰三个方面,通过旋律学分析与比较研究的方法来阐述其在不同方言区域间的差异化特征
期刊
[摘要]在任何艺术创作中,情感都应该是真实的。音乐艺术也不例外,需要人们通过感性与理性双重因素的有效结合,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与美好理想的期盼渗透到音符中,传递给观众,在打动自己的同时,震撼观众的心灵。本文以声乐作品《千古绝唱》为例,对该作品如何表达情感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情感; 歌唱 ;歌曲处理 ;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5)
期刊
[摘要]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在城乡之间已经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作者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在边远地区的中小学中,有的没有专职音乐教师,有音乐教师的大多也只能教教唱歌,地方政府重视不够,经费不足设备简陋,情况很是严重。本文旨在呼吁主管部门重视、各级政府关心支持,以加速改善偏远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音乐教育;现状分析;具体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