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也有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要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不断的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效率,从而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和方法落后
  就目前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情况来看,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很多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教师,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太陈旧,应试教育理念对教师的影响大,导致教师无法及时的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这样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率,还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最终导致品德与社会的整体教学水平不高。
  (二)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缺少创新也是一大问题,当前我国的教育形式不再是原有的面貌,社会发展速度的提升也让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但是在实际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仍然采用原有的教学案例,缺乏新意,仍然围绕着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三)缺乏对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重视
  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还与学校和教师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有关,由于对这门课程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对这门课程的正确认识,就导致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效果无法得到提升。主要就是学校和教师过度的重视升学率,片面的重视学生的语数英成绩,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占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现象,都对该课程的教学效率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三、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式
  在小学阶段,为了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要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积极的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创建教学情境、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等,都能有效的改善教学质量。
  (二)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是贯穿在课堂教学始终的,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的重要性。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主要考虑到以下问题:首先,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从整章的教学内容出发,制定具有连贯性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要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例进行整合,将教学与社会发展的实例进行结合,从而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三)联系实际生活,丰富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与实际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小学生对实际生活比较熟悉,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丰富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不能只拘泥于教材,还要适当的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感悟生活。例如在学习《交通与生活》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都是什么?”这时候学生就会联系实际生活,从而积极踊跃的回答教师的问题,有的学生说汽车,有的说自行车,有的说公交车,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的交通工具形式作为补充,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来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品德與社会这门课程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盛华.试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5,02:130-131.
  [2]毛爱春.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5,02:192-193.
  [3]曲立辉.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6):125-126.
其他文献
为了解娱乐场所歌舞厅、卡拉OK包厢的环境卫生状况,本文对1996年镇江市区34家娱乐场所的歌舞厅、包厢的各项卫生指标及顾客公用物品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采样点选择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因此,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也是极其重要。对于此,本文从问题和方法两个大的方面进行介绍,首先介绍了一下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之后从四个方面讲述有关小學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方法,以此来供相关人士的交流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培养]  一、引言  一个学
随着焦化产业的亏损面日益加大,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产业出路与发展方向亟待思考。本文通过对焦化产业现状进行分析,从焦化产品焦炭、粗苯、焦油、焦炉煤气等方面,探讨了焦化
介绍变换炉壳体壁温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用工程数学的方法-牛顿法对高次方程的壁温计算公式进行了求解,并用Basic语言为计算公式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摘 要:思想品德作为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学習的几门必修课程之一,具有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而且呈现越来越低龄化趋势。当这样的低龄化犯罪不再是发生在一个或两个青少年身上的个性事件时,我们就应该反思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因此,在少年儿童的成长阶段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思想品德教育,采取合理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小学思想
本文将从无H_2回收装置和有H_2回收装置二个方面讨论二段转化(对二段转化部位而言)出口CH_4最佳含量,以及对系统优化后二段转化出口的CH_4含量,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使二段
[摘 要:英语绘本教学是促进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重要载体。英语绘本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应当基于绘本教学培养学生开展批判性思维活动习惯,借助绘本提供练习批评性思维活动素材。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批判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必要载体,绘本教学在提高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英语绘本培养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更深刻的认识英语现象,应当把
<正> 本厂于1996—07—12清晨发现,在用的一台φ2.4m煤气发生炉突发故障,炉温急骤下降,不得已紧急停炉检查。经拆检后发现,八件套炉蓖,除第三、四层完好外,下余六件已被损坏;
摘 要:歸纳能力是学生的主要学习能力之一。在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实现复习效果的提升和优化。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对如何培养归纳能力提出了几点对策和浅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六年级;复习;归纳能力;培养  学生只有更好地掌握知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而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头戏,六年级又是小学阶段的关键性时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加强对归纳能力的培
高校领导干部讲政治.要善于从政治上认识高校性质,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