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6-7月涝年降水的10~30 d低频振荡特征

来源 :气象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81-2010年全国753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NOAA向外长波辐射资料,通过小波分析和Lanczos滤波的方法,得到淮河流域6-7月涝年降水的10~30 d低频振荡特征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淮河流域6-7月涝年降水具有明显的10~30 d周期变化.(2)位于高、低空的低频(10~30 d)反气旋和气旋分别影响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东西进退,从而影响淮河流域的低频降水强度.(3)在850 hPa上,南海上空的低频反气旋(气旋)和日本海地区的低频气旋(反气
其他文献
在高中时期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副科,学生在高中 时期无论选择哪条学习路线都需要进行化学学习,为自己以后 的高中学习打下基础。而化学因为其教学特性,很多的知识是 在实验的过
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反射率因子易受衰减的影响,为了提高降雨的准确性,需要对雷达反射率因子进行衰减订正。K(DP)是能够用于衰减订正的一个有效因子,本文采用小波分析法对Ф(DP)数
启发性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师生交流信息,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中设置、优化“启发点”,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
翻阅高中历史教材可发现,每册历史教材中都会 有很多的历史图片,这些历史图片是为了调节整页全是文字的 枯燥感,或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因此, 在高中历史
为了验证50 km分辨率的SNU-AGCM模式(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模拟TC活动的能力,利用Hadley中心月平均海温资料驱动模式,模拟了1980
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MICAPS系统地面站资料、TRMM卫星降水资料以及自动站雨量资料分析了2011年梅雨后期发生在江苏省南京市的一次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此次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基于改:莲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C)对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春季和2013年夏季干旱过程的低频振荡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春季干
二年级的写话教学对于整个小学阶段都是相当重 要的。如果能在这个时候打好了基础,那以后的作文就会有保 障’也会有坚实的基础。由此,我从微习作入手’培养学生对写 话的兴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教 育教学越来越重视高效课堂的建构,初中地理教学也不例外。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出 适合学生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发布的较高分辨率大气环流模式CAM 5.1,进行了中国东部(20~50°N,100~125°E)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对江南春雨影响的数值试验。结果显示:较中国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