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精确施氮量的验证与氮素利用效率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rgbedr544y4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中粳扬辐粳8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稻株吸氮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并对公式计算的总施氮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植株吸氮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当季利用率有一个适宜值,应用斯坦福公式能较正确计算施氮量。试验获得10.50t/hm2产量条件下,每100kg稻谷吸氮量为2.11kg,氮肥当季利用率为42.0%。
  关键词 水稻;不同施氮量;氮肥当季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 S511.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166-02
  
  氮素肥料用量及运筹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至关重要,大面积生产上农户多凭经验施肥,氮素施用量普遍偏高,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产量,同时,还造成大量肥料流失,降低肥料利用率,破坏环境。因此,研究水稻的施氮量及其施用技术,旨在验证标准施氮量的准确性,为精确施氮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试验每生产100kg稻谷所需的吸氮量高产区为2.10kg,空白区为1.60kg,氮肥当季利用率40%的生产条件,实现扬辐粳8号10.50t/hm2目标产量,依据作物施肥量公式:总施氮量=(目标产量-基础地力产量)×100kg稻谷吸氮量/肥料当季利用率,并按斯坦福方程理论公式计算出水稻一生总施氮量,以基蘖肥与穗肥为5.5∶4.5的配比,确定基蘖肥用氮量,以此为标准,设置一定的增减总施氮量处理。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3试验方法
  5月5日播种,肥床旱育,6月16日移栽,移栽叶龄7.2叶,单株带蘖1.6个,栽插规格为25.0cm×13.3cm,雙本栽插。小区用薄膜包埂,单独灌排,其他管理方法与大田相同。磷肥(P2O5)、钾肥(K2O)各150kg/hm2
  
  1.4测定项目与方法
  ①叶龄。于四叶期开始标记,直至抽穗。②茎蘖动态。每小区定2点,每点10穴,移栽后每7d查1次,移栽期、N-n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普查100穴。③干物重和植株含氮量。在水稻各主要生育期,每小区取2穴代表性植株,分叶、茎鞘和穗,烘干称重,并测植株各部器官的含氮率。④土壤速效氮。在水稻各主要生育期,每小区5点取耕作层(0~20cm)土样,风干混匀,用碱解扩散法测定。⑤产量构成因素和实产。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1.1不同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由表1可知,处理B产量最高,达10.54t/hm2,实现了目标产量。处理A、处理C产量差异不极显著,其他各处理产量差异均呈极显著水平。各处理产量顺序为处理B>处理C>处理A>处理D>处理E>处理F>处理G>CK。
  
  2.1.2不同施氮量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由表1可知,同样的施肥时期和施肥比例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效穗数呈增加趋势;成穗率呈下降趋势;每穗粒数有下降的趋势;施氮量少的千粒重较高,可能的原因是随着施氮量增加,茎鞘贮藏物质运转率下降,从而导致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
  
  2.2不同施氮量对水稻吸氮特性的影响
  2.2.1不同施氮量对不同生育阶段水稻吸氮量比例的影响。由表2可知,施氮区处理(处理F、处理G除外),移栽至N-n期、N-n至拔节期吸氮量占总吸氮量比例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抽穗至成熟期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比例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施氮量处理各生长阶段中拔节至抽穗期植株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比例最大,只施穗肥处理拔节至抽穗期植株吸氮量占总吸氮比例最高,达50.48%。实现目标产量的处理B拔节至抽穗这一阶段的氮素吸收量占总吸氮量的比例为40.35%,不是最高,但该处理各生育阶段吸肥较为均衡,在抽穗至成熟阶段仍吸收了46.65kg/hm2纯氮,故实现了目标产量。这和高产群体质量,研究高产栽培拔节至成熟期植株吸氮量占总吸氮量比例60%左右,非常吻合。
  由表2表明,移栽至N-n期,一生只施基蘖肥处理的吸氮量比例最高为17.56%,比只施穗肥的10.04%高7.52个百分点。拔节至抽穗期,一生只施穗肥处理吸氮量比例最高为50.48%,比只施基蘖肥的39.42%高11.06个百分点。
  2.2.2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的总吸氮量的影响。用CK(不施氮肥)的总吸氮量表示该田田块土壤供氮量,就本试验而言,土壤基础地力产量为6.73t/hm2,土壤供氮量为111.15kg/hm2,这比试验的估算值高15.15kg/hm2。施氮区总吸氮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上升,成熟期阶段吸氮量受穗肥与基蘖肥互效应影响外,其他各生育阶段吸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多(处理F、处理G除外)。施氮量最高的处理E(施404.55 kg/hm2)吸231.0kg/hm2,产量9.91t/hm2,说明吸氮量并不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实现目标产量的处理B吸氮总量为222.30kg/hm2
  
  2.3不同施氮量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状况
  2.3.1不同施氮处理的100kg稻谷需氮量。由表3可知,CK(不施氮肥)的100kg稻谷需氮量为1.65kg,与估算总施氮量时的1.60kg较为接近,说明在一定基础地力产量水平范围内,同一品种在相同土壤类型下,基础地力100kg稻谷需氮量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数值。施氮区的100kg稻谷需氮量随着施氮总量的增加而上升(处理F、处理G除外),最高的处理E为2.33kg,产量仅为9.91t/hm2,说明100kg稻谷需氮量达到这一数值时不太经济。实现目标产量的处理B 100kg稻谷需氮量为2.11kg,接近2.10kg,表明扬辐粳8号在目标产量10.50t/hm2的需氮量220.50kg/hm2(100kg稻谷需氮量为2.10kg)这一临界参数值来估算该品种的总施氮量是完全合理和可行的。
  2.3.2不同施氮量处理的氮肥当季利用率。由表3可知,氮肥当季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处理F、处理G除外)。实现目标产量的处理B氮肥当季利用率超过40%,达42.00%。这与2007年的试验结果是一致的。表明用40%的氮肥当季利用率作为夺取目标产量10.50t/hm2以上的临界指标确实是合理可行的。处理F(只施基蘖肥)表明该田的基肥阶段利用率为37.60%,低于处理G(只施穗肥)穗肥阶段利用率45.30%,说明适当减少前期肥料投入量有利于提高肥料当季利用率。   
  2.4施氮总量的验证
  本试验再次证明了施氮总量的估算值与土壤供氮量是密切相关的,以2007年所得的3个基本参数为指导,确定了试验中的标准处理区(处理C)总施氮量为311.25 kg/hm2。由于本试验中所得的实际土壤供氮量为111.15 kg/hm2,比估算值高15.15kg/hm2,实际所需的施氮总量就低于估算值311.25kg/hm2。处理A施氮217.80kg/hm2,因肥料不够,其产量未能达到目标产量水平,为10.22t/hm2。处理B施氮264.60 kg/hm2,因肥料充足,所以实现了目标产量,为10.54t/hm2
  若以试验中所得的土壤供氮量111.15kg/hm2来计算,其他参数值不变(目标产量10.50t/hm2,需氮量220.50kg/hm2,氮肥当季利用率40%)达到目标产量水平的总施氮量应为273.30kg/hm2,与处理B的施氮总量264.60kg/hm2这一标淮值接近。说明在该点土壤供氮量为111.15kg/hm2基础上,施氮量降到264.60kg/hm2,即能實现目标产量,这与实际生产也是相符的。
  
  3结论与讨论
  
  (1)水稻基础地力产量2年相差约750kg/hm2,土壤供
  
  氮量相差15.0kg/hm2左右,基础地力产量100kg稻谷需氮量变化在1.60~1.65kg,说明该品种在一定基础地力产量范围内,100kg稻谷需氮量变化不大。
  (2)目标产量达10.50t/hm2以上的处理(处理B)100kg稻谷需氮量为2.11kg,因此该品种用10.50t/hm2目标产量需氮量220.50kg/hm2这一参数估算总施氮量也是完全可行且准确的。
  (3)目标产量10.50t/hm2以上的处理(处理B)氮肥当季利用率略高于40%,为42.00%,说明用40%的氮肥当季利用率作为夺取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的临界指标是有依据和可靠的。
  (4)用斯坦福方程的理论公式计算目标产量的总施氮量来进行水稻精确施肥是完全可行的,但首先是要准确确定当地的土壤供氮量。
  
  4参考文献
  
  [1] 凌启鸿,张洪程.稻作新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 凌励.水稻高产高效量化施肥技术初步探讨 水稻群体质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 熊忠伟,江云.测土配方施肥对攀西河谷区水稻肥效影响研究[J].四川农业科技,2008(11):55-56.
  [4] 钱卫飞,顾志权,钱卫东,等.绿肥茬底施商品有机肥条件下水稻氮肥用量与运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19):193-195.
  [5] 阮新民,施伏芝,倪金龙,等.氮高效水稻品种协优9019在不同生态区适应性分析[J].中国稻米,2008(6):39-42.
  [6] 李慧,王恩举,杨国福.水稻氮肥高效施用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111,121.
其他文献
南瓷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约寒温带森林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寒温带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水含量衍栖息的重要场所。区内典型的寒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低山立陵
多年以来,由于受到气候、耕种方式、棉花品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新疆博州棉花种植受到病虫害的危害较为明显。不同时期棉花主要病虫的发生、病虫的种类具有显著的不同,主要病虫的
自治区党校公务员培训处(干部继续教育学院)主要承担了除主体班之外的各种社会培训工作。社会培训作为党校主体班次的必要补充,是党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多渠道培训党政干部的
试验对内质微网控失型复合肥和普通复合肥进行多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前者比后者增产,但差异不显著。施用“控失肥”每公顷可减少用工30个左右,节约成本1500元以上,并且棉株前期不
为了给昆虫行为学的研究者提供可靠的统计资料,提出了一种从视频流中提取运动目标物的坐标值的方法,并设计实现了该算法。视频文件经过预处理后,提取静止背景,再确定每张图像中试验昆虫的区域,随后选取恰当的阈值,经过维纳滤波和中值滤波,从中提取运动目标物的特征。最后算出运动目标物在图像中的坐标值。通过对提取效果和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证明该方法有较高的提取率和可靠性,是实现视频资料数据化的有效手段。
SSR分子标记纯度检测技术应用于杂交棉花种子生产,室内检测与大田鉴定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大大缩短海南种植鉴定所需时间,规避种子生产单位的质量风险,对于促进杂交棉的推广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观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工作得出的科学理论判断;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摘要 根据霍山县中晚秋蚕经常发生僵病的实际情况,结合发病特点,分析发病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秋蚕;僵病;发生特点;原因;防治对策;安徽霍山  中图分类号 S88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288-02  在蚕农养蚕过程中僵病是最为常见的蚕病之一,发病严重时常常会给蚕农造成很大损失,甚至绝收。因此,有效控制僵病的发生是每位蚕桑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大加快了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的速度,加快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文章分析了陕北丘陵沟壑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了相
青岛新领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在青岛理工大学在校学生聂名勇的带领下,成为创业成功的一个典型。该公司利用通用会员卡以及在线软件,打造跨越多个行业的公共会员平台,从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