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北山168窟围岩病害高频瑞雷波成像

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足石刻北山168窟为五百罗汉窟,开凿于1119年至1125年,窟高3.3 m,宽3.14 m,进深7.1 m,是大足石刻中尺寸较大的一个重要洞窟.目前,168窟围岩裂隙风化病害十分严重,面临失稳坍塌的危险.为制定针对性的长久保护措施,需查明168窟围岩病害的现状.通过现场调查、物探、钻探等技术手段,获取了大足石刻北山168窟及邻近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进一步,采用高频瑞雷波探测技术对168窟顶板岩体进行瑞雷波相速度成像,考虑168窟顶板岩体特定的围岩边界条件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洞窟顶板岩体瑞雷波相速度-深度成像剖面中的低速区分布进行成因分析和解译,揭示石窟顶板岩体风化现状和节理裂隙的发育情况.为分析评价洞窟围岩稳定性和石窟保护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性地质资料和必要的计算参数,也为相关技术在文物保护工程的应用提供经验和借鉴.
其他文献
冰缘地貌与沉积是冰冻圈环境变化的载体,对其开展深入研究对了解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过去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青藏高原(格尔木-亚东)冰缘地貌和沉积野外记录和实验分析,获得以下认识:格尔木在LGM时多年冻土至少下限到达海拔2 900m,年均气温降至<-4℃,比现在至少低9℃,气候寒冷干燥;冰消期和全新世存在极端干冷的气候事件,可能存在地面温度<-10℃的冬季迅速降温气候期。楚玛尔、那曲谷露和纳木错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用内热针针刺腰夹脊穴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某院2019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研究,以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与大叶性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9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按病情设置为A组(轻度,47例)、B组(中度,39例)与C组(重度,12例),对比分析患儿D-D、PLT、APTT、TT、PT等凝血功能指标及igA、igG、CRP、ESR、WBC、NEUT%等生物学指标。结果:A组D-D、PLT及igG、CRP、ESR、NEUT%均小于B组与C组(PAB<0.05,PAC<0.05),3组Fbg、APTT、TT、PT及igA、WBC差异
目的:探讨影响人工智能检测肺结节效能的因素,力求为不同性质的结节提供个性化的扫描剂量及人工智能系统,同时为各人工智能系统适宜的扫描条件提供参考。方法:标准成人男子胸部X线/CT影像模型,内部随机分布15个不同密度和大小的模拟肺结节,采用不同的管电压和管电流对模型进行扫描,共扫描50次。应用不同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统进行肺结节检测,采用Pearson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各组检出率和假阴性率;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假阳性率。结果:①不同管电压条件下,公
目的:研究探讨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嗓音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某院接收的声带息肉患者7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主体,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5例,常规组施行支撑喉镜手术,研究组施行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手术。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更高,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与常规组术前嗓音功能无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Shimmer、Jitter以及NNE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
目的:分析二维及四维超声检查对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某院接受产前检查疑似为胎儿畸形的70例孕妇,对不同孕周进行二维、四维检查,以分娩结局作为评价标准,评估二维超声、四维超声以及二维联合四维超声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70例超声诊断疑似为胎儿畸形的胎儿引产后或自然分娩后确诊畸形32例(45.71%),其中心脏畸形3例、肾脏发育不全或肾积水10例、唇裂或者腭裂5例、腹部发育异常3例、脑部以及神经系统畸形8例、手足外翻1例、膈疝1例、左则胸壁疝1例。二维联合
目的:探讨经颅磁电结合刺激技术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以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3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经颅磁电脑病治疗仪进行模拟治疗,观察组行经颅磁电结合刺激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MoC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简易精神评定量表评分(MMSE)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目的:对比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共计78例,分为保乳手术组和改良根治术组各39例,对两组患者手术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保乳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乳房美容效果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显著,然而保乳手术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具备较高美容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冰川槽谷作为冰川作用区分布最典型的冰川地貌之一,对其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冰川发育的动力学过程。基于V指数模型及MATLAB半自动提取方法,分析并探讨了他念他翁山中段冰川槽谷形态发育特征及造成槽谷形态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共发育206条冰川槽谷,大多为“U”形或偏“U”形,长4.5~26 km之间,平均宽度1.8 km,深200~500 m,海拔高度介于5730~3274 m。槽谷形态横向分布规律:V指数多为0.2~0.3,北东向发育V指数大于0.3的谷地多于西南向,说明东坡槽谷侵
冰冻圈演化不仅与青藏高原水塔变化、地表侵蚀风化及荒漠化密切相关,还深刻影响着亚洲季风系统和全球气候,冰碛物的粒度组成可以为冰冻圈演化提供重要信息,但高原冰碛物的特征粒度组成及其形成机理仍不清楚,高原冰碛物与高原冷黄土及河湖沉积物的关系也不明确。为此,选择青藏高原最大的冰帽——古里雅冰帽的冰碛物及系列冰水沉积物,开展系统粒度组成研究。研究发现:自终碛到冰川前端冰水扇及下游河流冰水沉积均表现出特征的双峰模态,即1~3Φ(500~125μm)的中细砂峰和6~8Φ(16~4μm)的细粉砂峰,前者可能由冰川压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