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实施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lm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以学生为中心”体育课堂教学理念就是要尊重学生身体发展的自然属性,尊重学生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自然情感,尊重学生身体活动的社会属性。笔者通过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理念的策略:坚持不懈地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育课程理念,根据学生的自然属性,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根据学生的社会属性,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社会性;面向全体学生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体育课堂教学 改革
  谈到体育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很多教师就会片面地理解成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体育课全无目的,毫无组织。如果真的让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就等同于放羊了,学生是学无所获的。其实,以学生为中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应该是学有所获,应该是在技能、体能、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发展的。笔者结合自己十余年的体育课堂教学经历,对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实施提出以下建议:
  一、更新体育教育理念,树立主动体育观点
  (一)“以学生为中心”体育课程理念要重新确立体育课堂的学习目标,学生通过专科三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最终能够获得什么,在哪些方面要有所获益呢?从对课程的理解,这不仅是知识互动、技能互动的问题,最重要的在运用层面,学生对于田径的一些基本的技能,要会运用,要关注运用目标的达成,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在生活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时才能学以致用。
  (二)“以学生为中心”体育课程理念把学生看作发展的人,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展开教学;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独特的人,学生的每个个体都是存在着差异的,兴趣、爱好动机,特别是技能、体能等都不同,所以要正视学生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三)“以学生为中心”体育课程理念还要树立“主动体育”的观点。身体素质的强弱,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身体素质的发展,能改善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以促进健康。体育的手段是运动,而运动的主体和客体都属于人的自身。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其它学科的知识技能都是在就业后才能对社会做贡献,而体育文化是学生在校期间就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体育活动的进行也应是建立在学生自觉,主动的基础上的。
  二、改变体育课程教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一)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过去的教学中教师起到一个权威性的、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多的是由教师来决定的。在课堂上,更多看到的也是学生在“跟我学,跟我做,跟我练”。
  其实,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学,从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设计,评价的实施等,都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教材和教学手段都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使他们能够能动的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能“心顺身顺”。
  “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一方面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另一方面,又有助于教学。这实际上是一个由学生来创设教学内容,然后学生教学生,同时学生也教教师这么一个过程。這样的教学活动跟过去的体育教学相比,就有了很大的一个变化。不一定永远都是教师是一个权威者、领导者、统治者的角色。当你的角色发生转换以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突显出来了。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首先要突出的是学生的一个主体地位。要从的教学中主动去思考怎么样去促进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而不是听之任之。
  “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要从学生这个角度出发,考虑学生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最终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不仅仅只是为了学习技能,为了发展体能来进行体育课。而在这个身体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方方面面的素质,其中人际交往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块。
  (三)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国内体育课程常常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地去做。比如示范讲解必须排好队,教师在前面示范讲解,但是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不能管得过死,要求学生什么也不能做,这就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所以“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而言,他是个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当把各自的角色定位好了之后,再来反思教师的教。教师既然是指导、帮助、促进者,所以他的教的无时无刻、方方面面都要围绕他所帮助的对象、指导的对象、促进的对象的发展来考虑,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将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与鼓励,促使思维更活跃,热情更高涨,及时反馈、激励肯定、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形成自我实践与反思的能力,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汤志超.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考试周刊.2008.
  [2] 李启迪,邵伟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育课程理念的意义与实施策略[J].2014(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足球教学一直是各个学校的弱势项目,但是近年来足球教学现状已经有了改变,虽然有发展但是前途也不是很乐观。为了更好的实施小学足球的教学,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述了小学体育中足球的教学策略,即:重视足球教学、教给学生方法、加强技术练习、适时进行讨论。  关键词 小学体育 足球教学 策略分析  拯救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现今高校乒乓球教学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合作学习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乒乓球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乒乓球技能,也促进了高校乒乓球教学的高速发展。因此,本文就合作学习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意义进行了实验研究,以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初中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要不断加强体育锻炼。体育课程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重要途径,将兴趣教学法应用到初中体育课堂中,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不但提高了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初中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教学体制的发展与变革,使得通识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也随之发展。对此,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在通识教育发展的过程之中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在教育的过程中逐渐的提升了大学生们的体育素质及全面综合性的能力等等。对此,本文对大学体育教学在通识教育的发展下的教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更加注重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伴随着“以学生为中心”推进素质教育,高职体育课分项目制教学逐渐升温。高职体育课分项目制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好基本技能的同时又能比较准确熟练的掌握一种体育专项技术,既满足了部分学生渴望深入学习某项体育的欲望,又充分尊重了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行,大学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面临着改革与创新。本文主要针对素质教育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分析和探索,希望给予我国高等教育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大学体育教学 改革 探析  素质教育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