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t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课标中也要求教师把创新精神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作为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上下功夫,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思维;数学
  所谓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为了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通过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利用,从而获取特别的、新颖的处理方法与结果的能力。在新一轮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已提出明确的要求,就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引起重视。所以教师要了解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高中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高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就展开探讨:
  一、教师自身应该具备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学者曾经指出:“教师把学生塑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若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做的是使自身树立起创新思维,大胆突破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方式,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定为主要教学任务之一,然后与教学实践充分结合起来以便于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地大胆创新,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当教师具备了创新意识后,才能够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建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有创新意识的教师还应该有意识的促使学生树立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在新课程的改革下,一直都在强调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树立起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与实践活动主题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树立,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主动完善自身发展,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由此产生创新意识。在课堂上,学生若没有主体意识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发挥其创新意识,这样一来教师在某种角度上就没有得到学生的呼应,从而很难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学技巧从而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与探索中唤醒自己的主体意识,然后通过不断地强化以形成一种惯性的思维模式。
  二、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关键
  对某件事物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是创新的灵魂,兴趣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更好地激发其思维创新能力。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培养的,所以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让学生从内心对学习数学感兴趣,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可以利用数学中一些历史人物的童年趣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其创新兴趣,例如,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竞赛,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来取得比赛的胜利,并在胜利中感受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再次,教师可以通过数学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数学中大量的线条美能够给学生最大的感知,使之体会到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美,让学生产生出一种创造美的欲望,从而驱使他们创新,并对学习数学保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三、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源自于想象,创造也离不开想象,想象力是思维活动中最有活力的因素之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操作试验,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例如,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堂周围空间里的黑板、门窗、文具、桌椅等,与几何中的点线面体联系在一起,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关系,将之概括抽象到数学中的各种图形和符号中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运用以往学过的知识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去制作几何模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想象力,同时也享受了成功制作模型的喜悦。 四、加强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打破墨守陈规的思维定势,并具有一定创造性。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题多解主要是根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用最简洁的方法获取问题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采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比较有效的。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空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甚至有时候是自问自答。在新课程改革下,要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对此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所以,教师可以尝试着使用让学生自问自答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再引导其对问题进行自行分析与自行解决,从而使其发散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其次,引导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与全方位的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相同的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且相同的结论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问题条件来设置。特别是开放性题目,此类题目十分有助于对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问题的每一个条件并逐一的加以论证。在此能力的训练过程中,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有效锻炼,继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使学生有基本的创新意识,然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主要是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最后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晓东,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5)
  [2]王义茹,试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教学研究,2010(9)
其他文献
一、教学背景教会学生借助数学探索世界、创造世界是数学教育的最高境界。随着高一函数学习的深入,数学抽象枯燥的一面开始展露。面对抽象函数等种种问题.学生们不禁要问“学此
在A省省城市中心坐落着一座具有苏式风格的大型建筑物,这是A省省博物馆主建筑物,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以及在喧闹的都市中少有的“文化宁静与肃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座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即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
“生成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新课程针对传统教学的过分预设所提倡的新理念,它的提出,是对传统教学过程的弊端的一种修正。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同时引发了对现代大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深层思考和讨论。本文通过近年来的《光纤通信》课程C
新经济时代是创意的时代,创新能力是艺术设计人才最重要的素质。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创造力的培养,通过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塑造,来达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总结了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训练、认真辅导、认真考核,通常称为教学“五认真”。教学“五认真”是指导教师规范教学
郑观应女权思想是郑观应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上经历了“劝戒溺女”,“禁止缠足”和兴女学三个阶段。研究郑观应女权思想对于了解当时历史条件下社会妇女状况和解放妇女思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否合理的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往往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要合理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就必须对其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几点体会浅谈一下。
民间色彩是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和丰富给养,更是凸显民族文化精神、深化设计语言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本文从绿色生态性、隐喻象征性、视认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