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期中国世界主义思潮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tianjin99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浓厚,这与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在中国文化传统背景下,世界主义思潮很难滋生,但是20世纪初期,在中国还是产生了世界主义思潮,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世界主义思潮的诞生是由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决定的。今天,我们研究当时的世界主义思潮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20世纪初期 世界主义 思潮
  
  20世纪初期,中国世界主义思潮是在与国家主义斗争中发展壮大的。20世纪初期正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国家四分五裂,各种帝国主义势力分布不同地区,军阀割据,这就为各种思潮的产生提供了土壤。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浪潮又一次重演。中国人对国家、民族以及人类的思考又一次多元化地遍地开花。国家主义企图通过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解救中国,无疑这内涵着爱国主义,但这种爱国主义可能导致极端,从而演化为法西斯主义。在各种文化交融的背景下,针对国家主义,世界主义的思潮开始占领上峰,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重重一笔。五四时期,中国世界主义有两种,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主义;另一种是基督教的世界主义。这里重点了解前者。
  马克思主义者坚信共产主义的到来,强调共产主义是没有国家政权、没有国界、世界一体、世界一家、世界大同的社会。马克思自己也称自己是世界公民。《共产党宣言》的最后一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表达了马克思的世界主义人类目标。中国的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当然地也是世界主义者。
  陈独秀认为,他不是国家主义者或民族主义者。他对《共产党宣言》中“工人无祖国”的解释为:现今之国家并不保护工人;全世界的工人应不分国界地联合起来;各国工人不应借“保卫祖国”的名义为本国政府卖命。
  李大钊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曾号召打破“国家界限”、“不要常备军”、“要欧洲联邦,做世界联邦的基础。”由于世界经济的时代必然代替中国式的家庭经济,因此,他反对“从前家族主义、国家主义的道德”,代之以“人类一体的生活,世界一家的社会”。他说:“全世界人类组织一个人类的联合,把种界、国界完全打破。这就是我们人类全体所馨香祷祝的世界大同!”
  瞿秋白的“从劳动者的联邦国家……进于无国界、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思想与李大钊的思想有殊途同归之处。瞿秋白对所谓“爱国者”多有微词,他认为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是不可协调的一对矛盾。因此,他反对孙中山的先民族主义后世界主义的思想,从他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他反对帝国式的世界主义,并且他也不承认鼓吹征服的帝国主义属于世界主义范畴。瞿秋白提倡的是无国界、无阶级,但不是无政府的世界主义,世界政府不是霸权政府,不是征服、掠夺、奴役,不是以大欺小,磨灭各族人民的特色的政府。原有的国家政府仍存在,担负地方政府的职能(相对于世界政府而言)。原来的国家将部分职能转让给世界政府,正如国民个人组建政府时,将一部分权利转让给政府,而并不丧失基本人权一样。
  萧楚女区分了两种世界主义即基督教的世界主义(一切国、族皆驯服于上帝)和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的世界主义(不承认国家、阶级、种族)。他认为,这两种世界主义,实质上都是个人主义。
  青年毛泽东说过:“以我的接洽和观察,我们多数的会友(指“新民学会”会友)都倾向于世界主义。试看多数人都鄙弃爱国;多数人都鄙弃谋一部分、一国家的私利而忘却人类全体的幸福之事;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是人类的一员而不愿意更繁复的隶属于无意义的某一国家、某一家庭、或某一宗教而为其奴隶,就可以知道了。这种世界主义,就是四海同胞主义,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别人好的主义,也就是所谓社会主义。凡是社会主义,都是国际的,都是不应该带有爱国的色彩的。”这里的社会主义,实指共产主义。
  蔡和森也提出“万国一致”,“不要带爱国的色彩”的思想。除了马克思主义学者之外,国民党的一些领导人和学者也提出了他们的世界主义。
  孙中山说:“我们要知道世界主义……是从民族主义发生出来的。我们要发达世界主义,先要民族主义巩固才行。如果民族主义不巩固,世界主义就不发达。由此便可知世界主义实藏在民族主义之内。”“必须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才配讲世界主义。”周佛海认为有两种“世界主义”释义:(1)征服别国的帝国主义论。(2)主张各民族平等的世界联邦论。不过我们今天知道,自古至今,世界主义乃取第二种意义。世界霸权主义不是任何意义上的世界主义。世界主义不含霸权主义与奴役弱小民族的成分。“民族主义者所主张的世界主义。这种世界主义,不仅不和民族相冲突,而且须以民族主义为基础才能实现”。周佛海又说:实行民族主义“就是实行世界主义的第一步”。“如果自己民族还在别的民族宰割之下,就大谈世界主义,那不仅是民族主义的罪人,而且是世界主义的罪人。”“世界主义是民族主义的理想,民族主义是世界主义的实行。”胡适也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胡适的世界主义主要来自他的老师杜威。胡适接受了世界主义的思想,他批评“狭义的国家主义,”主张“国家之上更有一大的目的在,更有一更大的团体在”。
  笔者认为,应从不同视角来理解世界主义。站在人类的文化理念的高度,孔子的“仁”学思想,基督教“善”的概念,康德与黑格尔的人类共同理性都是从全人类的高度,分析把握人类的生存关系原则。我们可以把这种世界主义称之为文化理念的世界主义。站在某一民族或国家的立场上,企图通过侵略扩张统治全球,建立世界政府,并以该国文化传统同化于全球,这是帝国主义式的世界主义,这种思维必然造成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与霸权主义,相应的是极端的爱国主义和反抗反动势力的正当的爱国主义。站在人类的共同理念与人类共存的政体模式的高度,共和联邦制是未来世界主义的选择。马克思主义者们追求的共产主义既是如此。我们称之为共和联邦式的世界主义。从人类的现实社会出发,世界主义是大的趋势,但在短时间内建立世界政府,显然是不现实的,人类的生产力状况、科学技术水平、道德文化冲突,制约着理想中的世界主义在现实社会中的实现。也正是因为如此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乃至爱国主义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地球的空间缩小为“地球村”,为世界主义的真正实现奠定了基础。从国际联盟到联合国,从国际市场形成到经济全球化等都是世界主义的运动。马克思在150年前预测共产主义必然到来是有条件的,即生产力必须是高度发达,产品极大丰富,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世界主义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的目标,当然也应符合上述条件。
  
  参考文献:
  [1]安希孟.世界主义思潮:自西徂东.哲学堂,2004,(1):217-222.
其他文献
【摘要】以隐性思想教育理论为学术背景,从大学新生的心理冲突出发,探索隐性思想教育视角下的大学新生心理冲突解决途径,以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裨益。  【关键词】大学新生 心理冲突 隐性思想教育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研究显示,有相当比例的新生存在着心理;中突。大学新生面对陌生的环境,以及对新的校园生活的不适应,显得手足无措。于是,产生了种种的心理困惑。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
有的论者把刘兰芝被遣的原因问题归结成是对作品非主题性内容的探究,认为该问题是无关宏旨的小问题。不过,笔者却认为刘兰芝被遣的原因直接关系到对本诗内容的理解、对作品主题的把握,这是一个不能小觑的大问题。  被遣小问题大问题接受美学创始人姚斯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过
探讨了高职院校怎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进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升育人质量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结合学院在办学实践中的做法,总结了学院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的取得的成效和做法。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途径 育人环境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
教师的职业被称为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一手托着国家的未来,一手牵着千家万户的全部希望。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是不是所有教师都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起来?是否都信心十足?教师的工作是个良心活,课时能量化、教学资料能考核,然而教师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根本要素,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更取决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程度和敬业、乐业精神。做好教学工作并非易事,做好高职教学工作难度更大,因为高职学生不仅需要知识和
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2013级大一新生抽样调查,得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有的放矢,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教育,使高职生能健康成长、学有所成。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教育对策一、引言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马加爵事件到大学生宿舍投毒事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之一。各高校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跨文化商务交际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因语用失误导致的交际不适甚至交际冲突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商务活动的最终成败。分析涉日企业跨文化商务往来中的语用失误,可以减少中日商务活动中不必要的误解,实现有效的商务沟通。  跨文化商务交际语用失误中国日本从中国改革开放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到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商务大市场,由于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对象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城乡统筹,必然要求城乡教育统筹。均衡教育的根本是成才权利的均衡。借鉴英国NQF框架,促进职教与普教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专业化的职教中心与职业培训中心;资源共享,打造面向社会,务实、专业、开放的实训基地。“打造知名劳务品牌”,发展新型职业教育,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新型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均衡教育劳务品牌一、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  1.城乡统筹发展新契机下的教育  2007年6月7日
【摘要】以浙江省W市为例,通过对畀地通婚中的14位女性的深度访谈获取资料,并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发现,异地通婚中女性在语言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文化习俗适应等方面都会面临诸多问题。为提高异地通婚中女性的社会适应,提出了提高语言沟通能力、熟悉异地的文化习俗和礼节、加强社区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异地通婚 女性 社会适应  一、研究缘起  异地通婚是祖籍地不同的男女缔结的婚姻。异地通婚在历史上曾经是一
教风即教师风范,是教师的德与才的统一性表现,是教师核心素质的外在表象,是其精神风貌、职业操守、专业知识水平与教师专业技能等要素的综合体现。教风是决定学风的关键因素,教风建设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学校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以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教师教风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教风建设的应对措施。  教风建设现状措施教风是决定学风的关键
【摘要】在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水平,进而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本文作者针对德宏职业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促进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关键词】高职高专 非英语专业学生 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 词汇量  词汇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基础,在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中,英语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英语运用能力。英语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