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陇川,让人联想到山川起伏蜿蜒连绵不绝,傣语又称之为“勐宛”,是“太阳照耀”的意思。地如其名,陇川终年艳阳普照,是祖国西南一个多民族边境县,与缅甸山相依水相连,四季花果飘香。
中缅陆水联运前沿港
中缅陆水联运通道是指中国—昆明—缅甸八莫港一线,由公路、内河航道、铁路等共同组成的国际联合运输系统。国家希望打通这条大通道,获得西南腹地最便捷的出海口,为我国开辟一条唯一可以不经马六甲海峡直达印度洋的便捷出海通道,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意义重大。
口岸建设是陇川的希望所在。98年陇川从自然条件局限的旧址迁到地势开阔、交通便利的省级边境口岸章凤。章凤口岸是中缅两国继畹町、瑞丽口岸之后的第三个陆路通道。陇川县提出要把章凤打造成为“中缅陆水联运前沿港”,重点谋划建设“两路一港一区一带”。
章凤口岸是进出口贸易最多的二级口岸,虽是二级口岸却承担着一级口岸的工作。从2004年开始,章凤口岸的对外贸易逐年增加,从04年的1亿元,增加到10年的17亿元。目前,陇川县政府正积极向国务院申报章凤一级口岸。
云南糖业第一强县
“十二五”,陇川将努力推动糖业的更大发展,全力打造“云南糖业第一强县”。
糖业是支撑陇川经济的大动脉。80%以上农业陇川人口从事蔗糖业或与之相关的产业,蔗糖业涉及全县60%的耕地利用、50%的财政税收和11.4万蔗农的温饱问题。
县领导曾动情地说,“在陇川,能让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很多,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也不少,但没有任何产业能够替代蔗糖业的地位,没有任何产业像蔗糖业那样能解决十几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任何产业像蔗糖业那样能提供丰厚的财政收入。因此,一定要想办法把陇川糖业做大做强。”
县政府通过推进甘蔗良种繁育基地等项目,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推广配套措施,逐年提高收购价等措施大力扶持蔗糖产业发展。陇川的蔗糖业已初步形成了“甘蔗——制糖——糖蜜——酒精——废液——复合肥”和“蔗(蔗叶、蔗梢)——牛(饲养肉用牛和奶牛)——菇(用牛粪和蔗渣种蘑菇,用菇泥作肥料还田)”两条综合利用链条,并正在谋划“甘蔗——制糖——蔗渣——造纸”生产链,年产2万吨干酵母项目和日处理1.1万吨扩容改造项目已完成审批工作,将于明年1月正式投产。
中国目瑙纵歌之乡
围绕“生态陇川、绿色家园”的目标,县政府创新性提出打造“中国目瑙纵歌之乡”品牌,培育章凤至缅北跨境精品旅游线路,加速把旅游业培育成陇川后续支柱产业。把“中国目瑙纵歌之乡”品牌打造成陇川对外宣传的一张活名片。
陇川是全国景颇族聚集最多的县市,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还多。“目瑙纵歌节”,意为“大伙跳舞的节日”,自古以来是景颇族盛大的狂欢节,节日这天,村村寨寨的景颇族人民就欢聚一起纵情歌舞,感谢太阳神赐予他们的幸福生活。县政府看准陇川“人无我有”的目瑙纵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决心将其做强做响,每年正月初三举办目瑙纵歌节,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
今天的“目瑙纵歌节”不单纯的是指景颇文化,还包括汉族、傣族、阿昌族、傈僳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文化,它是陇川各族文化的精髓和概括。每逢目瑙纵歌节,在美丽的陇川,各族人民载歌载歌舞共欢畅!
另外记者看到,在陇川县发展中还需要政策扶持,比如农业方面,目前陇川县是自发发展农业,没有形成规模,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方面需要政府大政策的倾向;在少数民族问题上,民族宗教工作很复杂,需要政府不断地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应大力倡导发展教育,加大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针对特殊产业和科技局、扶贫办、农业局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就业率。
“十一五”期间,陇川经济正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健康发展,是陇川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为“十二五”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缅陆水联运前沿港
中缅陆水联运通道是指中国—昆明—缅甸八莫港一线,由公路、内河航道、铁路等共同组成的国际联合运输系统。国家希望打通这条大通道,获得西南腹地最便捷的出海口,为我国开辟一条唯一可以不经马六甲海峡直达印度洋的便捷出海通道,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意义重大。
口岸建设是陇川的希望所在。98年陇川从自然条件局限的旧址迁到地势开阔、交通便利的省级边境口岸章凤。章凤口岸是中缅两国继畹町、瑞丽口岸之后的第三个陆路通道。陇川县提出要把章凤打造成为“中缅陆水联运前沿港”,重点谋划建设“两路一港一区一带”。
章凤口岸是进出口贸易最多的二级口岸,虽是二级口岸却承担着一级口岸的工作。从2004年开始,章凤口岸的对外贸易逐年增加,从04年的1亿元,增加到10年的17亿元。目前,陇川县政府正积极向国务院申报章凤一级口岸。
云南糖业第一强县
“十二五”,陇川将努力推动糖业的更大发展,全力打造“云南糖业第一强县”。
糖业是支撑陇川经济的大动脉。80%以上农业陇川人口从事蔗糖业或与之相关的产业,蔗糖业涉及全县60%的耕地利用、50%的财政税收和11.4万蔗农的温饱问题。
县领导曾动情地说,“在陇川,能让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很多,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也不少,但没有任何产业能够替代蔗糖业的地位,没有任何产业像蔗糖业那样能解决十几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任何产业像蔗糖业那样能提供丰厚的财政收入。因此,一定要想办法把陇川糖业做大做强。”
县政府通过推进甘蔗良种繁育基地等项目,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推广配套措施,逐年提高收购价等措施大力扶持蔗糖产业发展。陇川的蔗糖业已初步形成了“甘蔗——制糖——糖蜜——酒精——废液——复合肥”和“蔗(蔗叶、蔗梢)——牛(饲养肉用牛和奶牛)——菇(用牛粪和蔗渣种蘑菇,用菇泥作肥料还田)”两条综合利用链条,并正在谋划“甘蔗——制糖——蔗渣——造纸”生产链,年产2万吨干酵母项目和日处理1.1万吨扩容改造项目已完成审批工作,将于明年1月正式投产。
中国目瑙纵歌之乡
围绕“生态陇川、绿色家园”的目标,县政府创新性提出打造“中国目瑙纵歌之乡”品牌,培育章凤至缅北跨境精品旅游线路,加速把旅游业培育成陇川后续支柱产业。把“中国目瑙纵歌之乡”品牌打造成陇川对外宣传的一张活名片。
陇川是全国景颇族聚集最多的县市,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还多。“目瑙纵歌节”,意为“大伙跳舞的节日”,自古以来是景颇族盛大的狂欢节,节日这天,村村寨寨的景颇族人民就欢聚一起纵情歌舞,感谢太阳神赐予他们的幸福生活。县政府看准陇川“人无我有”的目瑙纵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决心将其做强做响,每年正月初三举办目瑙纵歌节,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
今天的“目瑙纵歌节”不单纯的是指景颇文化,还包括汉族、傣族、阿昌族、傈僳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文化,它是陇川各族文化的精髓和概括。每逢目瑙纵歌节,在美丽的陇川,各族人民载歌载歌舞共欢畅!
另外记者看到,在陇川县发展中还需要政策扶持,比如农业方面,目前陇川县是自发发展农业,没有形成规模,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方面需要政府大政策的倾向;在少数民族问题上,民族宗教工作很复杂,需要政府不断地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应大力倡导发展教育,加大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针对特殊产业和科技局、扶贫办、农业局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就业率。
“十一五”期间,陇川经济正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健康发展,是陇川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为“十二五”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