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中学阶段的学习,是人生发展中十分重要阶段,中学生体育意识正处在形成、提高、发展的关键期。无论从教育改革、终身体育而言,中学体育教学都应以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为重点,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造就合格的跨世纪人才。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意识 培养
  中学生是人生过程中发展智力和体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现代化的思维和素质、坚强体魄的奠基时期。因此,培养中学生体育意识对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至关重要。体育意识不仅是体育意识的外在表现,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方面。现就中学生体育意识培养作如下初步探讨。
  一、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反思
  (一)从以往乃至当前中学生体育意识,不难看出中学体育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在体育教学的教材、教法、组织形式等方面,基本上沿袭命令式、模仿式、检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忽视对体育意识、兴趣爱好以及独立自主锻炼能力与习惯的培养。热衷于片面追求竞技体育成绩,或过分强调“达标”及初中升学考试的体育项目检测,导致了本来是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手段的体育,反而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庸。
  (二)对我所教过的初、高中约二千余名毕业生走上社会实际情况调查看,约80%的学生尚不会自主锻炼身体,也不会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因为缺乏必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很少会欣赏体育比赛,按体育意识而言,不少人还是“体育盲”,结束学校生活等于结束体育生活,甚至,从此与体育无缘。
  二、体育意识培养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一)能力是知识、技能、智力在一定教学条件和实践途径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综合心理特征。体育意识则是一个人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和体验等诸因素的综合能力,并在参与具体体育活动中可体现出来的各种锻炼方法和健身手段。根据中学生年龄特点,体育意识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教师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服从于目标,服务于目标,教学手段上注重诱导、激发与调节、控制,在不断改进和革新中做到多样化、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激发学生内在力,使自觉参与主动投入,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成功、感受喜悦,促使能力的形成,巩固并发展。
  (二)现代教育强调终身教育,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新思想,是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随着体育功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行为的变化而产生的。当代社会人们对体育需求的日益高涨,科学锻炼、终身受益,已形成一股社会体育的新潮流。学校体育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着眼未来,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根据终身体育的思想和学校体育现状,强化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是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三)重视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也就是将学生的个体行为纳入终身体育行为方式,拓宽了学校体育培养目标的内涵,在培养学生个体行为的基础上发展体育特长,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提高。
  三、体育意识培养的途径
  (一)体育学习动机是形成体育意识的关键
  要使学生明确体育运动不仅对身体有益,而且对心理和智力也有益。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多方面互相促进的,必须从初中一年级新生入学时抓起,同时运用学校体育中的多种体育活动途径的优势,做到课内外结合,只有具备了体育意识,才能在漫长一生中,能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以满足身心健康,达到终身受益。
  (二)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和辅导能力是体育意识培养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有没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在练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质与量都有很大的差别,因为自我评价意识,在技术掌握的过程中,起着信息综合分析器的作用,它对众多的内外部信息进行分析、纠正、选择并确定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如果一位学生缺乏必要的自我评价能力,他在练习中只会机械重复、死练硬套。产生错误时,不仅判别不清,甚至有可能由于一再重复导致技术的错误定型。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根据练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去寻找解决或改正的线索与办法,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技术规格及练习的讲评,提供判别标准,明确练习要求,是培养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的基本方式。
  2.让学生在分层次练习中培养辅导能力。具体做法: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或测验,按学生成绩分三组。譬如以初中女生铅球或实心球为例为3组。第一组:6m以上,第2组5m~6m,第3组5m以下。分组教法与练习是采用“一帮一”的办法,也就是技术动作相对好的第一组来辅导成绩较差的第三组,这样既锻炼和提高第一组学生的辅导能力,同时提高了第三组学生的整体水平。而第二组学生,可利用自我评价意识来判断自己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高,争取早日升入第一组的行列。由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均较自然,更容易接受,这样使整体水平提高更快,同时班集体形成了你追我赶团结友爱的氛围,增强了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
  四、结论
  中学体育在进行体育基本知识、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并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更应考虑其毕业以后更长时期坚持有效的体育锻炼和健身习惯。因此强化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 时晓玲.清华新生体能测试的结果说明了什么[J].中国学校体育.1999(5):14.
  [3] 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运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竞技水平,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疲劳是检查训练效果的一个标志,但是疲劳后没有恢复的训练则是危险的训练。由于现代专业化训练追求高效率、高强度的大运动量训练,运动员体能消耗严重,合理的疲劳恢复手段对高效率完成训练安排、提高并保持运动成绩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
学位
中图分类号:G8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击剑比赛不仅是技术、战术的反映,更主要是双方反应思维能力的较量。因此,本文主要阐述在提高技术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比赛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青少年 击剑 心理训练  现代击剑运动是一项斗勇斗志的个人直接对抗性运动项目,其比赛特点是时间短、节奏快、距离短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2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高运转、快节奏、高竞争给现代人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的要求。教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其心理学修养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体质一直是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2  摘 要 为了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培养人才的需要,国家启动了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广大一线教师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手段,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长期以来,在中学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培养最为直接的手段,因此,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对促
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大学治理问题逐步突显,现已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论题。大学治理本质上是关于大学决策权力的分配和行使。当前大学办学自主权逐步落实,大学外部权力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2  摘 要 通过实验研究体育俱乐部锻炼对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心境的影响,旨在为高校体育更好地调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境状态,促进心理健康提供方法与理论依据。  关键词 活动 精神卫生 少数民族 大学生 影响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心境作为一种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的心理要素,其改善状况对心理健康具有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百度文库对词语“花招”详细解释:武术中姿式好看但不一定实用的动作。后泛指巧妙的手法,体育教师对武术-“花招”的理解运用到当班主任的工作中,能起到比其他学科班主任工作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武术-花招 模仿引用 各种游戏 班主任工作  百度文库对词语“花招”详细解释:武术中姿式好看但不一定实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