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82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实验证明:一些智能不高但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成绩会大大高于智能高却没什么兴趣的学生。因此,对中学英语教师来说,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我想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和感受谈谈如何培养和激发中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一、增进师生友情,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著名教育学家夏盖尊先生说过:没有情爱的教育就成了无池之水。教师不仅仅是一位“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该是一位传播爱的使者。“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的情感交流,不仅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而且据此所唤起的学生对师长的爱将延伸为对其所教学科的好感,最终从这种好感中培植出对该学科的兴趣来。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种油然而生的兴趣是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难以替代的。
  二、强化学习实践,增强学生动力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独立的、主动的认知活动和自我发展活动是任何外界因素都不能替代的。因此,强化学生的学习实践也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之一。
  例如,对于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在提问时,可以是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而对于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挑一些简单而直接的问题,使他们能够“跳一跳,够得着”,感到自己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
  三、注重榜样力量,开发学生潜能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成为一位“有心人”,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由此展开去,将这种“闪光点”激发为一种榜样,这种榜样的力量,无论对于榜样者本身,还是榜样的学习者,都无疑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坚持成功体验,鼓舞学习信心
  德国教育家苏斯多惠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从一个侧面诠释了教育者不仅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更担负着受教育者所依赖的激励者、唤醒者和鼓舞者的责任。因此,教师应摆正自己在教学当中的位置,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是一个示范表演者、一个组织者、一个裁判,教师的“教”是为学生服务的。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课堂内的表情和反应,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困难,体验到解决困难之后的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形成一种推动学生进步的内部动力。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我不但经常采用诸如图片演示法、简笔画法、卡片法、游戏法、竞赛法、字谜法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还根据不同的学习情景和学习对象,适度、适时地采用的方法,点缀于课堂活动之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试误”法
  某位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为长时间地处于被同学瞧不起和老师轻视的地位,几乎丧失了英语学习的兴趣。于是,在一堂英语课前的一天,我将一道事先准备的难度颇高的练习题拿出来,对他进行专门讲解,但为了保护他的自尊心,我没有告知他这样做的意图,到上课的时候,我出示了这道题,全班几乎无人能答得上来,这时我好像是无意间点到了他,他顺利并正确地完成了这道题。全班同学无不对他投以惊异、佩服的目光,借此机会,我大力表扬了这位同学,并举例说明他学习英语其实是非常刻苦用功的,他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功,完全是由于平时努力的结果。这样,既保护了他的自尊心,也通过这次成功体验,使他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从这个例子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拥有渊博的才学固然重要,但“功夫在诗外”,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又是一位积极的研究者,通过研究不同的学习对象,并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2.优劣搭配法
  所谓“优劣”,并非绝对意义上的“优劣”,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学对象受性格、情绪、智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了某个学习环节上的“优劣”之分。在某种程度上,适度地利用学生的“逆反”心理,并有意地安排“以己补之长,攻他人之短”,不仅不会造成不良反应,有时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因为我相信,每位学生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信心、进取心,只要我们正确引导,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必能形成良性循环,并由此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超越自我,追求成功。
  3.“远近”法
  在对话朗读和对话操练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会碰到一些学生由于羞于开口,或者是声音太小,而影响了练习的效果。针对这种状况,我有意地安排坐在教室两对角处的学生进行对话,迫使他们提高自己的声音。经过几次这样的安排,这些同学已一改往日那种羞羞答答的作风,敢于大声回答问题和大胆对话了,从而培养了他们对英语朗读的自信心。
  4.“错位”法
  现行英语对话教学中,角色的搭配有男有女,有父子、有母女、兄妹、姐弟等。这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安排男生扮演女角,女生扮演男角,男生扮演母女,女生扮演父子,采取了一种有意“错位”的方法,对话中不时出现的与扮演者本身性别不相符的语言,同学们的注意力被一下子拉到了教材中,在满足了学生的这种“猎奇”的心理过程中,他们已不知不觉对教材有了更深的印象和理解。
  5.“纠错”法
  有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我有意在板书和口头表达时出现一些错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这些错误,我有意识在某个错误上加以重读。他们体会到老师并非圣人,有时也会犯一些错误。在这种教学相长,互帮互助的氛围中,师生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起到了繁琐的讲解所取代不了的良好效果。
  学习是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也是提高与深化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无不渗透于每一节课、每一次激励、每一次机会、每一个眼神之中;渗透于教师自身形象中。怎样让学生用英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怎样发展学生的思维,怎样拓展学生的知识,怎样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深入探究。
其他文献
很多文科生认为地理难学,把地理当成文科来背,老师讲一个题,就背一个题,就是考不好。也有这样一部分学生,“任尔东南西北风”,无论试题如何变化,这部分学生的成绩一直很高,我把这些学生称为“地理入门人”。为什么有这种差距呢?因为这种“背”得来的知识根本不是自己的,真正学会的知识是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得来的,是自己通过一系列的思考推理得到的。所以在地理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让学生“地理入门”的最有效
期刊
学好初中物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的其它学科将有很大的帮助。而学生接触到物理后,都普遍感觉物理难学,觉得“物理概念越学越多,定律、定理越学越乱,题目越做越难”,因此,有不少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个别学生不到一个学期,就已经彻底放弃。若能在教学中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消除学生学习的障碍,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物理,会怀着一颗求知的心去探索物理这个美妙的世界,从而为学
期刊
我们都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这句话强调的更是一个过程。高效课堂仅仅是教学的一个结果,要达到这个结果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做很多事情。教师要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学生要向40分钟的课堂要成绩。而成绩是需要融入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这就需要发挥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教师要有把握课堂教学内容容量、课堂教学活动、高效的教学方法,学生要有高效学习方法。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期刊
数与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普遍的数学知识。虽然新课程改革以后,新教材将计算的难度降低。但是,一直以来,计算教学却得不到师生的青睐,计算课的枯燥乏味使学生望而生畏,教师也只是泛泛而谈。造成教师教不好,学生也学不好的局面。计算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数学其他内容的学习,甚至会影响到以后相关科目的学习。抓好计算教学,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心理品质和学习兴趣等都将得到良好的
期刊
我经历了从初中到高中的这种一条龙的教学体制,亲眼目睹了一批初中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在高一阶段就逐步变为数学学困生的过程,心中替他们感到遗憾和痛心。为此,我结合高一实际,对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一、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教材衔接问题  由于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新课程标准下
期刊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
大班授课制是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要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却不是一件易事。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我们不断地探索,怎么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闪光一直是困扰我们教师的一个难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有不同的发展,每一个学生能在课堂中上一个小小的台阶,在知识中都有自己的收获,让优等生能“吃好”,学困生能“吃饱”,因此我就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提出几点小策略。  一、一题多解  学生对于一个题
期刊
《新课标》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批判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应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为学生营
期刊
古代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去形容学问广博的智者,可见地理之历史久远。要成为这样的智者,一定离不开对地理知识的“教”与“学”。“教”主要是老师把地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则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和自己的努力下去获取地理知识。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过程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的效果又反映老师“教”的水准。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我认为若把教和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必然能达到事半功倍
期刊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何教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谈谈具体教法。  一、介绍新词汇(让学生先不看书,看教师示范表演。)  1.翻译法  把单词写在黑板上,然后译成汉语介绍给学生,介词、形容词、副词等可用这种方法。如介绍新单词 exactly( 精确地)spare(空闲的) opening(开始的),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