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如画阿里山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smil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义县是台湾茶叶的重要产地,包括赫赫有名的阿里山、竹崎、梅山等乡,皆各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为了考虑整体营销,前县长陈明文特别将全县茶叶统一命名为“阿里山高山茶”,并以蜿蜒于崇山峻岭的阿里山森林小火车作为包装识别,搭配阿里山的高知名度,让“阿里山高山茶”一举站上了国际舞台。
  事实上,在嘉义县侣个乡镇中,高山茶一直是年产值最大宗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品种以青心乌龙及金莹为主,也有少量的佛手与铁观音。高山茶分布于阿里山山脉周遭的大阿里山茶区,海拔约在1000米~2300米,包括阿里山、梅山、番路、竹崎、中埔、大埔等乡,总产茶面积高达2200公顷以上,并以梅山乡的1200公顷居冠。
  有人说全世界最优良的茶园集中在北回归线下约50公里内的山区。阿里山茶区正符合了这个条件。由于气温与高度适宜,经年云雾笼罩滋润,湿度及日照均适合茶树生长等天然条件,使得茶青肥嫩。加上生长期长、山泉水灌溉等因素,而孕育出特有的香气,包括最受称道的桂花香与高山冷泉味等。其茶品冲泡后茶汤呈金黄色,喉韵口感特别醇厚。在尚未统一命名前,著名的茶品包括阿里山珠露、龙眼林茶、瑞峰茶、瑞里龙珠茶、梅山茶、樟树湖茶等七种口碑与市场反应俱佳的茶品,其中阿里山珠露更曾列入“台湾十大名茶”之中,名气之大可以想见。阿里山乡、竹崎乡、番路乡,茶叶种植大多沿着阿里山公路发展,包括达邦、特富野、濑头、隙顶、蘸头、光华、石棹、十字路、里佳、丰山等山地部落,海拔约1200米~1500米,茶园面积约400公顷,品种以青心乌龙为主。
  著名的阿里山珠露即产于竹崎乡的石棹茶区,号称竹崎乡民的“绿金”。其茶叶外观呈翠绿半球状,茶汤为蜜绿色,入口即有一股高山茶特有的幽雅香气与清纯甘润的滋味。茶园则大多分布于海拔1300米~1500米的山坡地。目前面积近90公顷,尽管产量不多,但质量优异、香气浓郁,深受茶人的推崇与喜爱。
  达邦与特富野是台湾极少数的邹族部落,纯朴的原住民本以竹笋、山葵(即生鱼片沾料的“哇沙米”)、爱玉子与上山猎捕为主要经济来源,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陆续有茶商进入,与族人合作开辟茶园、成立茶厂等。由于接近原始森林,除了前述的终年云雾袅绕等自然条件外,加上土壤排水及透气性佳、含丰富微量元素等优越的地利环境,生产的茶叶很快就在市场爆红,茶价也节节攀高,成了今天居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例如达邦部落著名的达明茶园,擅于茶园管理的主人安达明就是邹族,亲切的安太太戴素云则是客家乡亲,族群融洽的景象在阿里山可说随处可见。而我每次上山,都看见年迈的邹族汤妈妈,亲自弯下身子在茶园中除草,从不使用除草剂的那一份爱心,更让我感动万分。
  特富野的茶园并非成片,而是一块块隐藏在山林之间,一般漫步很难瞧见。驱车从蜿蜒的小路进入茶区,但见满载采茶工的卡车在前方一路摇摇晃晃上山,嘹亮的山歌回荡在山谷之间,令人大感振奋。待仔细聆听,居然是爪哇风味十足的印度尼西亚歌。抬头望向车上拥挤的女性,包着头巾半遮的脸部果然有着不少外籍新娘的轮廓,想来也已完全融入台湾社会了。
  总算听到了邹族高亢的歌声。那是族人阿默一家人正在严整有序的茶园中忙着采茶,鲜艳的传统服饰点缀在绿意间,仿佛漂亮的蝴蝶飞舞在微微风中,与弯弯曲曲环抱的山间道路构成了如诗如画的美景。2009年夏末,我接受一家电视台“经典杂志”栏目的邀请录制《山国志》专辑,阿默的特富野茶园也成了拍摄画面的首选,制作团队对难得一见的梦幻茶园景观都赞叹不已。
  当地茶商表示,石棹茶叶由于浓雾多,因此高山气重,茶质较为柔软;太和茶虽甘醇却少了份山灵之气;特富野茶则森林之气最扬。可说各有特色。而特富野上午日照充足,午后山岚飘渺,且多以水质柔甘的天然山泉水灌溉,悉心照顾的茶树必能长出柔软饱富弹性的叶芽,提升茶叶的甘醇美味。
  至于梅山乡,瑞里、太兴与太和三村早为全台茶叶重镇。而龙眼林与碧湖两村更号称台湾高山茶的发源地。在第一届“台湾第一好茶”的评比中,前三名即分别由梅山乡的太平与瑞峰两村囊括,更使得梅山茶身价瞬间爆涨,成了台湾优质茶的代名词。
  有趣的是,阿里山森林铁路沿线唯一经过的茶园。就坐落在梅山乡太兴村,每当火车悠悠驶过,山坡上渥绿簇簇的茶园总是让车内的游客印象深刻。太兴海拔虽仅有700米~1000米,种茶起步也较其它村晚,但得天独厚的内山环境却造就了台湾首屈一指的“高山金萱茶之乡”。目前在茶叶竞赛中列为新品种组,特有的奶香味深受都会上班族尤其是年轻族群的疯狂喜爱。
  太兴村“芳兴茶园”的简胜郎介绍说:太兴村的位置明显坐西朝东,茶园日照充足,拥有全台甚至全球最优秀的金萱茶,所产制的金萱为20%左右的轻发酵度,在毛茶阶段就有浓郁鲜明的奶香,即便精致烘焙后也不会流失。目前年采六季,包括春茶两季、夏茶两季以及秋、冬各一季。
其他文献
不论东、西方,凡是开会、吃饭、喝酒、喝茶等,宾主的座位安排都有一定的规矩。这,也是一种道。如果没有安排,就是不上道;安排不好或安排不对,就是旁门左道了。  茶席座位就是席位。出席一个茶会,就定席位是很重要的礼节。席位也是一个茶会氛围好与坏的开始,就错席位往往会使一个精心设计的茶会,搞得黯然失色,不欢而散。  中国位于北半球,一年四季太阳都是从南方照射过来,而冬天的寒风则是由北方吹来。历代主要建筑总
期刊
经营一家有规模的茶企业,它必须拥有两项主要产品:茶叶与茶文化。茶叶属于农产品,与稻米、蔬菜瓜果无甚两样,假如它不与茶文化结合,有可能永远只是生活中的一种基本饮品而已,它将不会让人产生这么多情感的认同。  很多人会错意,以为我们在说茶文化是茶商品的一个附加价值。不,我们认为茶商品是茶文化与茶叶融为一体之后的那个产品,它并非附属于茶叶上一种可有可无的“感觉”。茶文化独立存在,与茶叶平分秋色,同属茶产业
期刊
在景德镇,瓷器以最强的冲击力冲击着人们对瓷器的审美,不要说居家摆设、餐饮用品,就连街道两旁的路灯灯柱、广场上的休闲桌凳都非“瓷”莫属。来到瓷器王国,要做的当然就是赏瓷器、淘瓷器、做瓷器,享受瓷器带给你的愉悦感受。    赏瓷    珠山龙珠阁是景德镇的城徽,也是景德镇的象征,更是景德镇的瓷器圣殿。在景德镇赏瓷的第一站毫无疑问的要选择这里。  建在珠山之巅的“龙珠阁”,几经毁兴,今天的六层仿明重檐宫
期刊
古六大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据清乾隆进士檀萃的《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日攸乐、二日革登、三日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蛮砖、六日慢撒,周八百里。”西面是攸乐(基诺)茶山,属于景洪;中间是革登、莽枝、倚邦、蛮砖茶山,属于象明;东面是慢撒茶山,现在也称为易武茶山。这是普洱茶最为经典的茶山,几百年来为人们所世代传颂。    易武——普洱茶史上的经典符号    从勐海返回景洪后,
期刊
与喝茶的朋友谈论一些茶事时,经常发现所用的词汇在认知上有所差距,对茶叶生产制造上比较熟悉的人还可以就对方所述说的言辞推断他所用词汇的意思,但初入茶界的朋友就难了。因为他会以东边听到的词汇拿来试图理解西边所讲的内容,往往造成了错误。  茶青从茶树采下后,如果要制作不发酵茶,接下来的步骤是杀青。倘若希望茶青先消失一点水分,或是让叶面的雨、露干掉,就摊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其“晾青”;如果要制作发酵茶,采
期刊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这句话固然不错,但是长期以来,中国茶叶始终处于“有名茶无品牌”的尴尬局面,尤其是在国际上,一直被视作“原料茶”,以“一流的品质,二流的包装,三流的价格”形象出现在国际茶叶市场。更有甚者,有学者断言道:中国七万家茶企不敌一家“立顿”。这句话不得不让我们深省:中国茶究竟陷入了怎样的品牌营销误区呢?    误区一:品牌定位导向误区    茶在古代是“开门七件事”之一,是
期刊
墙的艺术    在这里,那绝美的墙是绝对不可不说的。  第一面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墙,其实就是刚进门的那一面硕大的屏风。说这屏风自然是因为它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  若不了解它的出处,单从造型上看它并没有什么出彩之处:传统的中国式造型、传统的中国书法图案,只是这些书法作品都是会所主人的得意之作。这家会所的主人名为“大可”,很容易就能让人记住的名字,正如他的性格一样谦逊平和。他是年轻书法家中的佼佼者,但
期刊
一个年轻的画者,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从18岁开始已经整整画了12年。她,就是涂艳,这些瓷器上精美工笔画的作者。  偌大一个景德镇,就在我转身离去的刹那遇到她,而且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这应该就是缘分吧!  在她不起眼的小店里,摆满了她亲手制作的各样瓷器、茶器、摆件、玩件不一而足。涂艳很热情好客,让人不觉得这是第一次相见。她没有像多数的商家那样一味地向客人介绍自己的产品,而是跟我们泡茶聊天,只在我们提
期刊
陆羽著经,卢仝作歌,这也是茶史上的两个标志性人物。就连我生活的这座西部小城,有一家茶叶店的门面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采向明前烹宜竹里,经翻陆羽歌记卢仝。就像卢仝煮茶已经是丹青世界里的一个文化意象一样,陆羽与茶也不会是画史上的新鲜事。如果说卢仝煮茶缘于那通仙得道的七碗茶诗,那陆羽自然是因了那册泱泱数千字的《茶经》。  一册《茶经》出世,陆羽也从人到神了。当然,这个神,是“茶神”的神。  博览画中陆羽,
期刊
自古品茶,茶要好,水更讲究。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集》中阐明“茶性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名茶得甘泉,犹如才子得佳人,相得益彰。而论茶之水,茶圣陆羽早在《茶经》中将其由高至低分为“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中“山泉水”是自古以来最高级别的“泡茶水”。如今,爱茶之人品茗斗茶之际常感慨, “好水难求”,在茶山终觅得一款好茶,回到家中品茗时,却难得其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