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方法的训练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3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今的语文阅读大多都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而存在的产物,教师的教学目的单一且乏味,学生对语文阅读的接受程度不高,处在被动的局面。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就要采用恰当且合适的训练方法,抓住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为基本出发点,对课本内容作适当的延伸和补充,对所需阅读的内容进行分类,突出学生在教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改变现今为了阅读而阅读的情况,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即提升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本文分析了当前现状,然后提出了閱读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是一个基础学科,是所有其他学科和生活的基础,而阅读则是贯穿在整个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出生认字开始,我们就在不断地接触阅读,不管进入什么样的岗位、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阅读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不可分割。而现在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初中乃至高中的语文阅读情况不容乐观,为了寻找所谓的标准答案,教师的教学方法变得单一,学生的阅读学习带有较强的目的性和指向性,阅读的乐趣在渐渐丧失。因此,如何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就迫在眉睫了。抓好语文中的阅读训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展视野,提高思维能力,还能引导学生发现人间的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语文阅读的现状和弊端
  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仍然是传统的、固有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尚未站稳脚跟,传统教学模式又亟待改变。唯一值得肯定的便是如今的初中语文阅读强调阅读量,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指导阅读大量的文章,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但是这种现象也仅仅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学生在阅读大量的文章后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改变。
  在这个分数就是一切的时代,初中语文的阅读并没有真正地读进去,而是肤浅地流于表面,学生往往为了往正确答案靠拢而费尽心思,抛弃了最原始的阅读目的。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往往为了答案去引导学生走向不同的方向。学生在大量的阅读面前带着强烈的功利性,没有掌握真正能够促进阅读、提升阅读质量的方法,教师的训练往往也不到位,总是采用快速,能够达到考试目的的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被牵着走。有时,对于一篇文章有多么新颖的观点也因为跟正确答案不符而舍弃掉。这些弊端造成了当今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下降、审美能力不足、思维方式单一等问题。
  二、语文阅读方法的训练
  (一)以课本为载体进行延伸
  课本是初中语文阅读材料的主要来源,是学生最能接触到的阅读资源,是经过精心筛选的经典文章。但在进行阅读方法训练的时候,教师应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课本的文章,应该以课本为载体,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的相关经典作品,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堂扩展到课堂外,增加阅读量。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传授给学生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粗读、细读、精读、选取重要章节进行研读,等等。如在学习了鲁迅的名篇《孔乙己》之后,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鲁迅的其他经典作品,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解和阅读,比如《在酒楼上》《孤独者》等,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交流,提出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分类进行阅读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所有感官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样的阅读才是有益且良好的阅读。由于初中生的阅读量还较少,不能准确地把握相关作品和文章的内涵,因此,教师应该用分类的方法让学生去阅读,比如文学类、科普类、新闻类等。这种分类阅读的方法不仅让学生能够增加知识,扩大见识,也在无形中建立了系统的阅读习惯、系统的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有不错的阅读体验。
  (三)建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模式
  提高学生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对阅读方法进行训练的基础。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多以教师作为课堂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向标准答案靠拢。只有改变这种现状,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起到主导作用,才能有效提高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阅读效果。主要的训练方式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见解,学生之间彼此交流沟通,增减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导读这一特殊的教学方式上,教师对于学生比较陌生且读起来生涩的文章应该进行导读,讲解相关背景和写作方式,把学生引导到阅读的正确轨道上来,然后再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达到欣赏和评析作品的作用。
  (四)把握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有的阅读方法的训练都离不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感兴趣的内容,教师积极鼓励,让学生自己主动进行阅读,消除一切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激发学生的潛能。
  初中生因为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理解能力稍显不足,所以对每篇文章的理解不一样。因此,在训练阅读方法的时候教师应该掌握学生个体的兴趣,围绕趣味性和故事性展开阅读训练,用故事和趣味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冲动,由以往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向阅读靠近。把握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学生接触,多做课堂活动,多进行文章的理解交流,等等。
  三、结语
  阅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习惯的培养和兴趣的激发尤其重要。教师应该掌握科学且合理的方法,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枷锁,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阅读,养成欣赏作品而不是肢解作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薛智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谈[J].才智,2016(34).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习惯是中学生在持之以恒的练习中形成的稳定态度和行为,对学习有着直接影响,同时关系他们的全面发展。培育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利于辅助提高教学实效,还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有关方面的课题研究备受社会瞩目。本文在对中学生阅读习惯现状作出分析与简述的基础上,就其相关培育对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中学生;阅读习惯;现状;培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Zirconium proline-N-methylphosphonate-phosphate (α-ZPMPP) was prepared in the presence of HF for the first time. The a-ZPMPP sample is highly crystallized wit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统计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加强行政管理的手段,显得尤为重要。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发挥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的基石,是衡量统计工作
清末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
内蒙古东部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简称蒙东地区)是一块神奇、美丽的土地,这里有丰富的资源,有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这里孕藏着巨大的发
By applying nanotechnology, a new type of silver/graphite (AgC) electrical contact was fabricat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AgC coating powders were obtained thro
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是声乐学习的基本,教导了学生如何正确解析音乐中所存在的感情与思想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声乐。本文立足于声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实际,分析当
“流动儿童”作为我国被关注的新儿童群体,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困境和挑战,本文从社工介入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流动儿童”介入问题的理论研究,分别为社会学习理论和压力应
A coordination polymer -%n%(H-2IDA=%N%|iminodiacetic acid)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he tet
温家宝总理指出:“统计工作是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统计信息是认识国情、研究问题、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