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un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下这个便捷的信息技术水平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进行有效的整合,使两者的优势可以最大化地融合,从而帮助学生更通俗易懂地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为形象具体的形式,同时用直观的视觉感受吸引学生兴趣,营造出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逐步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使授课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值得深思。
  【关键词】融合;信息技术;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064-02
  一、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整合的优势所在
  (一)通过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过同时使用文字图像、数字、动画等技术结合数学的书本知识直观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此环境下被生动形象的趣味知识所吸引。把传统板书中过于简单枯燥的文字数字知识反应在投影屏幕上,学生便不会再失去对学好数学的自信,能够清晰地理解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提高对于学习的兴趣,并且在早期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图形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例如在讲授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問题上,不用再考验教师的绘画和板书能力,通过多媒体简单制作几个立体的图形,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讲解课堂知识,或者向学生提问课堂上教室里的规则图形的面积和体积,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主动思考的能力和自我创造能力,尽可能多地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认知面,提高课堂效率
  将信息技术代入线下的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网络等技术快速全面地呈现数学知识。在教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随时将课堂的内容稍微向外拓展到现实生活中。通过节约传统教师上课板书的时间,优化出一个更好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分析数学知识,以此提高教育课堂的有效性。
  二、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学教育相结合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上课表现,导致学生被动接受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给学生呈现大多数的教学内容,但是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的短短45分钟时间内拓展到更多的新鲜知识,准备了过多的学习资料,加快语速讲授上课内容。如此一来,留给学生自我消化和记忆知识的时间就少之又少,学生根本无法在课堂中达到深入理解知识点的任务,无法熟练计算和运用,造成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
  (二)教师过于依赖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出现不可或缺地给教师的备课准备和授课方式带来便捷,因此深受教师们的信赖,因此教师们便习惯于从网上下载和使用授课模板,欠缺对自己班级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考虑,就生搬硬套到教育的课堂中。还有如果出现现代的教育设备,例如投影仪鼠标等损坏或无法使用的情况,便无法展开授课,退化了最原始的教师授课的技能,导致学生白白浪费了宝贵的上课时间。
  三、如何使现代信息技术和初中教学相融合
  (一)用多媒体设备吸引学生兴趣
  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创造学习情境,通过对投影屏幕上的图片等形式的提问,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或者设计一些和教学知识有关的活动环节,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进入课堂知识的学习当中。通过直观生动的演示方式,帮助一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不足的学生,将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在设备上达到形象化,给学生具体直观的感受,达到更好的理解和交流,还可以提升学生在将来学习数学的空间感受和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圆和圆或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手动制作两个圆和直线,通过课堂上小组的两人合作深刻理解枯燥的数学知识点,而教师则利用多媒体工具、视频播放正确的相切、相邻,相离的位置关系,并且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对问题的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式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使用在课堂范围内,还可以延伸到课外。教师可以利用备课的时间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制作精良的教学软件,寻找直观的教学视频,争取从简单易用信息技术教学到用好信息技术教学的转变,也可以通过多人合作的教育平台借鉴他人的教学心得和课件的制作。甚至在网络平台中引导学生自给自足地获得相关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高效的学习渠道。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间的整合早已经成了一种发展趋势,其可以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较大的便利,以在这一过程中最大化地调动起学生自身的能动性、积极性等,以使最终授课的质量及效果等得以显著的强化。但是,教师在整合的过程中,也应懂得科技的应用是有利有弊的,只有对其合理地运用,才能够将其有效地加入教学中,以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全方位的优化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国泉.浅谈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J].现代交际,2016(8).
  (责编 侯芳)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期的教育工作不断拓展,开始重视青年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同时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给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气,学校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的道德素养也有着更高的标准。基于此种情况,本文对怎样发展青年教师的学科教育素养,及如何更好地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素质,进行了方法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几点参考建议。  【关键词】青年教师;师德培养;学科成长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在当前大力发展素质教育阶段,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学知识基础直接关系着初高中的成绩高低。尤其是小学英语的学习,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我国没有较多合适的语言环境,往往会极易出现学困生。学困生在每个班级里都是不可避免的,怎样转化学困生的学习困境,提高其学习效率,是当前英语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困生;学习效率;英语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面对教师职业倦怠,学习动力不足,应积极构建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学习共同体,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热情,提升团队整体科研水平,实现教师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推进学校教、学、评、研改革,实现教学管理和评价的双赢。  【关键词】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构建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056-02  一、“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问题的提出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但是现阶段,受到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英语教学一直过于重视语法方面的教学内容,从而忽视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只会考试却不会利用英语进行交流,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极其重要,而教育系统对初中语文教学也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大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打下学生高层次学习的基础,为学生负责。  【关键词】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方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049-02  语文教学是学生接受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先进思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幼儿的教育方法也有了新的突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教师要科学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发展认识能力。近几年,在核心经验的引领下,多媒体技术能够调动幼儿的多个感官,加强幼儿的记忆,因此在学前教育活动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同时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也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学前教育活动的质量。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历史课程是基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建立起来的文化学科,它绝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记住几个时间、地点、人物数据,而是希望大家能在历史的学习中吸取经验教学,传承历史文化,开阔眼界思维,为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和国家社会的进步提供积极的推动力量。“互联网+,,的融入,使初中历史教学的价值得到了有效拓展,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多做尝试。  【关键词】“互联网+”;优化;初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结合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将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之一。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应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065-02  一、小学数学与信息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大教育目标。在目前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学生思考能力较差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翻转课堂、小组合作以及多元评价三大策略,以期能为提升农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067-02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以及发展,国家对于幼儿园的教育情况开始广泛地关注起来。加强幼儿园的教育情况,可以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另外,还可以帮助到每一个家庭通过有效并且具有科学性的教育方式去进行家庭教育。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明确表明,幼儿园的教师应该树立一日的生活借课程的方式去灌输幼儿教学的理念。  【关键词】实现;学前教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