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志愿服务精神传承及其对主动公民教育的影响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负责任的,合格的主动公民是现代国家公民教育的旨归。文化志愿者精神是个人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积极态度。文化志愿服务具有培养公民责任感,提高公民的社会参与意识,凝聚国民的精神 力量,对形成包容的、多元的公民文化,以及塑造主动公民形象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公民素养 文化志愿精神 作用
  1、文化志愿服务概念、宗旨及必要性。
  1.1 概念
  文化志愿服务是指一种自发的、不计报酬的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以及文化才智参与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奉献精神 。是个人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积极态度,体现了一种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积极的价值取向。
  1.2 宗旨
  尽心尽力,无私奉献,服务公众,回报社会。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承多元文化,积极支持文化公益事业,为弘扬与共享人类文化而不懈努力。
  1.3 必要性
  我国文化志愿者及其形成的志愿精神,是一种看不见的和谐力量,是一种文化的软实力。志愿服务是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文化志愿精神传承能起到多元化的主动公民教育作用。
  如何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如何进行有效的公民教育?这是现代国家进行公民社会建设面临的基本命题。我国主动公民社会发展中内生性动力不足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众文化普及面不够广,使一些民众脱离对文化的参与和欣赏;二是文明的自觉意识不强,整体文明素养还有待提高;三是民生发展与社会文明之间的关系需要改善。毋庸置疑,文化志愿服务就是既能体现公民志愿服务行为,又能养成主动公民行为并进行有效的公民教育,它能滋润着国民的精神世界,传承着人类文明,无疑是进行主动公民教育的不二选择。
  2、文化志愿服务精神传承对提升公民素养中的影响。
  2.1 以“仁爱、奉献”为核心的志愿精神具有凝聚国民的精神力量。
  儒家文化的核心在于“仁爱”,强调“推己及人”。有了仁爱之心才愿意施爱和奉献。奉献是一种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是通过服务社会与他人来获得成就感和内心的满足感,同时通过人际互动来强化社会联系。出于对社会的责任心,优先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从而取得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双赢。参与文化志愿服务,能通过实践起到悄无声息的渗透主动公民教育的作用,可以彰显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精神。
  2.2 以“合作”为基础的全球化影响,塑造世界公民形象。
  志愿者精神之“合作”首先是人与人的合作,它强调尊重他人、分享资源、共同努力、互惠双赢。志愿精神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合作让他们可以互取所长,互补所短。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2001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美好的信念”。这句话指出了志愿者精神的“合作”的本质。
  2.3 利他与提升自我并举的参与目的,促进了社会的协同发展。
  利他与提升自我在文化志愿服务中得到了双赢。有研究表明,在“报名参加文化志愿者目的”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愿意为社会服务”和“愿意无偿帮助他人”两个选项分别占71%和56%,位列第一和第四,这两项体现的正是典型的奉献精神,是一种完全无私的价值观的表达。与此对应,“积累社会经验”和“提升自身能力,锻炼自己”“体现自身价值”这三个选项分别占66%、65%和51%,位列第二、第三和第五。这三项选择集中表现了志愿者在参与文化志愿服务过程中,对自身现实利益和能力的关照。在他们眼中,服务他人和提升自我在志愿服务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是理想与现实并举的统一,是文化志愿者们充满自信、追求多元价值的真实表达。是利他精神下的自我完善和个性彰显。
  2.4 志愿者精神正是关于社会价值取向的表率和矫正。
  一个道德缺失的国度,不可能有健康快速的发展。也不能存在基本的社会秩序。面对道德危机,从志愿者精神入手不失为一个值得提倡的好方法。社会道德是建立在个人道德的基础之上的,志愿者所奉行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正是和谐社会需要的道德准则,文化志愿服务是传播社会文明的播种机,它能激发公民的关注热情,助推着社会文明进程,提升社会文化软实力。
  2.5 对于形成包容的、多元文化具有促进作用。
  跨地区、跨国度的文化志愿服务更有利于志愿者了解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从而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生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如何使我国公民更具有包容性,使不同种族的公民能够在多元文化的结构下和平相处,是我国当前主动公民教育需要思考的严峻问题。鼓励各民族公民参与到文化志愿服务中去,让参与者体会和感受到我国社会和文化的多元性,学会尊重和包容等多元性。并在实践中学会欣赏多元文化的差异性,通过参与文化志愿服务,他们能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应平等、宽容和具有责任感,进而保持共和。
  2.6 培养公民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国外许多国家在主动公民教育中特别注重培养公民关注集体利益的意愿,培养公民爱国、尊重、宽容、怜悯、慷慨和忠诚等品格。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只有在相互作用之下,才能使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焕然一新,才能开阔自己的胸怀,才能发挥自己的才智”。文化志愿服务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纽带,为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建立起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不仅增加了志愿者对他人、对社会的了解,更让受众对象真切体会到来自他人和社会的温暖,这不仅提升了人际交流水平,强化了人际接触与关怀,更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整合和整个社会的和谐。
  结语:外国主动公民教育的方法不可能生搬硬套地运用到我国的公民教育实践中。但我们可以遵循“去粗取精,洋为中用”的原则。国外主动公民教育中推崇的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各种文化服务策略,其所强调的通过文化志愿服务塑造“负责任公民“的理念无疑能为我国主动公民教育的实施和开展打开一个新视角。
  参考文献:
  [1]芦伟.志愿者精神的文化特性及其社会价值取向.中国报业,2011.4(下)
  [2]许瑞芳.公民服务: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策略,思想理论教育,2010.17
  [3]曾穎如.志愿服务组织的文化管理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1.10
其他文献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六朝古都”之誉,历史上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南京城墙就是其中之一。保存至今的南京城墙,其建造大都始于元末明初。据史料记载,朱元璋于元末明初下令
本文精辟阐述了今年我国经济运行出现的良好势头,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经济增长的新条件,并展望了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认为中国经济尽管存在一定的制约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异族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 ,伦理道德相对淡薄的草原文化与传统中原文化的严重冲撞 ,致使当时社会纲常松弛 ,风气日益淫废。一部分具有儒家思想倾向的
张闻天是密切党群关系的率先倡导者 ,也是群众路线的坚持贯彻者和终身捍卫者。张闻天对群众路线的一系列论述 ,以独到的深刻见解构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有着鲜明的特点 :1.既
党的十七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湖南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抓手,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我省城镇化水平明显加快,到2011年,全省城镇化水平增长至45.1%,比2007年提高4.65个百分点,拥有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个,50-100万人的大城市由2005年的6个增加到2011年的9个,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也由6个增加到7个,20万人口
语文是基础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要想提升中职学生德育素质,仅仅依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校、企、社会、政府多方联动和共同参与,才能取得实效.本文以舟山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建立齐抓·细
摘 要:本文对目前国内中小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和建议。对建立和完善中小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中小施工企业发展壮大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环境  财政部于2004年4月27日以财会[2004]2号文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并要求2005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执行,本制度的实施,对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