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象丛生局面下 第三方理财亟须权威评估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qiang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四个方向、七个角度的完善和评估,第三方理财市场才有望真正迎来去伪存真的良性发展格局
  一个月来,《投资者报》记者明察暗访北京众多第三方理财机构,发现其中乱象丛生(详见上期本报《第三方理财乱象》一文)。
  一位理财分析师对记者说出了目前理财公司发掘客户最常见的方式: “各种理财座谈会、交流会应接不暇,虽然很不规范,但却经常爆满,吸引了大批潜在客户。”
  目前,物价持续上涨,老百姓抵御通胀、保值增值的愿望强烈,不得不关注第三方理财市场。
  警惕市场过乱难以收拾
  基于对私人财富快速增长,大量储蓄存款将从银行体系分流的强烈预期,各类金融机构加入了财富管理业务的逐鹿:银行的私人银行跑马圈地;券商通过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重获“入场券”;基金公司推出“一对一”业务,试图公募、私募通吃;保险公司开发的产品兼具保障与投资功能,投连险大行其道。
  如此多的投资品种,老百姓一时无所适从。因而,独立的第三方理财机构不断膨胀,他们应该独立地分析客户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判断所需投资工具,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
  目前第三方理财市场主要有三类产品,一类是信托;另一类是私募一二级市场产品;现在又向银行终端蔓延。
  但是,第三方理财市场由于准入门槛低,并一直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 可谓鱼龙混杂。有的机构花上几十万元注册费,在忽悠中圈钱,在击鼓传花中顺利脱手,仅经营一年就宣称倒闭,侵吞了投资者的血汗钱;不少公司没有“金融性”的许可证却打着“服务性”的旗号干起了地下钱庄的买卖;不少理财经理和销售人员,无资格认证,也都上岗充当起了理财分析师。
  目前第三方理财机构乱象种类繁多,黑幕重重。有些与金融机构联手向投资者摊销一些不合格的理财产品;有些则是因金融机构陷于贷款额度不足或风险过高,让第三方理财机构来接棒操作;有些则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通过第三方理财机构介入项目,达成洗钱的目的;有些项目甚至触碰非法集资的法律红线。
  如此混乱的金融市场秩序,注定给老百姓带来的是迷茫、悔恨以及血本无归后的仇恨,注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对第三方理财机构进行一番去伪存真的鉴别工作,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急迫。
  约束当前混乱状况的四个大方向
  如何对目前混乱的第三方理财市场去伪存真?
  首先应该建立一整套评估体系。比如,对第三方理财机构进行风险控制能力评估;进行发行能力评估;进行收益实现能力评估;进行综合服务能力评估;进行理财产品的丰富性评估;进行信息披露评估等进行综合评估。建立良好的金融评估体制并维持第三方理财市场可持续发展。
  其次,加大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准入门槛,建立违规理财人员的黑名单制度,吊销违规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营业许可。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倡导合规销售,要让违规销售的理财公司和个人终身禁入理财行业并处以刑事责任。
  第三,加大对第三方理财产品的政策监管,切实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
  当前应该尽快改变银、证、保分业监管模式,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委员会,以产品作为监管对象,将第三方理财产品的监管做到无缝监管。另外,在缺乏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应该先鼓励第三方理财机构自发成立行业自律性的协会,通过协会开展监督的功能。尽快改变目前没有一个监管部门愿意牵头去全面接管第三方理财市场的状态。
  第四,为第三方理财量身定制相关法律。
  目前第三方理财可依据的法律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的个别条款,以及《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中的个别章节。但是,第三方理财的裁量在界定和规范上尚属法律真空。我国没有对应的法律部门或者法规对第三方理财机构进行监管。第三方理财机构并未获得任何金融与准金融牌照,从业人员没有规范资质审核,甚至没有在任何监管机构进行严格的报备。
  去伪存真的七个重要评估角度
  鉴于目前第三方理财机构亟须去伪存真的现实状况,《投资者报》拟连续推出相关的第三方理财栏目,通过记者的长期采访报道,对这一市场中的不规范行为进行调查,对规范、有序、优质公司的负责人进行专访,并在此基础上,会同有关权威机构,进行“第三方理财优质机构”的评选活动。
  我们的评选,拟从七个评估指标的角度展开,让站得住脚的、优质的第三方理财公司脱颖而出。
  第一是风险控制能力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风险体系设置和控制措施的完备性、制度执行情况;第二是发行能力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发行区域和发行规模;第三是收益实现能力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已经到期产品的平均收益率、预期到期年收益率、预计最高收益率;第四是综合服务能力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投研团队数量和质量占比、管理层的能力、经验和稳定性,以及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客户满意度调查;第五是理财产品的丰富性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产品的种类及主要特点、产品的期限;第六是信息披露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信息披露的措施和信息披露的执行情况;第七是企业其他情况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企业资质、企业简介、品牌等。
  我们相信,经过这些努力,对于第三方理财市场的去伪存真,必定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10月18日,证监会公布的IPO申报企业情况显示,沪深两市IPO排队企业总数增至754家,终止审查企业达到278家。  IPO被阻塞,不少公司开始主动撤出IPO寻找新的融资捷径,它们或转道香港、美国上市,或选择并购重组。  根据投中集团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交易406起,其中,披露金额的并购案例总计383起,共涉及交易金额403.42亿美元,是中国并购市场历来交易总额最高的半年。 
期刊
在企业借并购重组华丽转身的同时,背后的PE/VC也成功实现了套现。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一季度PE/VC相关并购案例仅发生38例,二季度上升至82例,三季度升至133例,而2012年全年PE/VC相关并购案例只有208例。  同时,并购退出的平均回报率稳步回升,今年二季度达到了2.8倍。兴业证券认为,在整体收益回报由于缺乏上市渠道而连续下滑的时候,并购成为一种相对有吸引力的投资退出方式。  这
期刊
10月8日,证监会又宣布实行并购分道制度,这将促使更多的券商投身并购重组市场。  所谓并购分道制度,即证监会在受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申请时将根据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和诚信状况、财务顾问的执业能力、所属产业和交易类型的不同实行差异化审核。若前两项评价结果均为A类,且重组项目符合相关产业政策的申请将进入豁免或快速审核通道。  9月28号证券业协会公布了2013年证券公司从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执业能力
期刊
并购重组是经久不衰的炒作题材,是牛股诞生的温床。今年涨幅排名前50的股票中就有16只重组股  285期  2013.10.28  《投资者报》记者对今年以来牛股统计,截至10月24日,涨幅排名前50的股票中就有16只重组股。它们是中青宝、掌趣科技、乐视网、天喻信息、江苏宏宝、华谊嘉信、华谊兄弟、三五互联、中创信测、天舟文化、和佳股份、广誉远、ST生化、华策影视、聚飞光电以及银之杰。  16只重组股
期刊
四川——地处南北交界线秦岭附近,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李白做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除了成都平原之外周围都是重叠的山峦。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最西南方的山区之中与云南丽江接壤,红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就诞生在这样一片崎岖的山麓之中。著名设计师马克·霍林格妙笔生花,在最不可能的地方雕刻出了四川省最为凶险粗犷的球场  说起攀枝花市,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早在1965年的时候攀钢入驻,成为了中国钢铁生产最重要的三
期刊
在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券商、交易所都稳赚不赔的情况下,中小投资人自己要有相应的、靠谱的对策  股市恢复T+0已近在眼前,尽管最主要的受益者当属从每笔交易中抽头的券商和交易所,但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只要学会运用正确的交易手法,T+0当然值得期待。  “看报道说,已有近百万股民清仓销户离开了股市,这次T+0的实施能让这些人重新回来吗?”大虎问道。  “您倒真是忧国忧民啊,这是该咱关心的事吗?”“教授
期刊
错过了中小企业集中发行,又错过了IPO停摆后的再融资浪潮,仍在幻想靠大项目挣得盆满钵满的它们,重回第一梯队也许真的很难  “未来三年,尽快让银河投行回到第一梯队”,这是银河投行总经理汪六七一年半前上任伊始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可时间过去一半多了,银河证券回归第一梯队的愿景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据同花顺的数据显示,在IPO停摆一年多的大环境下,截至2013年9月份,银河证券主承销商承销收入排名仍在
期刊
成立仅一年的新兴公司——弘康人寿靠着网销高收益理财产品,前三季度保费规模达到了4.2亿元,远远超过了成立多年的寿险公司  今年网络很忙。除了基金公司、银行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保险公司也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淘宝网、京东商城、亚马逊、当当网等网络购物频道纷纷成为保险公司看中的销售渠道。  网销保险正在改变保险市场的格局:国华人寿在年初通过淘宝销售万能险3天过亿之后, 9月9日~11日3天活动销量再次
期刊
为了巩固客户资源、拓宽业务渠道,今年以来,信托与开发商合作,开始进入了“地产+信托”的联动模式  当贷款的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信托正在另谋生路。近日,记者了解到,原来信托公司比较舒服的日子,2013年正悄然发生变化。  “现在的业务越来越难做,筛得多,做得少。”从事信托多年的项目经理Mike对《投资者报》记者说。随着券商资管、基金等牌照的加入,房地产行业的融资渠道日趋多样,固有的贷款模式出
期刊
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高管陷入婚姻危机,其婚变不仅涉及金额庞大的财产分割,也可能导致股东位次变动、股价波动。  贾明军律师向记者谈起,“资本市场的婚姻家庭业务本身的市场体量是巨大的,且会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不断扩大,这是趋势,也是事实。”  《投资者报》挑选了近年来有代表性的富豪“婚变”,看看这些富豪的离婚成本,以及所涉及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  最佳典范:龙湖地产  婚变双方:吴亚军vs蔡奎  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