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快乐学数学的法宝—兴趣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ha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目前,“讨厌数学”“不愿学数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数学成为发挥数学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教师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情境;设疑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尝试成功;营造民主平等的和谐气氛等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兴趣 培养 激发 快乐学数学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学习兴趣对学习一门课程非常重要。因为强烈的学习兴趣会产生指向目标的有益态度,这种态度反过来以更强烈的积极方式导致或加强学习的愿望。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学习数学尤其重要,因为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目前,“讨厌数学”“不愿学数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数学成为发挥数学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下面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教师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
  按照教育学的理论,教学是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得以实现,而要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既能及时把握学生学习的动向,又便于因材施教。我是通过和学生个别接触交流,召开班委会会议以及进行双基练习来了解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后,有争对性采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设疑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最容易引发探究反射,积极探究即成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数学教材特点,通过设置悬念,揭示矛盾,学生才能生疑,才能要求析疑,唤起好奇心,才能产生求知欲,才能激发兴趣。 比如, 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笔者提出如下问题:“任意三根木棒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呢?”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我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当学生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感到很惊奇,目光里流露出那种求知的欲望。这时我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棒适当截去一段后,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我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棒去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教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要贴近生活,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四、尝试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是一种荣誉,更是一股激励学生上进的强在精神动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尝到成功的甜头。如课堂提问,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使优生高有所攀,学困生有望进步。学困生往往害怕老师提问,我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提问的技巧和内容,设计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且让学困生回答问题不感到吃力,答对了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答错了,也尽力引导,启发学生自己纠正过来,逐步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批改练习时多找他们解答问题上的闪光点,这样还可使有些学困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
  五、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习兴趣的前提,孔子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良好氛围里学习。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任意驰骋,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爱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就会突出来,成为主要需要。学生都是得到了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人,只有对他们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且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浓厚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创新意识的萌发和滋长。相反如果师生关系的不和谐融洽,那么必然导致学生对数学课的胆怯、冷漠、渐渐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反感之意,长期下去,便失去了生命力和活力。
  对于初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笔者从上面几个方面作了粗浅的探讨。当然,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里过程,决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作大量细致艰苦的努力,也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作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我们只有重视兴趣的培养,才能让“讨厌学数学”“不愿学数学”的学生真正做到“快乐学数学”﹗
其他文献
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悲伤、忧郁等。行为科学认为:人的一切认知活动均是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缺少其一都是不完全的。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特别是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以他们的情感和情绪为转移,常常表现出不是用理智去支配情感,而是情感支配理智。正如前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鲍良克所说:“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
期刊
在社会经济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向多层次、高层次方向发展的的今天,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更新与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滞后的矛盾已严重影响到职业教育稳定健康的发展。如何加强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活力,提高中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工作。  一、社会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但是对
期刊
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不断更新是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展示和追求的亮点,他们自觉反思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内涵,更加关注数学课堂中教的行为和学的方式的有效性。如何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内化数学精神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呢?以下结合本人几年来实践新课程的经历,谈谈自己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高教学有效性进行的探索实践与反思。  有
期刊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走过了一段不平常的路。真是有喜忧,有笑有泪。  小学作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当前的作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与思考,以抛砖引玉。  一、学生自由表达的能力和欲望被抑制(存在的问题)  作文是一种表达,它应该像说话一样自然愉快。美国教育学者认为,孩子在学习写作之前,认为自己本来就会写作,他们甚至能出版自己的
期刊
经历了前期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极大改变了金融业的生态。但与此同时,频频曝出的风险事件也令业界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漏洞提高了警惕,规范发展成为监管层和业界重点探讨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的几种方法。  一、激“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期刊
学位
摘要: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它的模式主要包括:企业—企业、企业—消费者、消费者—消费者三种。它正影响着社会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样也改善着传统的经贸交易方式。中国的电子商务应该怎样发展?我们要认识到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解决当前急亟解决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策略举措,积极分析和探索中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模式  一、电子商务的内涵  (一)世界电子商务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一位代表谈到,为帮助农民脱贫,当地形成了像“拉面经济”这样的品牌。“一碗面”引起总书记兴趣,他详细询问了青海拉面的由来、与兰州拉面的区别、经营拉面人员的情况等。  巧的是,当天,笔者恰好在化隆回族自治县对“拉面经济”进行跟踪采访,更深切地感到:“一碗面”让农民彻底换了活法。  化隆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山大沟深,农民靠天吃饭。上世纪80年代,一批农民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突出英语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和交际性,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有效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因素与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为此,教师要把时间视为教学的生命,使教学真正成为教师能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促进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