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家庭作业有效评价的构成与影响因素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5071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教学中,提高了对德、智、体、美、劳教学的要求,希望可以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美育的协调发展。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增设了体育家庭作业内容,旨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挥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运动认知和体育学习认知。主要探讨小学体育家庭作业有效评价的构成与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小学体育家庭作业评价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家庭作业;有效评价;构成
    布置小学体育家庭作业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对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具有促进作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借助家庭作业评价环节进行教学反思,分析家庭作业布置的实效性,为优化和完善教学流程,以及布置合理的家庭作业内容提供参考。教师要掌握体育家庭作业有效评价的构成,了解其中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潜在的影响因素,从而确保体育家庭作业评价的有效性。
    一、小学体育家庭作业有效评价的构成分析
    家庭作业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帮助学生分析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优劣情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优势,规避学生的劣势,帮助学生明确练习方向,掌握更加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法[1]。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育,还要将课堂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通过布置体育家庭作业,为学生提供锻炼身体的机会。还要增设家庭作业评价,在评价中了解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态度,将其作为教学反思的主要途径,确保家庭作业评价的有效性。要想提高家庭作业评价的有效性,需要使评价内容更加全面,统筹有效评价的构成要素,遵循作业评价的基本原则,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笔者认为小学体育家庭作业有效评价的构成应该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家长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这样才能确保评价的客观性,从而为优化和完善体育家庭作业模式提供精准的参考。
    二、影响小学体育家庭作业有效评价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1.教师方面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传统的家庭作业评价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通常会根据学生的考评结果,对学生进行片面的评价,作业评价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这种模式的评价意义不大。因此,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教师要立足于提高小学体育家庭作业评价的有效性,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遵循作业评价的方向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创新评价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针对性的作业指导,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发挥体育家庭作业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2]。
    2.家长层面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正处于智力、身体快速发育期,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在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需要家长的帮助和辅导,所以家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庭作业评价的有效性。教师要引导家长意识到自身的影响作用,与家长建立密切的沟通,将每日家庭作业的内容发送给家长,这样家长可以制订辅导计划,与孩子一起进行体育运动,记录学生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情况,为进行家庭作业评价提供客观的意见或建议。在家长与教师的共同配合下,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运动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课余时间,培养学生自主锻炼习惯,让学生投身“全民体育”行列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學生层面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在发展中有巨大的潜力,因此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生的运动天赋,发展学生的运动潜能,进一步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但是由于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小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运动认知,缺乏自主锻炼意识,在完成体育家庭作业时,态度不够端正,绝大多数学生以应付任务的心理进行,失去了体育家庭作业的真正意义[3]。因此,要在体育家庭作业评价中增设学生自评与互评环节,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端正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态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认真完成家庭作业,体会到体育锻炼对自身身体发育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家庭作业有效评价中,体育教师要结合日常的教学内容布置家庭作业,遵循评价原则,创新评价方法,统筹教师、家长、学生在家庭作业评价中的关系,确保作业评价的客观性。这样才能从中分析家庭作业的开展情况,洞悉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评价结构,着眼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教师要做好课程的研发者和教学的研究者,不断完善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家庭作业模式,使学生可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妙鑫.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研究与探索[J].体育风尚,2019(5).
    [2]陈永进.小学体育家庭作业设置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9).
    [3]竺荣,.小议小学体育家庭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少年,2018(12).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素养是语文学习中的必要因素,主要包括语文知识、能力、学习策略、学习习惯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原则,深入了解小学生的特点,进而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案。在统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年级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要求是逐步提高的,同一单元中几篇课文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要求也是逐步提高的,这在教材课后习题中能够体现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向前发展,农村地区教育教学在与创新教学理念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培训成为解决教学关系、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职业发展中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从而提高师德建设,逐渐发挥自身的教育能力,在将学科教育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进行培训方法和培训方式的创新,从而让中小学教师能够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师应用本地特色教育资源,逐渐将培训作为自身
摘 要:小学时期是提升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将培育学生的优良思想道德融入实际生活中,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入德育,实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前进。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德育        综合实践课在小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进行为小学德育的渗入提供了有效平台。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德育优势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材广泛,可以有效完备德育内容。
摘 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赏识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学生在具体学习中的主动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信心,促使小学生处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下充分吸收各项知识。   关键词:赏识教育;班级管理;运用    赏识教育主要指的是在宽容、认可以及理解的基础上推动学生获得更好进步及发展的一种重要教育方式,所以,小学班主任务必要重视运用赏识教育,推动小学生获得综合性的发展。    一、赏识教育的背景及特征    赏
摘 要:语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交际工具,交际也是人类社会的本能活动。听障学生要想融入主流社会,要掌握日常语言交际的基本方法,能够在不同场合沟通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情感表达和社会交往,着力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特殊教育;听障学生;语言交际    一、利用语训课教学,开展语言交际训练    听障学生语言训练主要编排在低年级语言训练课和中高年级语文教材的基础训练之中。
摘 要:中国自古以来便是文化内涵丰富之地,古人可悠然自得,品茶论道,谈文绘画,并将自己的文学财富传递下来,创作了众多的艺术品。在这样的熏陶下,中国的美术发展蒸蒸日上,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象征。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学生的艺术能力,教育部将美术列入九年义务教学之中,让教师可以将美术技能和文化内涵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多样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需要借助学生的特点展开教
摘 要:在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建设属于主要工作内容,所以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还需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中,通过重视立德树人,更好地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从而有效提高班级凝聚力。因此,首先分析了立德树人视域下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具体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传统教学理念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
摘 要:数学这一科目是学习好理科知识的基础,在众多科目中具备十分关键的作用。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行提出了,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进程中,不单单应该为学生讲授数学知识,还应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实现学生在掌握完备充盈理论性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充分的思想认识与德育情操。因此,对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的结合措施展开分析,具备一定的实效性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工作;措施        小学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思
摘 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辽宁省本溪市群力小学成立了家庭教育工作室,开展家长成长课,唤醒家庭向上生长的力量;以爱心帮扶困难家庭,百名教师访千家等活动为牵引,让温暖撒遍每一个家庭;通过创设亲子活动,搭建成长互动平台,点亮家庭教育,成就家庭幸福。  关键词:家长成长课;爱心帮扶;亲子活动       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办好家长
生态园评价是全组教师在专科评价中进行的一项改革和创新,旨在调动全体老师共同参与学生综合评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