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建筑电气设计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高科技产品都得到了广泛利用,尤其是电子产业,电气设备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新形势在电气设备在建筑中应用的意义与不足做了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特点;设计原则;问题;对策
  0.前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业也在不断进步,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行业中对电子设备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特别是建筑行业中,电气设计要符合防电磁脉冲与防雷的要求等等。所以,在工程建设中,要及时的发现电气设备中的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有效的解决雷电和电磁脉冲的问题,同时对电气照明、自动消防、报警系统及布置管线等工作设置得当,这就是电气设计工作的意义所在。
  1.电气设备的特点
  1.1用电的设备种类较多
  在建筑工程中,电气设备的使用属照明设备应用最多且分布广泛,在建筑物中室内几乎各个部位都会存在照明设备。而且用电的种类也各有不同,用途也各有不同,制冷设备有制冷机组,电梯设备分货梯和客梯,锅炉房等处有引风机、鼓风机,厨房要有排风扇、抽油烟机,给排水设备则有消防泵与生活水泵等电气设备。
  1.2电气的耗电量大
  不同的电气设备,其在工程中的用途不同,而用电量也就各不相同,由于建筑工程中的电气设备运作使得耗电量极大,所以,务必要保证供电的可靠性。而且,对于应急照明与生活水泵、消防用电以及排污泵、客梯电力等设备一般采用不同的独立电源供电,以保证意外情况下不出现危险。
  2.建筑电气的设计原则
  建筑电气以经济性、可靠性、灵活性、安全性为设计原则,在投资初期,运用经济性原则使设备的运行费用经济合理;建筑用电要保证供电的连续性,所以要想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就必须保障稳定的供电,遵循可靠性原则;在电气设计中,主线明确简单而支线错综复杂,所以,在设计中要根据灵活性原则,避免失误操作现象,保证设备的顺利运行。另外,在工作人员在进行电气设备的切换时,要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并且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检修也是设计中灵活性的体现。
  3.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
  3.1屋面结构导致防雷工作的难度增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所以人们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建筑的外观具有流线美感,而且对建筑物的顶部造型也提出了创新和改变。因此,新颖的双曲面、薄壳等网架被广泛运用,而这样一来,屋面结构就变得更加复杂,而且对防雷工作等一些设计提高了难度。
  3.2空间污染
  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电磁场辐射较为严重的情况,进而产生空间污染,例如,某建筑高楼在电气的设计安装过程中,将风机、中央空调以及水泵(功率为30KW以上)的一共进两百台。因此,为了降低电气设备启动时的电流、进一步减小变压器的容量,将用到进百余台晶闸管软启动器,由此以来就增加了空间污染,对并且电源、对环境、人体均产生不利的影响。
  3.3电气设备的辐射强对人体的危害较大
  当前高楼大厦中的电气设计复杂,各种各类的电气设备运行时所发出了辐射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大的危害。例如,微波通信或者是移动通信、空调设备、发电设备等带来的微波辐射很大,导致白内障人数逐年增多、眼部的视网膜发生病变,身体不适,并且对心脏的血管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众多高功率电气的使用易于造成电容器的过热现象,进而绝缘受到破坏,严重时可能出现爆炸的危险。
  3.4电气线路与导线的问题
  建筑电气的线路与导线最好是使用铜芯的绝缘线,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较多的设计问题,因而现实生活中,部分安装单位或者是承包商为了提高利润、减小投资,私自采用铝芯塑料线进行线路的布置,给今后的电气设计埋下大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铜导线的机械强度高于铝导线、电性也比较强,铜导线的使用寿命长于铝线,且铝线的熔点较低,其的表面易于氧化。假如设备的线路负荷过大,则铝导线也更易于着火,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建筑电气的导线进行设计时,需要选择较大的导线截面,比如空调导线的回路,应采用大于4mm2的铜芯绝缘线;进户线的导线至少使用10mm2大截面的铜芯绝缘线;对于普通的照明回路以及插座的导线而言,应使用2.5mm2的大截面的铜芯绝缘线进行设计。
  4.解决建筑电气设计问题的对策
  4.1做好建筑的防雷设计
  可在建筑的屋顶外沿部位、突出等部位设置相应的避雷带,还可将屋面的结构钢筋当作避雷网中的部分之一;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防止发生防水抗裂现象,建筑屋面的结构通常为现浇混凝土板。还可将突出屋面的楼梯间、塔楼等部位利用钢筋混凝土的土柱或构造柱、和建筑下层的结构进行相连,将建筑自身的钢筋当作接闪器。
  4.2合理科学设计消防电气系统
  建筑电气的安全设计复杂、繁琐,并且关系到建筑电气的使用问题,因此应该认真进行设计,例如,电气防火中火灾的自动报警灭火系统,由消防中心、火灾探测器以及自动洒水与灭火气体系统、自动喷射灭火系统构成。此外,当探测器检测到火灾的信号之后进而转换为电信号、进入至报警器及消防中心,最后才发出报警声,可见设计的内容越趋复杂,应此需要进行高压配电的合理、科学及全面的设计。
  4.3完善电气的照明设计
  进一步完善建筑电气的照明设计,并对照度计算、配电线路的敷设、光源选择与灯具布置、灯具造型以及调光、眩光等控制方面进一步完善。减少建筑电气设备在设计时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总体而言,建筑电气的照明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使用方便、操作安全、简单等要求,不仅达到理想的使用状态,还可以实现节约能源的作用。
  4.4灵活布置电气的管线
  对于建筑电气的管线敷设的方式有两种:明敷与暗敷,灵活布置建筑电气的管线,确保建筑电气的正常设计,可以进行管线的垂直预埋、把线路的套管改成钢管,和结构钢筋进行绑扎固定好,有利于避免因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振捣时出现偏位。各个电气管线的直径均较小,因此,对混凝土的柱及墙的影响较小,可按照需要进行管线的灵活布置。此外,对于建筑物的选址而言,应需离移动通讯台、电视台、机场以及军用雷达等地段,并保持适当的距离。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电气设计质量的好坏,将会对建筑的安全与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有关的设计要求,确保电气设计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建筑电气的安全与可靠性,切实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水平。 [科]
  【参考文献】
  [1]杜亮生.对建筑电气设计常见问题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2(02):76-78.
  [2]杨静.新形势下建筑电气设计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6):197-197.
  [3]贾宇魁,王鹏.建筑电气设计原则与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8(11):24-24.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京沪三线K400+611大桥全长629.2米,济南铁路局在运营管理中,发现列车经过该桥梁横向摆幅过大,影响列车平稳及安全。 2008年经路局工务处组织专家论证决定,采用西南交通大学科技成果,于当年对桥墩进行了加固处理。经设备管理单位这几年的观察分析,加固处理取到了良好效果,虽然施工已过去了多年,此钻孔桩的施工工艺和方法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桥墩加固;钻孔桩;施工总结;体会  1.工
【摘 要】民用建筑中经常出现混凝土结构裂缝,给广大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对混凝土工程裂缝产生的原因,预防裂缝的措施及修补工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成因分析;预防措施;修补工法  1.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
分析了1987年5次降雹云系的云顶温度与地面雹雨分布特征,发现云顶温度达-55℃时,可引起张家口地区大面积的降雹且强度大、灾害重;其中-55℃冷中心左上侧是冰雹落区;通过对地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粮食购销格已经全面放开,粮食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求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产业化的经营道路,这样才能保证粮食行业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新农村的建设.本文就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0.概况  随着各类建筑中的大跨度、大空间和高层建筑中的转换层在结构中的使用越来越多,解决高大空间模板支撑成为一项重要的技术课题,而安全性则是此类结构模板支撑的重点。在此,就影响扣件钢管脚手架高支模体系安全的几个因素作一分析。  1.影响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体系安全的因素  1.1搭设材料  1.1.1钢管  目前情况下,施工单位搭设模板支架的钢管存在以下问题:  ①钢管质量难以保证。有从非正规
【摘 要】由于城市的给排水工程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作为城市住宅小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在设计时要对技术、安全、美观、经济、使用等因素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并在其中寻求创新,合理的进行住宅小区的给排水设计,从而给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住宅小区;设计;施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
1.前言:rn近年来很多报道反应中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比如军训中学生频繁晕倒,学生猝死运动场,肥胖的青少年不断增加,近视率逐年攀升,学生的体质呈下降趋势等等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