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流行中国风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ser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00年1月,巴黎上流社会照例要迎来一场盛大的宫廷舞会。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官舞会大厅里,贵族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在猜测爱出风头的路易十四这次又要搞什么新花样。没想到,在乐队的伴奏下,一顶中国的八抬大轿出场了,路易十四身着中国服装亮相,一时间全场哗然。
  路易十四喜欢中国风,对巴黎人来说不是什么大新闻。早在1670年,这位风流君主为了博得情妇的欢心,曾斥重金在凡尔赛宫里建造了特列安农瓷屋(中国青花瓷宫)。
  这座迷人的瓷宫为三座单层亭子式的建筑,官内的檐口楣柱、墙角四边屋顶贴着瓷砖,到处可见白底蓝花的青花瓷器与绸帐、金流苏。每个角落都装点了中国式样的家具和花瓶。宫中还有取自中国的布景,花木纵横的小径串联着岩洞、假山、拱桥和曲溪,活脱脱是中国南方园林的样子。
  路易十四对中国风尚的推崇不是偶然。1686年,他就派遣了几名皇家科学家出使中国,向大清学习科学和天文知识。在写给康熙的信中,他称康熙为“至高无上的王子、最亲爱的朋友”,落款是“您最亲爱之好友”。
  康熙在位期间,路易十四先后两次派遣使团前往中國。使者们带回了无数珍贵的典籍,其中四千多部典籍珍藏在法国皇家博物馆中,成为欧洲汉学家的知识宝库。据说,康熙在与路易十四的交往中也收益颇多。他嗜饮法国红酒,好读欧洲哲学,酷爱西方科技。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在兼采中西文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
  可以说,这是在和平背景下中法文明的一次相互学习和借鉴。而在王权的加持下,中国风艺术最初以富丽堂皇的方式出现,既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更成为“与强大中国同在”的一种移情。于是有了凡尔赛大厅里路易十四穿着中国服装出场的一幕。
  紧接着,受路易十四的影响,两个与法国分庭抗礼的欧洲强国英格兰与奥地利也卷入这场中国风和王权的攀比中。
  在18世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笔下,白金汉宫、温莎城堡里到处是精美绝伦的中国壁纸和屏风,英国女王也爱穿中国服饰。
  相比法国,奥地利王室对中国风的偏好有过之而无不及。特蕾莎女王不仅修建了一座占地2.6万平方米、与凡尔赛官相差无几的美泉官,还一掷千金,用许多价值连城的中国艺术品来布置。
  这座宫殿有三十多间大厅和主室,其中五间大厅是中式风格,最著名的蓝色大厅里装饰着向中国订购的高级墙纸,墙纸上绘有一幅幅中国景观:蚕丝、稻作、瓷艺等。在瓷器厅,四壁是中国青花瓷的装饰风格,一对对中国瓷器堪称世界一绝。据专家统计,这里是除了中国本土外成对的中国瓷器最多的地方。
  在法国的影响下,欧洲各国王室都开辟了专门的官室来摆放瓷器,中国风格的装饰品和服装更成为王权和财富的象征。
  当中国元素成为品位和地位的标志时,欧洲的上流社会纷纷效仿王室。中国瓷器被视为珍玩,巴黎街头出现了中国轿子……对中国菜、皮影、金鱼的喜好,也成为中国风尚的题中之意。
其他文献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發动武装叛变。朱棣既然下了战书,建文帝就得应对,但建文帝居然找不到可以撑场子的军事统帅。幸好有个朱元璋杀剩的老将耿炳文,建文帝就在帝师黄子澄的建议下封他为大将军北伐。  耿炳文虽打过不少仗,但大多都是跑龙套,加上年纪大了,打起仗来很保守,能守不能攻,因此遇到了不少挫折。建文帝听说后,又气又慌:“耿炳文是老将,竟然会损兵折将,这该怎么办啊?”这时,黄子澄自告奋勇,开导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以及文人的推崇,曹植一直给人一种怀才不遇的印象,以致没有当上曹魏接班人。实际上,曹植并非怀才不遇。  首先,曹植的才主要体现在文学上,其他方面的才能有限。  纵观曹植的履历: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崇到文章典范的地步,并因文学上的突出表现多次受到曹操的欣赏。  最典型的事迹是,建安十五年(21 0年),曹操在邺城的铜雀台落
永嘉六年(312年),京城中最靓的仔、清谈神童、年仅27岁的卫玢去世。两晋之际,死于祸乱的名士不在少数,而卫玠尤其令人惋惜。据说,因为姿容美丽、气质风流,卫玠每次出行,建邺城内观者如堵,美少年实在不堪其扰,身体因此被拖垮。时人谓之:看杀卫玠。  卫玠并不是第一次遭遇这样的围观——他还是个小朋友时,坐着羊车在洛阳城中出行,见过大世面的洛阳群众就曾为之轰动,称他为“玉人”。而卫玠绝对是个值得追捧的偶像
美剧《权力的游戏》第八季已收官,原著作者乔治·马丁又被人盯上了。他从1996年开始创作《冰与火之歌》,多次被催稿,有次被催急了,放出狠话:“你们再催,我就把角色全部写死!”  像乔治·马丁一样拥有拖延症的大作家还真不少。  达·芬奇:有哪样事情是完成了的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在拖延症群体中也格外醒目。他兴趣广泛、博学多才,同时涉猎建筑、工程、数学等多个领域。在其六千多页的手稿中,他设计
梁启超的一生非常酷,先是参与“公车上书”,成为维新派代表人物,失败后逃亡日本14年,归国便踏上历史舞台,却发现打不过那些虚伪的政客与军阀,转而投身教育和著述事业,成为“古往今来第一等人物”。  如果说还有比他的经历更酷的事情,那就是他的九个子女,被后人称为“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1898年,自梁启超在日本流亡后,时代风云变幻,一封封家书成了他出席孩子生命里的父爱载体。在信里,他时而自夸,时
1217年,董文炳出身于河北藁(gao)城(今属河北石家庄)一个武将之家,父亲是藁城汉族世侯(协助蒙古对金作战的中原汉族地方武装统帅),以仁义著称,尤其注重自身修养和对儿子的教育。董文炳小时候,父亲就经常告诫他长大后要“为政宽明”,并应有一颗“善战而不妄杀”的仁心,时刻将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董文炳每次都认真地听着,并记在了心里。  (一)  1233年,董文炳的父亲在对金作战中去世,蒙古可汗看在他
《水浒传》里的“天魁星”是宋江。“魁”是老大的意思。有天魁星自然有地魁星,地魁星就是神机军师朱武。可是作为地星之首,朱武的戏份却非常少:只在前三回露过面,旋即消失,隐藏在了少华山,直到第五十九回才又露面,也仍然是蜻蜓点水,读者们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这样一个影子一样飘忽的人物在梁山泊好汉排座次的时候,却成了72位地星的首席,坐了第37把交椅。他的排名相对于他的戏份来说可谓不低了。其实,朱武还可
在金庸小说里,“教徒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再好的师父也会教出渣徒弟。比如《天龙八部》中逍遥派掌门无崖子的武功修为很高,他却教出了“星宿老怪”丁春秋; 《射雕英雄传》中豪迈奔放的丘处机教出了心狠手辣的杨康;就连以侠义著称的郭靖也会教出郭芙这样的惹祸包来。  不过,在一片捶胸顿足声里,有一个人例外——《倚天屠龙记》中的张三丰。身为武当派开山鼻祖,他教出的徒弟武当七侠在江湖上威望极高,武功是江湖一流,人
语录  哪儿的中国游客多,哪儿专坑中国人的购物店就多,不过“当地特产”品种不同罢了。  ——中国游客被坑套路  人工智能不仅不会毁灭人类,反而会让人们获得永生。  ——李彦宏对5G的看法  用着最贵的护肤品,吃着最好的保健品,熬着最深的夜。  ——年轻人“硬核养生”的真实写照  这或许也是爱的表现,无论是在生活中避免父母担心,还是在观念问题上避免争吵,都是一种种虽无奈但颇具智慧的退让。  ——子女
据《酉阳杂俎》载,唐德宗贞元末年,开州有一位军将,名叫冉从长。此人向来轻财好士,三教九流,没有他不结交的,许多儒家弟子和道家先生慕名赶来投靠他。  冉从长财大气粗,来者不拒,天长日久,门下聚集的宾客越来越多。这些人倒也不都是吃闲饭的,很多都怀有一技之长。其中有一位叫宁采的画师,深得丹青之妙,他笔下的亭台楼阁、山川人物无不清新脱俗,惟妙惟肖,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一次,宁采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苦熬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