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公民教育与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a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北京奥林匹克教育虽然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百年一遇)和官方强力主导的激发下促成的,但它一出现就成为一种历史的现象,将成为一种贯穿整个21世纪历史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传达了西方文明先进的理念,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阶段。市场经济是奥林匹克教育文化所蕴涵的精神与公民教育目的不谋而合、相通相融的内在运行体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奥运背景下青少年公民教育是奥林匹克教育。
  何振梁在《奥林匹克与青少年公民教育》中提到:“公民意识、公共精神既需要‘教’和‘化’,也需人们通过自主积极的公共生活和公共交往才能养成。正是在后者这方面体育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它为培养公民意识提供了良好的天然土壤。”奥林匹克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共鸣,促进了我国公民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北京奥林匹克教育传递与倡导的是今天社会需要的思想价值与社会责任,切合特定时代的文明意旨,符合特定时代正义的“价值”和“秩序”的需要。“更快、更高、更强”、“重在参与”、“公平竞争”、“和平、友谊、进步”是国际共同价值观,是现代人适应社会所必需的精神食粮,开展奥林匹克教育能培养青少年对祖国强烈的认同感,并扩大对外交流和理解的水平。每一名青少年在参与的这项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中,都获得了与之相应的成功或失败的体验,唤起了他们的公民意识。
  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林匹克文化与教育委员会主席、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先生指出:北京奥运提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旨口号,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它是将奥林匹克主义这种人生哲学推向全民的契机。澳大利亚国际理解教育中心主任舍瑞·汉森认为,奥林匹克精神与公民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奥运背景下的青少年公民教育正是奧林匹克教育。
  近代奥林匹克的勃兴恰恰是打着“文艺复兴”的旗帜,乘近代教育兴起的潮流而繁荣于世的。奥林匹克运动有助于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调整。《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通常它包括参与原则、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友谊原则和奋斗原则。参与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一原则,参与是基础。如顾拜旦先生所言: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形式之一。竞争是竞技体育的灵魂,也是现代社会人们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奋斗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奥林匹克精神要求人们具有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公正是参与奥林匹克竞争的行为规范。奥运会向世人预示,竞争的最终成败不在于人间的一切先赋的不平等,而在于自身素质的高下和付出努力的多寡。奥林匹克精神最好地体现出了这种公平意识,保障了这场竞争参与者同等的资格、共同的权力和均等的机会。“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运动口号,激励着人们参与奥运,不断超越,它要求人们坚忍不拔、奋发进取、永不言败。奥林匹克精神代表着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核心价值,它包括许多人一直在追求的崇高理想。奥林匹克的精神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意义。
  奥林匹克教育为公民教育提供了价值基础。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一种民主化程度很高的活动,它给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平等生活的模式和民主行为的范例。同时,奥林匹克运动模拟了法治社会的准则和构筑了一个公平和规范的源于游戏的竞争模式。奥林匹克教育的独特性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力量。这种文化力量对人们的行为意识、伦理道德、心理情感等许多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征服力。西方文化中民主、自由、竞争、拼搏、开拓、进取、重视个体、尊重科学等要素构成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与核心,由奥林匹克教育引导的西方文化的核心理念在中国得到了传播和移植。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是公民教育的启蒙运动。
  市场经济是奥林匹克教育文化所蕴涵的精神与公民教育目的不谋而合、相通相融的内在运行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求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体育都相应地发生适应性的变化,从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奥林匹克在中国的普及,对创造这种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重要的价值。公民产生于现代化的进程中,是现代社会的基础和标志。从历史上看,公民是在近代西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所以,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是出现公民、形成公民社会的动力和条件。公民教育则是造就合格公民的基本方式,贯穿始终的民主与平等精神、勇于进取的奋斗精神、百折不回的执着追求精神,成为青少年公民教育的宝贵财富,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推动力量。
  7年不懈筹备,16天倾情演绎,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已经深深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之中。在发展的新征程上,绿色、科技、人文的理念必将在发展内涵的丰富中,极大地推动中国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成功。
  北京奥运会曾被喻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年礼”。它的成功也显示了中国人的更加成熟自信。透过北京奥运会这扇窗,世界惊奇地看到,中国民众早已告别了历史悲情,是在向世界展示自信而不是急于证明自己,更是在尽情地享受奥运。
  短短16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时代风采和文明形象。170万奥运志愿者以优质的服务和真诚的微笑赢得了世界美誉,全体中国人热情、友好、和善的形象令世界感动。这是全民“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成果大展示,更是文明涵养国民所产生的神奇力量。
其他文献
摘 要:搞好初中作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思维、创新、交际等各项能力,对于夯实学生基础,宏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功底,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认为,如老子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关键词:注重学生 能力 培养  中学阶段,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堪称“半壁江山”,作文的情感表达、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等是语文综合素质的直
期刊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
期刊
摘 要: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教学艺术,力争活动要目的化、任务化,情景化、角色化,同时具有层次化、多样化,并且要具有拓展性和创造性,使每一个学生都乐意参与其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 教师 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应使学生产生发现惊奇、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
期刊
作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担负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养、增强学生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开启儿童创造思维的重任。以往小学美术教学大多采用封闭落后的临摹式教学,以及变相临摹的模仿教学,虽然有些学生的作品能够在明暗、色彩、构图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准,但这样的美术教学会使儿童思维形成定势,限制儿童创造思维的发展和想象能力的提高。结合本人对小学教育教学理论的探讨,小学美术课堂的优化
期刊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尽管现在的生活绚丽多彩,而我们的学生一见到作文就头疼,一拿起笔就无内容可写,即使硬着头皮写出来的也是选材陈旧、内容单一,或者干脆照搬作文选上的。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不善于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另一方面即使去观察也往往带着情绪性,这就导致他们对新异、鲜艳、有趣的事物容易进行观察,而忽略了一些真正需要观察的
期刊
一、人格塑造策略。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是同步的。”语言世界的拓展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延伸,精神世界的提高会促进语言世界的发展。语感能力培养之所以要注重人格构建和塑造,并视其为核心本质乃至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纵观古今,大凡传世的名篇佳作,其光耀之处,首先就是作者
期刊
叶圣陶早在六十年代就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也就是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以期学生具有自己会写的本领。那么如何让学生徜徉在自能作文的天地里呢?  一、注重情境,走进自能作文的殿堂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先要从培养作文兴趣、激发作文动机入手,这样才能变“要我写”为
期刊
联系生活解决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还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取并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及能根据需要筛选和处理信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特别是这种教学策略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反思等学习品质的养成,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较
期刊
摘 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语文素质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反映:讲,空洞无物;写,粗制滥造。原因之一,是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忽略了背诵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离不开背诵成段、成篇的好文章。  关键词:小学语文 背诵 作用  背诵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优良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熟读乃至背诵不但能体会其中所蕴
期刊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学习动机 解答能力 学习习惯 操作能力  一、注重兴趣的培养,激发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