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镜铭体式演变与七言镜铭的生成

来源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rningD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镜铭文作为一种实用器皿上的韵文,有其独特的韵文体式,它与传统诗歌体系有所差异而又紧密联系。前人研究的侧重点往往在七言镜铭与七言诗的生成关系上,而忽视了镜铭体系内部的形式变动。文章从镜铭本体结构出发,剖析镜铭体式的演变与七言镜铭的生成,以新出土海昏侯《衣镜赋》及其他常见铭为例,探讨七言镜铭的'三+(兮)+三'型、'四+三'型及'六言+(兮)'型几种生成模式,并揭示镜铭常见书写模式及完整内在结构,其文辞安排亦与图像息息相关。
其他文献
对我院2004-01~2005-01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1例,年龄46~67岁,平均56岁.均为不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塞3例,并发糖尿病3
我科2001-05~2004-11收治脊柱转移瘤24例,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全身伽玛刀)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自然流产约占妊娠总数的10%~15%,其原因可能与遗传、免疫、生殖器官畸形、感染、内分泌等因素有关.目前大多研究认为夫妇中一方染色体异常是引起自然流产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
在我国母语教学传统经验这个宝库里.“涵泳”作为一种基本教学方式.因其符合汉语言特点、规律而存续了数千年之久.把“涵泳”与“语文”直接关联.从“涵泳语文”的独特视角.在当代
对我院近年来硬膜外阻滞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应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总结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60例积极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ASA Ⅰ~Ⅱ级,年龄22~37岁.头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