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批判:探问历史化契机下的美学史研究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cat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学史不是按照时间次序或者逻辑线索所做的材料排列。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活决定意识”的判断使意识在摆脱纯思的幻觉的同时获得了感性的基础,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一起成为包括美学在内的一切科学的出发点,美学史的对象因而成为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的历史。其次,历史研究是从现在出发的,现在是了解过去的参照系。但这个参照系不是既定的,它本身先要接受批判,否则对过去的理解就会流于片面。在这个意义上,美学史的起点是当代社会的自我批判,它意味着,对当代社会的人的感觉中所呈现的一切进行批判性的考察。第三,先于认识和行动的情绪产生了了解过去的欲望,与此同时现在在情绪中呈现为一个记起过去的现在。情绪成为了一种使现在和感觉历史化的力量。但美学史毕竟是一门以知识为其形式的科学,因此研究美学史的目的就是,在承认情绪的源始地位的同时,凭借知识与意志成为情绪的主人。第四,当代美学的任务正在于,靠一种相反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它意味着,我们必须对当代社会的情绪呈现进行勘测,并在相反情绪上考察成为情绪的主人的可能。当代社会的情绪呈现被勘测为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而特定的否定为我们给出了由以通向这两种情绪的相反情绪的道路。
其他文献
《应物兄》塑造了三重自我,并将新人的可能性寄托在“第三自我”。在思想史的视野中,“第三自我”源自并接续德国浪漫派的思想传统。从施莱格尔到托马斯·曼,李洱面对着德国浪漫派“文明/文化”的“现代性”冲突,并在中国的现代性事业处于历史关口的当下,给出自己的回应。《应物兄》作为一部高度思想性的文学作品,讨论了情感、自我与他人的相通、共同体与“中华性”等依次递进的现代性难题。在《应物兄》多重自我所展开的辩证法中,凝聚着当代中国的精神症候。
朦胧诗的语言存在着表达的阈限,通过分析“镜子”语象,可以清楚地看到其语言意识的“不自主性”,以及其中存在的“诗意/失意”的悖谬空间。这种表达的阈限在继起诗人的写作中得以改变,他们通过“多义性”语言的建构,在增强“镜子”语象表现力的同时,也为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写作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式参考。这种研究并非是以朦胧诗之后的诗歌来否定朦胧诗的写作,而是通过运用自觉的“诗歌史”意识,一方面凸显出朦胧诗作为新时期以来诗歌写作的“起源”属性,另一方面则在某种程度上建立起不同阶段诗歌写作之间的“对话”关系。
在城乡间辗转纠结,是李佩甫四十年写作的精神造影。他笔下的“乡村叛逃者”暗含的乡村情感,呈现了中国社会转型历史背景下当代知识分子(作家)的精神焦虑和文化忧思。李佩甫的创作在启蒙叙事和社会转型叙事间的衍移,既展现了李佩甫与其本源性乡村情感的趋近与分离,更显现了新时期知识分子(作家)与社会转型大历史的关系——既呼应和融入,更批判和质疑。这个过程,彰显着他们的知识者操守,也彰显着他们的精神缺失。也许,这正是李佩甫及其一代作家精神活动的独特意义。
在灿若星辰的中国当代作家中,金庸曾创造了牵引海峡两岸三地文学文化的一个超级神话。如今进入了“后金庸”时代,但金庸作品仍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且逐渐被经典化了。从艺术实践、精神蕴含、创造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和总结金庸武侠小说的人学思想,再进而就他与“后金庸”时代网络类武侠小说之间的承续关系进行梳理和评析,这是一条有效的研究路径。坚守文学是人学的立场,始终将形象书写放在更为优先的级别上,这是金庸留给我们带有本源性意义的一份重要的“文学遗产”。
抗战胜利后,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实现革命建国大业,中共中央派出两万名干部到东北,其中包括大批宣传、出版、文化、文艺干部,中共中央东北局集中干部人才优势和物资优势,在报刊传媒创办、文艺人才培养、文艺社团缔造、文艺团体组织、文学教育设立、文艺思想论争、文学作品批评、作家体验生活、文艺文类扶植、造就文艺新人、文学场域建构等诸多方面,在继承陕甘宁边区文学体制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在东北解放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文学文化制度的设计与实践,带来东北解放区文学与文化的爆发式勃兴与繁荣,为意识形态建设及文艺制度的形成进行了
1936年,日本改造社开展以文学交流为中心的“国民外交”。在此背景下,郭沫若流亡日本期间在《文艺》杂志上用日语发表了《我的母国·作为日本文学课题》,并参与“中国——现代日本文学的课题”的文艺专栏讨论。借此,郭沫若与鲁迅及日本的左翼作家就如何描写中国、何为真实的中国以及日本左翼文学传统中的“中国题材”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对话。《我的母国》无疑是抗日战争爆发前中日两国左翼作家借助出版资本的力量所进行的一次合作,揭示了中日两国从五卅运动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围绕着“中国题材”的文学创作所展开的各种对话的历史。
2017年8月19日至20日,“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当代中国文论的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主办,辽宁大学文学院承办,来自国内外各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学术期刊及出版机构的300多位专家与会。围绕“立足本土,开拓创新”的主题,会议思考与探索了当代中国文论创新发展之路。
马克思对西方文学经典的研习与化用,内在地促进了他的思想发展与理论建构。马克思的理论著作中普遍存在修辞学上的“互文性”,蕴含着马克思与世界文学经典之间持续不断的思想对话。在《资本论》及手稿中,他大量化用《神曲》《鲁滨逊漂流记》《浮士德》等经典的修辞风格,孕育出了哲学、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文学之间跨越性对话的独特思想图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未来走向的理论主题一直与“浮士德”的辩证意象之间保持着深刻的隐喻关系。马克思对“鲁滨逊”关于市民社会兴起与资本主义出路的预言进行了充分的历史阐释。马克思要充分把握
一般认为,文学史中的时间就是按照文学史史实的时序排列下来的时间。其实不然。一切文学史都是经过文学史作者叙说而成的。这种“叙说”的特性决定了文学史的时间都是重新界定过的时间。这一新界定不仅表明文学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与文学史文本中排列的事件在顺序等方面的不同,而且还强调了文学史文本叙事时间结构量级的差异。从文学史三重模仿互动的角度看,文学史的写作过程其实就是一种通过有意味的“文学史情节”来叙说的过程,并且寄寓于文学史的叙事进程之中。这个叙事进程不仅包括文学史本身的叙说,而且还包括读者对这一叙说的理解和阐释。
两个文艺座谈会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在文艺领域的政治话语符号实践,体现了党对文艺政治领导的内在逻辑。两个“讲话”在叙事模式上具有结构与修辞的家族相似,在精神上一以贯之,属于同一意义序列。两个“讲话”的阐释符码语义邻近、意义接续,但在修辞层面意素符码有异,从在文艺目标、意义旨趣等方面发生了价值转向。两个“讲话”在人民本位上的文化自立叙事立场,体现了中国知识界在话语策略上对外来强势文化所作的意识形态阻击和理论思想抵抗,这有效防止了中国文艺沦为外来强势话语的附庸对象,对于保存中国文艺传统、巩固中华文化共同体具有催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