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书包减重”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long_lium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既定现状。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教育界、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不断颁布和实施中小学生减负的相关政策,教育界和社会各界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媒体也在呼吁中小学生减负的话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中小学生减负的工作却是收效甚微。其发展趋势甚至是“日益加重”。由此可以看出,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顽疾”。因此研究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以及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建议,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
  从社会上看:
  社会压力大,竞争激烈。在当代社会经常会出现一个岗位百人争抢的局面。从2014年3月14日下午报考公务员的数据来看,鞍山市社会保险局业务处科员,这一职位就有171人报名,更有些热门岗位报考人数有六七百人之多。学习成绩、文凭与求职挂钩。许多单位对于名校毕业生趋之若鹜;招聘单位把更多机会留给名校毕业生;专业对口的本科生研究生竞争同一岗位时,用人单位会还是会选择研究生等例子。
  社会评价体系不完善,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现在社会上多数以“小升初”或考上重点高中的人数,来评价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对学校为学生能力发展做的努力漠不关心。
  从学校上看:
  学校评价体系单一。学校把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和考核教师的标准;按学生成绩排座;学校安排语数外的课时多,课外活动时间少。主科占用副科课进行复习;学科练习册多。学生普遍反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时间过长;作业门类多,难度大,不少科还需家长参与。有调查显示,小学生中近70%的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用2小时或更长时间。
  从家庭方面看:
  对子女期望高,望子成龙。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根据各自善良的愿望,为孩子勾画出诱人的蓝图,随后倾其所有,投入全部心血,力争要使孩子出人头地,给自己露脸,使孩子将来有一个光明的前途;许多家长已经把目标定到了硕士、博士的高度上。
  家长盲目为孩子报兴趣班、补习班。家长为把孩子培养成他们心中的样子,较少考虑孩子的情况和兴趣,盲目给孩子报各种才艺班;一厢情愿地送孩子去补课班、提高班。某学生反映,父母给自己报的课外班并不是自己的意愿,比如自己喜欢运动,可妈妈却给他报书法班。
  孩子休息时间少,睡眠时间不足。有资料显示“一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因为作业太多偷定闹钟,凌晨三点起床加班加点,眼里噙满泪水做作业。”许多中小学生很晚从补习班回家,早上很早去学校上课,睡眠严重时间不足。
  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
  造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因素。
  (一)社会原因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高考指挥棒不变
  中国古代就有“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影响了一代代的读书人,把读书作为谋求高官厚禄的一条捷径,而现今人们也并未完全摆脱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的影响。高考的压力依旧,升学压力不变,这些压力导致学生课业负担与日俱增。
  学习成绩、文凭和求职挂钩
  把学历当成是求职的敲门砖,高学历好职位的现状。用人单位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名牌高校毕业生,重金聘请高学历的人。这种青睐和盲目崇拜让学生一心为进入名校,精神和心理压力极大。社会层层加压到学校,就会变成让学生不停地写作业、做功课,才能考上好初中,考取名牌大学,为以后谋求一份好工作。
  社会竞争压力和舆论的影响
  社会评价体系单一,把学生考试分数渲染得过于浓烈。在报道某校,某教师的工作时,非常明显的就是报道该教师的班考上多少名重点初中,或考上多少重点高中,分数多高等。社会的舆论影响已经让大众对这种以学生成绩分数论学校质量好坏的现象习以为常。这种较为单一的评价体制,使得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不得不把工作、生活的重心放到提高学生成绩上,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智育教育,而相对减少对学生其他教育的关注。
  (二)教育体系内部原因
  1.招生制度
  招生制度不变,考试压力不减。“小升初”、中考、高考等一些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都是以统一考试划定分数,按考试分数排名录取,这种制度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学校、老师、学生一切都向分数看齐。从而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增无减。
  2.学校管理和评估体制
  (1)学校管理注重应试分数。学校在管理时片面追求升学率,更加注重督促教师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增加课时量;延迟放学时间等;为学生造成了巨大的校内课业负担。
  (2)评估体系不够完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不够客观,不够全面,大多数评价是基于学生课业成绩。和学生的考试成绩挂钩,会产生以提高学生分数轴心的教师工作态度。教师以各种辅导和布置作业来让学生提高分数,对学生来说是一层课业负担的来源。
  3.教师自身素质
  (1)教师的专业素质薄弱。乡村中小学的一些教师专业素质不过硬;对于新课程改革不适应;不会与时俱进地进行课堂研究和课堂拓展,只能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留练习,来补充课堂教学 。
  (2)思想观念更新慢。相当一部分的中小学教师的思想观念还保留在应试考试的基础上;认为学生多写多练多做分数就会高;教学方法依旧是满堂灌,不关心学生的个性特点;留作业方式是低水平重复的“题海战术”,在重复中提高应试分数。这些为学生带来了沉重的作业负担。
  (三)来自家庭的原因
  来自家庭的压力与期望也会给中小学生带来“课业负担”
  1.望子成龙。家长的期盼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课业负担。《拯救咱们的孩子》的作者郑中说,许多孩子一到上学的年龄,家长就为孩子准备了各种功课,填鸭式的要求孩子吃进去,却不管孩子能否消化得了。长辈们想让孩子出类拔萃,这些思想给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套上沉重的枷锁,家长们的期盼与希望到现实里就是给孩子报兴趣班、辅导班等,这些沉重的爱让孩子们背负着课业负担艰难前行。   2.揠苗助长。家长们忽视教育规律,对学生采用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作者郑中的观点是反对对一个智商一般的孩子采取拔苗助长的方式,硬“拔”成一个神童。事实上很多家长顽固地认为,即便孩子没有那么高的智商,但只要对孩子进行坚持不懈的教育,就一定能达到神童同等的效果。所以家长不断给孩子加压;教孩子多识字;多灌输知识;不断挤压孩子的课余时间,给孩子带来课业负担。
  三、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建议
  针对以上的现象和原因,我的建议是分别给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这些建议和对策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携手合作,才能有效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一)转变社会观念
  1.转变传统社会观念
  要想“减负”,首先就要转变传统的社会观念。改变“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念,重视中小学生的基础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中国的中小学生在社会舆论和观念的导向下,要努力爬到金字塔尖,所以精神和心理备受压力,每天背负着沉重的课业负担。所以改变传统观念,才有可能改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
  2.改变学历与职位的关系
  拓宽人才渠道,不拘于学历的硬性标准。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相应减少一些学历门槛的限制,可以增加专业技术人才的就业机会,也会使学生不用拼命去和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可以依据自身优势和特点找到一个不错的职位,由此减少课业压力负担。
  3.媒体大众减少对升学率、状元的关注度
  社会媒体需要建立一种多元、客观的评价标准和体系。社会媒体需要减少对学校升学率和考试分数的报道,综合评价一所学校。这样可以减少来自社会舆论方面对学校的压力;减少学校为社会关注度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媒体大众的关注度,无疑对社会各界会产生很重要的导向作用,可以相对减少学生来自成绩、分数方面的负担。
  (二)对学校教育体系的建议
  1.改革招生制度
  应该改变“小升初”或中考时以成绩分数为主的考试制度。而应该综合学生的体能德育等各项综合素质,让学生轻松升学。如对一些在科技创新、专业竞赛、社会实践方面取得优秀成果的中小学生;音体美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即使最后考试成绩并不好,也可以在升学时给予一定的考虑。
  2.加强学校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1) 加强“减负”政策的执行力度,加强管理
  优化课程设置;控制学生课时量;减少无意义考试科目;减少作业量等等。不能把“减负”只当成一句口号,学校管理者、领导、教师等都应着力落实,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健康的学习环境。针对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还应该建立学校的监测职位,有专人进行监测和管理,及时通报和表扬做得好的班级和教师。
  (2)建立综合全面的评价体系
  在评价学生时,应该综合各类因素,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整体考量。 学校领导者应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不是单纯的发展学生的智育,忽略其他教育的作用。在评价教师时,也要注重班级的实际情况和教师工作努力情况的方面,综合评价教师,提高评价的意义性和有效性。
  3.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1)提高教师素质,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会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对教师进行素质提高和业务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
  (2)老师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个性特征。在布置作业时要注重作业的设计。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曾教授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给孩子的礼物。”教师在布置时要注重作业设计,要让作业既要适合学生的自身现有水平,又可以逐渐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让作业既不是高屋建瓴无人能懂,又不是低水平的机械重复。
  (三)对家长的建议
  1.合理制定目标
  家长在给孩子制定目标时,一定要切合实际,考虑孩子的优势和不足,切忌期望过高。过高的期望使孩子对学习、对父母都产生了畏惧心理,有的孩子会变得对自己失去信心、自卑,有的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与家长对抗起来。过高的期望给孩子造成沉重的课业负担。想要减轻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家长们也应该客观评价孩子,不要用“望子成龙”期望给孩子加压。
  2.合理规划孩子课余时间
  家长们不应该强迫孩子们去补习班。家长们应更关注孩子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关注情商,注重孩子的创造力、综合实践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尽量减少在课余时间依旧研究书本的现象,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
  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压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社会、家庭和学校要紧密结合,互相沟通,齐心协力把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作为一件大事来完成 。愿课业负担减轻后,书包的重量真正变轻。中小学生在花一般的年纪里可以笑得灿烂,玩得开心。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辽宁】
其他文献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学得如何,对于以后的学习语文知识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明确汉语拼音教学要求  汉语拼音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准确拼读音节,能够正确地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教学中,要在准确拼读上下功夫,不要人为拔高要求,增加难度,如,不要求分析音节的构成,默写音节,给汉字注音等;要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起步阶段不要求“课课清”“个个清”,先达到保底要求,以后
<正>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和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突出趣味性、健身性、教育性。小学生属于特殊的群体,他们对于新兴事
老年痴呆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大脑器质性疾病,是一种渐进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加强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的照顾及护理,倡导系统化康复护理,以减少并发症,减轻社会
一、前言  啦啦操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举办了一次表演啦啦操选拔赛后影响广泛,迅速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起来,啦啦操运动项目主要分为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技巧啦啦操在全国啦啦操赛中主要有挺举、抛接、金字塔、翻腾、口号五大部分,结合技巧、体操、舞蹈、健美操等多样性的动作,展现团结协作、拼搏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而推广到小学的普及内容只达到二级,本校参与的是技巧一级动作,为简单的髋位“金字塔”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活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对象119例分3组:NYHA分级心功能Ⅱ~Ⅳ级59例;心功能Ⅰ级38例;正常对照组22例
部分心功能衰竭患者会出现心电图QRS波增宽。有人认为QRS波增宽代表了心功能的恶化和左室EF的降低,心室收缩活动的不协调,但目前这一说法仍存在争议。对于预测死亡和猝死的发
《"第二周波":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革命—从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到德国古典主义哲学革命》/马林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本书是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运动"三部曲"的"第二部"。系作者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运动研究系列之一。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感性经验为基础的。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通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因地制宜地结合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
目的为寻找一种安全、有效,能使广大患者可接受的快速降压药,本研究对前列腺素E1(PGE1)进行了临床观察.方法本组病例共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范围16岁~70岁,平均52.60岁&#17
自2000年我国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自然课更名为小学科学,这不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上的全新改革。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有效性成为科学老师研究的问题。经过笔者多年的探究,我认为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要做到几点:1.有效的教学设计;2.完善的教学准备;3.重视学生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