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岩画品牌提升的产业路径研究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gnc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山岩画是中国第一处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在品牌提升日益成为文化遗产发展战略的语境下,花山岩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其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并不相称。在文化经济化、品牌价值产业化日趋凸显的新媒体时代,要挖掘品牌的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支撑下的产业作用,将花山岩画的文化资源与现代产业经济有机结合,增强花山岩画品牌的综合实力,从而实现花山岩画品牌提升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其他文献
火塘与堂屋是桑江流域各民族家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空间形态、观念、仪式等多个要素,既能体现时代变迁属性,也是民族特质的再现。在民族交流交往中,文化交融使得火塘与堂屋的物质形态发生变迁,呈现趋同趋势。观念与仪式等是民族特质的核心部分。在变迁过程中,桑江流域各民族火塘与堂屋承载的观念与仪式体现出更多的延续性。因此,堂屋与火塘在文化融合过程中仍秉承着民族特质。
通过对湘西改土归流区与新开发苗疆区刑科题本的比较研究,研究考察了清代这两大类文化异质地区在司法层面如何整合入王朝国家的大一统秩序,指出清廷在这些地区并未真正实施"一体化"治理,而是推行了差异化的法律策略,且这种制度安排也跟两类地区原有纠纷解决传统与机制密切相关。得益于土司时期的管理体系与纠纷解决机制,原土司区在实施州县治理后,能够较为顺利地整合入王朝国家的秩序。但在原"无君长不相统属"的苗区,清廷遭遇了较大挫折,较平稳的社会与司法秩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乾嘉苗民起义后地方军事化、多元化管理这类高成本管
南侗是中国乡土建筑研究与乡村建设的热点地区,建筑学界已从多角度论述南侗的集体观念与空间内聚模式,却较少分析这一模式的具体生成机制与时代变迁。基于田野调查资料,结合仪式分析,探讨南侗空间实践过程中的内聚机制变迁。研究表明,南侗在"家屋-寨子-村落-地域"四个层级的空间实践具有鲜明的内聚特征, 在市场化、个体化等现代性建构过程中,空间实践呈现离散趋势,逐步解构了传统的内聚机制。但在现代性建构过程中,以高班亚文化为中心,逐步建构了基于个体自由选择的、以兴趣等为联结纽带的新内聚机制。因此,在时代变迁过程中,内
通过梳理图文典籍中西高州的位置和高州田氏活动,认为宋初西高州的位置并非在大娄山的唐珍州地,而是沅水流域地区的唐奖州地。宋朝秉承因俗而治的思想,灵活运用羁縻政策制定"溪洞之专条"来治理西南蛮夷溪洞地区,一方面将归顺溪洞纳入乡兵的管理系统,置土丁、义军,以代王师防守边徼,另一方面又采取树其酋长、赐州额、赐名目、朝贡等措施,将溪洞社会权力机构纳入王朝统治的框架下。田氏一族因势发展自身的实力,不断以州额的形式拓展在溪洞的领地,同时又脱离溪州誓下盟誓的约束自成为一方领地的都誓首。这一互动为元明清时期土司制度的实
乾隆时期,清朝按照藩属体系的传统礼制,维系和促进了与安南的藩属关系,对安南内部的纷争,在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以达"保藩固圉"的目的。然而,乾隆时期是清朝边疆意识和边疆观念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在处理凭祥州、思陵州沿边栽种筋竹而引发的与安南界务纠纷过程中,乾隆帝按照"不得丝毫侵越夷界,亦不可尺寸退让"的原则进行了处置,表现出近现代主权国家的疆域观念和边界意识。乾隆时期处置边疆界务纠纷的原则、措施和智慧,对于今天全面加强同周边国家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广东省"四江"和"六岭"的地理结构,对于广东戏曲音乐的地理分布发挥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作用。省界的韩江、东江、北江和西江水系,分别在闽粤、赣粤、湘粤和桂粤之间形成了天然的文化通道,将水系上游地区的戏曲音乐流布到了下游地区。而省界的九连山、丹霞山和云开大山等山脉则形成了粤赣、粤湘和粤桂之间戏曲音乐流布的天然屏障,省内的莲花山、罗浮山、云雾山等山脉则更是将粤东、粤中、粤北、珠江三角洲和粤西等地区天然地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戏曲音乐储存区,并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地—人—音"关系。
以广西彩调剧为例,探讨传统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阐释与展示的理论和实践。作为表演艺术的传统戏曲具有区别于其他非物质形式的特殊性,在探索理论和实践时需要针对这种特殊性寻找适合的途径。彩调剧的阐释与展示实践的主要问题在于其现有的展示系统并不适合呈现戏曲艺术。传统戏曲的本质在于其表演过程中的舞台语言,这也决定了其阐释和展示的主体。而这种本质的展现与展示空间的非耗时性特征之间存在矛盾,需要引入耗时性的媒介,数字化或许是其中一种更为有效的手段,其阐释戏曲本质的手段和语言有助于提升观众对传统戏曲的认识。
使用芬兰民俗学家劳里·航柯关于民俗过程的概念,通过对云南乌铜走银工艺的发明、繁荣、濒危和非遗产背景下获得"第二次生命"的纵向梳理,说明传统工艺的生命力不仅建立在工匠对核心技艺的坚守、维护和创新的基础上,而且与文化政策、消费需求和行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折射了一个时代的价值观、文化品位和社会风尚的演变,说明传统工艺总是在坚守核心技艺与时代创新中获得生命力。
广西粤剧的发展史就是自身的一部守正创新史。如今在壮乡肥沃土壤的滋养下,广西粤剧剧目创作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民族特点:创作题材"本土化",传达的是"广西精神",展现的是广西民族民间文化。其地域民族特色是广西粤剧剧目的优势所在、艺术特色所在、艺术个性所在。但是,在新时代下,人们的审美渴望不断提高,广西粤剧的剧目创作也应如岭南经济发展般大步踏前,大胆创新:守正与创新和谐统一,地域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和谐统一,人性与诗性和谐统一,使广西粤剧能引领地方戏剧潮流文化,再创时代经典。
龙马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特质,这种精神特质既是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不断积淀的产物,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建构和发展的结晶。由于马与龙精神特质的相似性,古代先民将马提升到龙的图腾崇拜高度,从而促成了文学中龙马形象的合一。以先秦文学经典《诗经》为载体,通过对西周尊马传统,以及《诗经》马类兴象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意蕴进行分析,探讨古代龙马文化、马政文化的内涵以及中国马文化建构方式,认为"马"在中国古代人与动物关系中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建构意义,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