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格尔木-亚东)冰缘现象及其气候意义

来源 :冰川冻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缘地貌与沉积是冰冻圈环境变化的载体,对其开展深入研究对了解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过去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青藏高原(格尔木-亚东)冰缘地貌和沉积野外记录和实验分析,获得以下认识:格尔木在LGM时多年冻土至少下限到达海拔2 900m,年均气温降至<-4℃,比现在至少低9℃,气候寒冷干燥;冰消期和全新世存在极端干冷的气候事件,可能存在地面温度<-10℃的冬季迅速降温气候期。楚玛尔、那曲谷露和纳木错的冰楔假型分别记录了末次冰期冷期多年冻土扩张,亚东古砂楔记录了早全新世冷事件。西藏羊八井泥炭沉积剖面孢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效果。方法:将10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经腹膜外开放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1 d、3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精
教师的课堂语言极具重要性,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智慧,通过具有创造力、亲和力、内驱力和凝聚力的语言鲜活属于自己的课堂,从而打造适合学生的生机勃勃的课堂。
西藏东南部的“古乡冰期”和“白玉冰期”是划分中国第四纪冰期的蓝本。其中,白玉冰期即末次冰期,分为早阶段和晚阶段,相对应的冰川沉积广泛分布于本区的波堆藏布谷地。已有的冰川数值年代结果显示,末次冰期晚阶段的冰川作用发生于海洋氧同位素阶段(MIS)2。然而,关于早阶段的冰进记录,目前却未有确切的年代学证据,此次冰川作用究竟发生于MIS 4还是MIS 3,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前人研究及野外地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光释光测年手段对波堆藏布谷地疑似形成于末次冰期早阶段的冰碛垄进行测年,年代结果介于(56.4±4.2
建筑物、大型工程结构、边坡等受到内在与外在的复杂因素影响下,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通过变形监测及变形数据分析,可及时、准确地掌握形变过程信息。变形特征提取与分析是变形数据处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建筑物与工程结构精确健康监测、预报预警的关键,是变形灾害防治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基础。由于变形体变形过程及变形数据采集过程中受到多种不确定性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变形数据具有显著的非线性、非平稳、
期刊
传统的U-Net卷积神经网络大多存在深层网络梯度消失的问题。本文在U-Net卷积神经网络中加入残差模块,提出了一种改进U-Net卷积神经网络。残差模块保证了U-Net卷积神经网络在误差反向传播过程中梯度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梯度消失的问题。最后将改进U-Net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实际储层预测中,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改进U-Net卷积神经网络在岩性识别以及“甜点”预测上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积雪深度是积雪的重要结构参数,获取高精度雪深空间分布信息对于流域尺度水资源管理、气候变化研究和灾害预报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疆阿尔泰山南坡克兰河上游为研究区,利用C波段全极化GF-3数据及地面同步观测数据,根据VV与HH极化信号在积雪中折射率不同导致相位差异的原理,使用Maxwell-Garnett方程构建同极化相位差(co-polarized phase difference, CPD)的正演
晚中新世-上新世古生态演化是探讨构造-气候-生态环境相互耦合作用的热点议题,该时段不同区域C4植物是否发生大规模扩张及其在时空维度上如何演化等问题尚存争议。以青藏高原东北缘小水子红黏土为研究对象,基于总有机碳同位素重建了小水子地区晚中新世-上新世(6.7~3.6 Ma)的植物生态型,并结合周边结果对C3/C4植被时空演化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小水子地区晚中新世-上新世以C3植被为主(平均丰度95%),伴生小部分C4植被;C4植被在空间上以六盘山为界呈现东多西少模式,南北方向上在37°~38°N范围内
夏特河源于天山最大现代冰川作用中心托木尔—汗腾格里峰的东北坡,流域内保存有形态较为清晰的四套冰川沉积。这些地形记录了夏特河流域的古冰川变化,对它们进行研究可获得该地晚第四纪以来的冰川时空演化规律。在第三套冰碛夹层中的砂质透镜体里采集了5个OSL年代学样品,应用单片再生(SAR)测年技术测得它们的年龄为(13.3±0.8)~(20.1±1.3)ka。基于测年结果、各套冰碛距现代冰川的远近、冰碛垄的完
目的:分析临床异位妊娠诊断中应用经阴道超声(TVS)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从某院选取50例异位妊娠患者展开研究分析,所选取50例异位妊娠患者均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此后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经阴道超声(TVS)检查,比较经阴道超声(TVS)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所选研究对象经病理检查和阴道超声(TVS)检查后,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宫角妊娠以及卵巢妊娠确诊率两种检查方法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宫
目的:分析热射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指标的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某院收治的80例热射病患者纳入H组,另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者纳入J组,检测并对比H组、J组患者及H组不同病情程度、预后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结果:H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均高于J组(P<0.05);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组、凝血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均高于未合并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