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正义而战,用法律条款书写人性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jin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辩护人》改编自韩国已故前总统卢武铉的亲身经历。影片以1981年韩国第五共和国全斗焕军事独裁政权执政初期的釜山为背景,讲述了平凡税务律师宋佑硕的为震惊全国的“釜读联事件”受害学生进行人权辩护的故事。电影一经上映,获奖无数,好评不断,更是斩获了豆瓣9.2的高分。在此对本电影的剧作结构进行分析。
  第一幕:塑造人物,危机铺垫
  故事开篇讲述了宋佑硕辞职开税务事物所,赚了很多钱,买了属于自己的公寓,以及回忆司法考试的经历,其中宋佑硕在工地房子上刻字,因穷吃霸王餐有钱后不忘报恩,都体现了宋佑硕人物的性格。同时也介绍宋佑硕的人物背景和特征。
  建置的下半段开始为之后的剧情做铺垫。宋佑硕有钱后带着妻子特意找到当年吃霸王餐的小店,向店主道歉。并且之后小店成为了宋佑硕吃饭的固定场所,同学聚会也在小店中,宋佑硕和记者朋友之间对于新闻真实与否的分歧,显示出了宋佑硕对于政局的看法以及整个人只对赚钱感兴趣的状态。朋友们走后,小店儿子对于宋佑硕言辞的不满,和店主将宋佑硕赶出门外,都在为之后店主儿子抓走做着铺垫。同时故事的另一条暗线开始出现,车警官获得授勋。势头正劲的车警官被领导所看重,安排到釜山做些事情。
  总览整个开端,从宋佑硕辞掉国辩,看到税务的赚钱之道,到接下来换了新的公寓。甚至找到当年的小店,以及与朋友意见不和的打大出手,都在展示著宋佑硕的人物性格,以及对于当时大时代环境的背景介绍。细思导演为了这段潜移默化的故事所做出的准备,就可看出导演的用心良苦。
  第二幕:突发件事出现,人物发生转变
  对抗开始前辈希望宋佑硕当读书会事件的辩护人,宋佑硕拒绝了。后来宋佑硕发现经常吃饭的店主家儿子因为这件事儿被牵连。宋佑硕在监狱看到了满身淤青的朴镇宇,看到警务人员想要掩藏事实的态度,让宋佑硕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连夜看了全部被禁的书籍,找到前辈了解事情的真相,要求担任他们的辩护。宋佑硕看到朴镇宇满身的淤青,感觉到及其愤怒。他觉得这些政客残害无辜学生,侮辱了法律。宋宇锡也在这时彻底的觉醒了,宋佑硕开始搜集证据,通过朴镇宇的描述找到受虐的地点。看着地上斑斑血迹,想象着朴镇宇遭受逼迫的画面。
  同时几条副线也在同时进行,车警官在一个偏僻的工厂里面,对朴镇宇施虐,强迫他写假供。宋佑硕与记者朋友在监察厅相遇,记者不理解。法官不作为。
  二幕的对抗是除主人公宋佑硕主线外,多线并行的。在对抗当中宋佑硕除了作为辩护人的身份,面对对手外,宋佑硕还需要面对记者朋友的不相信,搭档的不赞同,同事的不支持,还有整个社会的对抗。
  第三幕:构建高潮和结尾。
  在审判结束后,宋佑硕提议要车英东当证人,车英东同意了,宋佑硕眼睛含泪,动用着全身的愤怒向车警官提问,不得已结束了审判。在最后一次审判时,宋佑硕得知法务医生愿意作为证人,将事实讲述出来。他开始孤注一掷,单独找到法官,威逼利诱希望他能够接受证人的出现。可是结果没有预期而至,法务医生被莫须有的政治给带走了。宋佑硕看到希望来临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绝望。宋佑硕开始游行,对抗这个社会。使自己坐在了被告人的席位上,面对着自己的“罪行”。这一次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是所有法律界的同行在战斗,当一个一个律师站起来的时候,宋佑硕改变了整个律师界对于当局政治看法。
  第三幕结局主要呈现的是宋佑硕希望在终审的时候,竭尽自已的一切办法,让读书会的孩子摆脱莫须有的罪名。同时所有的人从不理解,不认同开始慢慢转变,变得认同、支持。“拿鸡蛋碰石头,看似不堪一击,但岩石再坚硬也是死的,鸡蛋再脆弱也是有生命的,石头最终会化为沙土,而鸡蛋孕育生命,最终会越过岩石。”以卵击石,绝非愚者所为,勇者当矣。
  参考文献:
  《故事》 罗伯特·麦基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悉德·菲尔德
  作者简介:
  霍俊晓 ,女,汉族,河北邯郸人,本科,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中国水墨画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异常复杂的文化交汇期,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挤压碰撞中求生存,求发展。一方面在资讯发达的文化环境中,为人类提供了相同的话语背景,另一方面则来自中国社会史无前例的变革与发展,中国人价值观念出现了新旧差异,并在巨痛中新旧更替,同時经济的迅猛发展又必然带来了文化动荡,在这个更新变化的过程中,艺术的综合、观念的分离,已形成了多元格局,画家的形式与风格多变,品种繁多,杂乱
期刊
我是一名小县城的幼儿教师,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十六年之久,伴随着一届届小朋友升入小学,留在我心中那些可爱、稚嫩的小脸永远不会抹去。  梅梅是一个小女孩,圆圆的小脸,扎着两个小辫子,黑溜溜的眼睛透着一股子神气劲,刚入园时这个小女孩在我们班孩子的眼中就是个捣蛋鬼,总是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梅梅打我” “老师梅梅推我”、“老师梅梅抢走了我的玩具”…,总是看见这样的画面:梅梅在欺负别的小朋友、梅梅又一次
期刊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能够推动人类的发展。本论文研究的对象是某公司员工委托汉译的《X公司点火器特点概述》,本文从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对科技文本进行汉译研究,阐释译者采用何种翻译技巧来处理科技文本的翻译问题,最后对整篇论文做了总结。  关键词:科技文本;英译;技巧  第一章翻译项目简介  《X公司点火器特点概述》文件是X公司员工委托本人翻译的项目,全文共11000多字,内容是烧结方面技
期刊
摘要:人民日报在2020年3月18日发文《四问校外培训乱象:这是在做教育,还是做生意》[],文章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3月6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时对培训乱象的担忧:“培训乱象,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别的孩子都学那么多,咱们不学一下还行啊?于是争先恐后。这个问题还要继续解决。”其实关于
期刊
摘要:17世纪,西班牙最重要的画派之一是南方的“塞维利亚画派”。“塞维利亚画派”有三个最杰出的代表:苏巴朗、穆里略和委拉斯开兹。通过对三位主要代表人物研究来加强对17世纪西班牙塞维利亚画派绘画风格的认识,了解画派形成背景、原因及其影响,通过对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及他们的创新精神与时代精神,感受绘画艺术魅力。  关键词:塞维利亚画派;苏巴朗;穆里略;委拉斯开兹  1塞维利亚画派的形成背景  1.1欧洲
期刊
摘要:少陵野老家国天下,一代诗圣一生超过一千五百首诗歌流传于世,《三吏》、《三别》人生百味千态在寥寥数字中淋漓酣畅体现,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满是家国皆系苍生,极为写实大多数尽是庙堂之上,虽不像谪仙人那样豪放笔笔江湖远,但更有时代感,其中《登高》一诗中借九九重阳日登高远望来寄寓思乡之情,诗境意向苍凉悲怆,世间悲苦莫过于此,从诗境意向和美学多角度分析,以解诗圣情怀。  关键词:杜甫;《登高》;审美鉴
期刊
一、设计老鼠村  小朋友听了《老鼠嫁女》故事,对“美叮当”生活的地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小朋友的心中,老鼠村是这样子的:  朗朗:有绣台。  文文:有幼儿园,可以让老鼠上学,上了学就不会变得很笨。  苹果:有婚车,美叮当结婚要用。  淳淳:有加油站,要给美叮当的婚车加油。  文文:有花园,因为美叮当喜欢花。  辰辰:有农田,老鼠没吃的时候,可以自己种。  齐齐:有玩具屋,可以让老鼠们不无聊。  朗
期刊
摘要:《奁史》是一部集合我国古代女性资料的类书。今通过对《舟车门》一卷的整理,梳理考证其中所载的各类交通工具,分类探讨古代妇女对其的使用情形,深刻发覆古代物质文化与社会生活内涵。  关键词:《奁史》;社会生活;交通工具;妇女史  《奁史》是清人王初桐编写的一部反映中国古代妇女生活的重要类书,其中第一百八十六卷为《舟车门》,共计190条,专记古代妇女出行工具如舟、船、舫、车、辇、檐子等。书中引文涉及
期刊
我们讲故事、写小说就像螺蛳壳里做道场,在有限的文字、有限的篇幅中努力掀起波澜,使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读者感到出人意料、却又能曲径通幽,达到尺水兴澜、引人入胜的效果。我以为,可引导学生从以下环节锤炼技巧,增强记叙文的波澜。  一、打造使人耳目一新的标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写文章题目拟得好,靓丽吸睛,就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譬如鲁迅先生的小说《药》《祝福》《在酒楼上》《呐喊》等题目都意蕴深沉
期刊
摘要:鲁迅先生的《药》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上永垂不朽的经典,他以笔杆为武器,通过小说启迪民众,揭出病苦,引起了疗救的注意。本文将从《药》中的典型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谈起,来探析文学中的医患关系之表现,从而说明文学独特的精神力量和社会疗救功能。  关键词:鲁迅;《药》;医患关系;意象  鲁迅先生的《药》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六卷第五号,作品的时代背景是辛亥革命前后,文中的革命者夏瑜也是以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