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就业教育“六个结合”,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gn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与高校的就业教育是否做到位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从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出发,探讨高校就业教育方法,提出了在就业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六个结合”,提高就业教育的作用和效果。
  关键词:就业教育;六个结合;大学生;就业质量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高等教育正逐步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教育和指导也承担着比以往更加重要的历史责任。如何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深入改革,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教育,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把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之有所依托,有所保证,并把它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六个“结合”:
  
  一、注重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就业教育是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把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是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主要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毕业生就业制度实现了由“统包统分”向“自主择业”的过渡。不少毕业生由于受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影响,不愿到基层、艰苦的地方去就业。在供需见面上,往往是条件优越、待遇较高的单位应聘者络绎不绝,而一些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则无人问津,以至于有些急需要用人的基层单位多年要不到一个毕业生,而同时却有不少大学生没有就业。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就业指导的同时,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首先,在保证国家需要的前提下,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急需人才的基层、生产第一线去,到边远、艰苦的行业去工作。其次,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成才与祖国的利益、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择业观。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教育他们在校时努力学习,注重积累,磨练意志,一旦走上社会就要善于把握机遇,对待挫折和困难要意志坚强、充满信心。
  
  二、注重就业教育与加强学风建设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实力。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高校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可以增强大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则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将两者结合起来,以就业指导为切人点,大力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业指导是学风建设的有机载体,学风建设是就业指导效果的有力保证。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大量增加,使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挑选毕业生的余地更加宽广,而且在挑选毕业生过程中,用人单位重学历更重能力,重理论更重实践,重专业素质更重综合素质,使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就业竞争,说到底是学生综合实力、综合素质的竞争,而综合素质的提高与高校学风建设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优良的学风能使处于其中的学生无时不感到压力,产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它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青年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就业指导与学风建设目标的一致性。优良的学风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和保证。大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是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因素。以大学生就业为切入点,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指导学生规划大学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促进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学风建设和就业指导工作目标的客观要求和核心内容。
  
  三、注重就业教育与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择业的过程是一个竞争的过程,能力则在择业竞争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在校大学生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锻炼、发展自己的各种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社会实践则是培养、锻炼、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该以社团为纽带,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结合专业,以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为途径,进一步加强引导大学生根据现代职业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锻炼提高自身的能力。
  首先,社会实践是学生全面正确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的最好途径。青年学生对事物往往持有一种批判的态度,在大学这个崇尚个性的地方就显得尤为明显。参加社会实践,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并引发其积极的思考,是让他们全面正确认识社会的最好途径。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对知识的运用,学生通过实践可以检验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发现自己的不足,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完善自己的依据,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从而不断改进自己、完善自己。
  其次,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江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实践通过设计一些综合性、障碍性的实验活动,以及举办一些创业教育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使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不只是为了就业,还要创业,创造更多的岗位使更多的人能够就业。
  
  四、注重就业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在当前竞争异常激烈的就业环境下,各高校毕业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心理压力,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种种消极心态,例如,盲目自信、自卑畏怯、急功近利、盲目攀比、患得患失、依赖等待、烦躁焦虑、从众等等心理。这些消极心态不仅不利于毕业生的个人发展,而且对社会、对家庭也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求职择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心理考验的过程。心理素质如何,对就业目标的确定、就业目标的实现、职业成就的评价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就业教育必须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市场是一个崭新而奇异的空间,他们第一次面对严峻的就业竞争形势,心理上往往会出现一些盲点和误区。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应该科学利用自我激励法、行为补偿法、挫折训练法、活动锻炼法、静心思考法等,引导大学生培养客观独立的自我意识、勇于挑战的竞争意识、敢于战胜逆境的坚强品质、积极冷静的情感性格、顽强坚定的自信心、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在选择社会职业的同时,也接受社会的选择,正确地迈出人生这关键的一步。
  
  五、注重就业教育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毕业生就业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否被社会所接受的标志之一。随着现代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人才素质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的需求,自身的需要都要求我们就业教育还需与教学改革相结合。
  高等学校要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增强竞争力,就要在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上下功夫。要按照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设置专业,调整培养目标,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要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加强学科建设,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能够适应社会变革的人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注重就业教育与拓宽就业渠道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就业指导的目的是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了解就业政策,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技巧,其落脚点是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就业指导不能仅仅停留在“指导”上面,还应该不断地为毕业生收集就业信息,拓展就业渠道,这是就业指导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过去,高等学校毕业生资源信息与社会需求信息容量少,传递手段落后,传递速度慢,致使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信息不能很好的沟通、交流,浪费了不少的就业机会,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为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性,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在沿海一些发达地区、专业对口行业等建立就业基地,同时,还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一方面积极宣传学校,介绍毕业生基本情况,另一方面主动出击,广邀全国各地用人单位来校考察,为用人单位“量体裁衣”,“定做”毕业生,为双方提供及时、真实、可靠的就业信息。我们还要引导毕业生在即将毕业的时间里,在搞好学习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寒暑假,广泛涉猎人才市场和职业中介结构,收集人才需求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使自己对有就业意向的用人单位,做到心中有数。除此之外,毕业生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寻找就业机会,推销自己。拓宽就业渠道,关键是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这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渠道。
  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开展十几年来,经过了由点到面,由肤浅到深入,由大众化指导到个性化指导的过程,特别是由注重实践操作到关注理论研究,形成了一定特色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但是,就业指导工作对我们来说毕竟还有点“年轻”,存在着许多需要修正和完善的方面。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多元化的就业教育。要把就业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从入学开始就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多样的就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 王珊.毕业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教育问题的思考[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69-71.
  [2] 郑晓明.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4,(2):26-28.
其他文献
我们为了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分析了相关的教学设计问题,对教学目标和方法更加明确,能够推动我国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本文明确了教学设计的意义还分析
针对老年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特殊护理对象,采取有效的护患沟通措施,从而促进护患沟通顺利进行.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大学语文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且在知识的传授中,更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大学语文 素质教育 荣辱观 综合素质     “素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相关的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理清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感受中华历史文化的悠久历史与丰富底蕴,进而能够夯
脑出血是医院急诊科主要的急危症之一,具有病情重、来势凶、病情变化快的特点,作好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救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笔者的护理经验是:做好接诊仔细检查,迅
目的探讨引起异位妊娠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2004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剖腹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孕妇84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妊娠者84例作为对
自十八大之后,在新任领导的带领下,中国的发展战略有了新的调整,全面建设法治国家成为新的重点,习主席对此发表了很多讲话,明确了中国的发展方向。法治思想源远流长,也是习主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表现。方法对36例患者进行X线胸片及肺尖至肺底的螺旋CT容积扫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炎性假瘤多位于肺的外围,按CT形态可分为结节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会计政策的选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关系着企业在会计实务方面是否能够获得理想的效率,更关系着会计事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与此
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在小学阶段语文的教学实践中,能起到极大的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新的内容和知识点、提升自学能力,激发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在这一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践中,教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