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主题背景下区角活动环境创设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qi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69-01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和《指南》精神的深入人心,主题教学已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流。目前区角活动是幼儿园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是为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探索、操作创造的自发活动,因为它对幼儿来说,是幼儿自由、自主的学习场所,在这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最佳手段。因此主题活動的开展离不开周围教育环境的支持,其中,区角环境作为教育环境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为主题教学的开展与实施服务,同时也是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教育活动新模式。《指南》中就指出教师要重视游戏环境的创设。在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区角活动环境创设探索的过程中,结合我园实际开展情况谈谈看法:
  一、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区角活动环境创设存在的状态
  我园在大胆实践开展主题背景下区角活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现状,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两者互不干涉。
  主题活动的开展与区角活动的联系不紧密,所谓一个是“教学”,一个是“游戏”,主题以教学,区角以游戏呈现,二者之间比较分离。例如,我园在探索初期就存在这样的现象,主题活动教师根据计划在不断变化,而区角活动从创设之日起就一成不变,教师为劝儿设计好固定的区角,同样的材料、同样的目标,让幼儿玩上几个星期,甚至一个学期。顶多当材料损坏或减少时增添一些大同小异的材料,与主题活动完全互不相干。
  2.流于形式型。
  随着我园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部分教师已经有了一种让区角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的意识。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流于形式,停留在表面。如大班主题活动《海底世界》,仅仅是在阅览区放一些鱼类、海生动物的图片,让幼儿看看;在美术区让孩子画关于《海底世界》的画,然后将作品布置成展览:在音乐角让孩子唱几首有关鱼类的歌曲,仅此而已!
  3.紧密关联型。
  在开展中老师认为每个区角都应该与主题紧密结合,为主题服务,主题一变,所有活动区的内容与材料也都要紧跟着主题变换。似乎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结果教师绞尽脑汁、费尽周折导致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收效却甚微,孩子们每周在不断变化的区角中走马观花,不知所得,起不到有的放矢的教育效果。
  4.自然融合型。
  教师有机的在主题背景下为幼儿创设相应的区角环境。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区角活动与主题教学自然结合,不牵强附会;活动内容能深化主题,将区角环境真正为主题活动服务!这一类型值得学习和借鉴。
  二、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区角活动环堍创设的有效策略
  那么怎样才能较好的做到主题背景下活动区的创设,让区角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活动的一扇门呢?通过在不断地实践中探索研究,结合我的一些实践,在此浅谈一些看法:
  1.依据主题,创设动态的区角环境。
  区角环境创设一定不能一成不变,想要始终吸引孩子的兴趣,就必须保持其环境构成的动态性。围绕主题活动的内容与要求以及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要进行调整,让孩子带着热情与自由,积极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是我们进行主题教育的前提。随着主题活动的变化及活动的生成,变“静态不变”的环境为“动态发展”的环境。
  在活动区创设申,首先要依据《指南》,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整体定位领域目标,对各区作整体布局,如科学探索的、艺术表现的、拔展社会性的、促进语言能力发展的等等,保证在区角活动中孩子有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环境。然后自然融合主题目标,投放相关的材料。如开展“金色的秋天”,依据主题的内容,秋天的氛围一一一一布置“趣味智慧屋”,然后我们结合秋游去参观公园的契机开始进行主题活动,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我们组织幼儿到果园里采苹果、橘子、捡落叶、欣赏花等;创设科学区:提供秋天的果实、蔬菜、树叶等,让动儿认识各类水果、成熟的果实,并观察和探索其外形、颜色、味道等,通过探索操作区别干树叶和湿树叶的异同;在美工区让幼儿绘画,泥工制作水果、水果娃娃,树叶拓印等制作艺术品,将幼儿制作的这些有关秋天景、动物、人的一艺术作品一一展示在活动室的小画廊上,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秋天的美好,体验成功,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与区角活动相结合,整个主题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2.结合主题,创设有弹性的区角环境。
  活动区要有一定的计划性,要根据主题活动和孩子发展水平有意识地选择和投放一些材料。如主题活动《美丽的城市》,可在建构区提供积木、纸箱、木板、各种纸盒、瓶罐等让幼儿搭建城市;在语言区投放新旧城市的照片,让幼儿谈论城市的变化,还可以让幼儿自带照片,向同伴介绍自己去过的城市;在美工区,鼓励幼儿用画、剪、贴等多种方式来设计未来的城市。
  3.深化主题,丰富区角活动环境创设的层次性。
  区角活动的开展不是一种仅仅流于表面形式对主题活动的延伸活动,也不是对主题活动中教学内容的机械练习,而应该是对主题内容不同层面的深化。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在实施主题活动中仍采用集体教学,虽然老师们心中都懂得要根据孩子的差异因材施教,注重整体与个体发展的鲒合,但集体教学教师所能满足的还是处于中间水平的大部分孩子。那么,对于能力过弱或过强的孩子又该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呢?区角活动这一自主的环境给每个孩子发展提供了机会,关键需要教师将主题目标物化成多层次的、可供幼儿自由选择的材料,同时既要考虑到能力弱的幼儿,还要兼顾到“够得着跳一跳”的幼儿,才能让处于不同最近发展区的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在环境中得到满足与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132-01  “旋转变换”在平面几何解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特别是对有关三角形、四边形等一类问题的求解,这里谈的“旋转变换”指的就是平面图形绕定点的旋转,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其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均不改变。  一、以三角形为基础的图形的旋转变换  例1:已知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ABC、△DEF 放置点B,
相对来说,汽车的拥有量是与经济相挂钩的。在许多富裕的小国,其人均的汽车拥有量早已经超过发达国家的美国和日本,甚至是发达国家的一二倍。在新加坡、奥地利、丹麦等国家,虽
细节决定成败,正如泰山不拒细壤,江河不拒细流,数学教学亦如此。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细节问题是课堂成败的关键。抓住了细节就等于聚焦了课堂的闪光点,解码了知识的破译点。特别要抓好课前准备、课中时机的把握以及课后作业的设计等细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课前准备方面我强调以下两点  课前合理制作多媒体课件,避免机械照搬.多媒体教学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动画、化繁为简
添加ZrO2作增韧剂是ZTA陶瓷的主要增韧手段,纳米ZrO2-微米Al2O3的ZTA粉体由于颗粒细小,在混料球磨后极易发生团聚,致使制备的ZTA陶瓷综合性能下降,改善粉体分散性对提高ZTA陶
目的比较早期机械通气与常规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外伤救治中的疗效。方法将69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早期通气组(36例)和常规通气组(33例),常规通气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68-01  测量物质的密度是《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实验,是各地调研考试和中考常考的重点。这个实验,关键是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体积,用天平测质量的方法,从而测出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一、灵活使用量筒  测量密度用到了两个重要器材:天平和量筒。天平的使用在学习质最的测量时应掌握,这里是巩固,而量筒
医学超声成像方便快捷,对人体没有辐射损伤,成为医学影像检查的重要工具。传统超声线扫描成像模式由于需要多次发射聚焦,成像帧率低,不能满足现代医学在瞬时弹性成像、脑功能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62例SAH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与治疗组(B组),对照组31例仅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在此基础上予CSF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