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0月,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的正式批准设立。为柴达木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标志着柴达木以循环经济为理念的新一轮开发建设正式拉开了帷幕。作为身处柴达木开发热土中的金融部门,在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究竟该如何发挥作用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加快海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外部运行环境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运行质量的高低都与该地区所处的经济环境,尤其是金融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在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下,健全的金融运行微观基础和畅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以有效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促进经济与金融协调、均衡、持续、有效地发展。海西地区过去由于受外部大气候的影响,社会信用意识淡薄,诚信法治程度不高,出现了借款人有钱不还,恶意欠息欠贷,企业借改制重组之机,千方百计逃废悬空银行债务,银行依法收贷工作难以有效开展,金融债权无法得到有效维护,银行业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等一系列问题,给银行的正常经营造成了很大困难。由于信用环境缺失等诸多因素,导致银行业出现惜贷、惧贷等现象,中小企业贷款难,部分县域经济得不到商业银行的有效支持,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构建社会诚信法制环境,对于改善和优化海西信用投资环境、增强商业银行投贷和社会资本投资的信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有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一是充分发挥党委、政府部门在信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有序竞争、守法经营、优质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新闻媒体和舆论导向,深入进行以诚信为本的宣传教育,营造诚实守信的舆论氛围。二是切实发挥海西州政府信用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协调作用,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增进政府、银行、企业相互了解和合作,促进银企融资良性循环,构建诚信为本的新型银企关系;完善政府主导的金融债权维护联席会议制度,切实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三是强化社会信用监督,实施失信行为惩戒措施。对不讲信用,恶意逃债赖债的行为,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披露曝光,鞭挞缺信、失信行为;通过银行同业协会联合制裁,对失信人采取不予办理开户、结算、贷款等一系列制裁措施;探索设立政府信用网站,建立对行政、执法部门、社会服务行业、生产流通企业的信用档案,定期公布信用记录,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四是加快推进和实施央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企业和个人重点关注客户系统防范不良信用记录客户的功能,对有不良信用记录者坚决不予贷款。五是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多渠道筹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提供必要的条件。六是加快建设工商、税务、司法、金融、电信等部门共享的公共信息平台,建立面向企业和个人,覆盖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维护机制。通过深入开展打造信用海西的活动,使海西金融生态环境有根本的改善。
二、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银行的职能作用,引导和加强金融在推动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支持作用
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肩负着金融调控、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发展等职责。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过程中,人民银行可围绕循环经济建设这一主题,一是通过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引导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和投量,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二是利用央行独有的身份和地位,建立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农村金融相互沟通合作的金融服务平台,促进各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合力,共推循环经济的发展。三是搭建政府、银行、企业相互沟通的银政企交流平台。进一步完善银政企联系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金融工作汇报会、银政企座谈会、货币政策执行通报会、项目推介会等形式,搭建银、政、企三方沟通、交流、互信、互动、合作的良好平台。通过政策发布、项目推介、银企签约等方式,推动银企合作和经济的发展。四是加强与上级行和政府部门的政策调研与合作,积极争取藏区的优惠政策为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三、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主渠道作用,充当金融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纵观五十多年的柴达木开发史,国有银行在海西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尤其在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更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更应凭借其资金势力雄厚、电子科技手段先进,金融服务良好等优势鼎力相助,切实发挥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为此,国有商业银行应结合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实施,适当放宽和增加下属基层行的授信额度和审批权限,实行有差别的区域信贷政策,尤其是在支持中小企业信贷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设计和出台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政策和制度,适当降低和放宽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门槛和信贷准入条件,在确保防范风险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给中小企业以必要的信贷支持。同时,根据经济发展的程度,对一些资源开发重点和经济发展潜力较大而又得不到正常金融服务的地区,考虑增加金融网点以满足该地区对金融服务的必要需求。以实际行动助推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积极搭建政策性金融与政府、企业间的信用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策性金融机构,尤其是国家开发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身影越来越活跃,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与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增加授信等方式,搭建银政信用合作平台,参与对地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信用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柜台延伸”等手段,对一些大型资源开发企业和重点项目,直接发放贷款给予支持,解决政策性银行经营网点不足的缺陷,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逐步推进,国有政策性银行必将凭借自己独到的优势,对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五、发展壮大中小金融机构,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添柴加薪、填空补缺的作用
由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域内一些县域乡镇缺少或无商业银行机构,对县域经济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的重担自然地落在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身上,农村信用社由于先天不足,无论在资金实力、科技手段、网络优势、金融产品等方面都与国有商业银行有较大的差距,很难满足区域内客户的各种金融需求,在有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只有发展壮大中小金融机构,通过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壮大资金势力和规模。同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选择一些条件具备的地方组建农村合作银行,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的能力和金融服务水平,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补充。
六、积极开展金融创新,为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客户对金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性。金融部门要满足各式各样的金融需求,就需要不断进行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包括金融产品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等内容。由于海西地区各县市镇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环境等诸多要素不尽相同,参差不齐。因此,金融部门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应区分各地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金融服务措施。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金融部门在充分发挥现有金融产品的功能和优势的同时,结合实际,不断进行金融产品的改进、完善、整合和创新,以适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如工商银行借助电子银行网络优势,利用先进的电子科技产品,给天峻、乌兰、都兰信用联社开通企业和个人网上银行、个人电话银行等新业务,解决了天峻地区因无银行机构带来的对外资金汇路不畅、清算不便等困难,为改善天峻、乌兰等地的金融服务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制度创新方面,各金融机构可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发展特点,在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量身定制,适时出台一些适合不同所有制和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差别的区域信贷政策;积极探索开办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业务;充分发挥银行机构金融产品丰富、电子网络先进、信息灵敏和人才优势为各个不同的客户提供投融资管理、财务顾问、信息咨询、企业理财等服务;对一些贷款需求量大、信贷风险过于集中的重大建设项目,可通过组织各商业银行间银团贷款的方式予以解决,从而有效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工行德令哈支行)
一、加快海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外部运行环境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运行质量的高低都与该地区所处的经济环境,尤其是金融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在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下,健全的金融运行微观基础和畅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以有效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促进经济与金融协调、均衡、持续、有效地发展。海西地区过去由于受外部大气候的影响,社会信用意识淡薄,诚信法治程度不高,出现了借款人有钱不还,恶意欠息欠贷,企业借改制重组之机,千方百计逃废悬空银行债务,银行依法收贷工作难以有效开展,金融债权无法得到有效维护,银行业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等一系列问题,给银行的正常经营造成了很大困难。由于信用环境缺失等诸多因素,导致银行业出现惜贷、惧贷等现象,中小企业贷款难,部分县域经济得不到商业银行的有效支持,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构建社会诚信法制环境,对于改善和优化海西信用投资环境、增强商业银行投贷和社会资本投资的信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有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一是充分发挥党委、政府部门在信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有序竞争、守法经营、优质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新闻媒体和舆论导向,深入进行以诚信为本的宣传教育,营造诚实守信的舆论氛围。二是切实发挥海西州政府信用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协调作用,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增进政府、银行、企业相互了解和合作,促进银企融资良性循环,构建诚信为本的新型银企关系;完善政府主导的金融债权维护联席会议制度,切实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三是强化社会信用监督,实施失信行为惩戒措施。对不讲信用,恶意逃债赖债的行为,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披露曝光,鞭挞缺信、失信行为;通过银行同业协会联合制裁,对失信人采取不予办理开户、结算、贷款等一系列制裁措施;探索设立政府信用网站,建立对行政、执法部门、社会服务行业、生产流通企业的信用档案,定期公布信用记录,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四是加快推进和实施央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企业和个人重点关注客户系统防范不良信用记录客户的功能,对有不良信用记录者坚决不予贷款。五是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多渠道筹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提供必要的条件。六是加快建设工商、税务、司法、金融、电信等部门共享的公共信息平台,建立面向企业和个人,覆盖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维护机制。通过深入开展打造信用海西的活动,使海西金融生态环境有根本的改善。
二、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银行的职能作用,引导和加强金融在推动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支持作用
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肩负着金融调控、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发展等职责。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过程中,人民银行可围绕循环经济建设这一主题,一是通过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引导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和投量,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二是利用央行独有的身份和地位,建立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农村金融相互沟通合作的金融服务平台,促进各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合力,共推循环经济的发展。三是搭建政府、银行、企业相互沟通的银政企交流平台。进一步完善银政企联系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金融工作汇报会、银政企座谈会、货币政策执行通报会、项目推介会等形式,搭建银、政、企三方沟通、交流、互信、互动、合作的良好平台。通过政策发布、项目推介、银企签约等方式,推动银企合作和经济的发展。四是加强与上级行和政府部门的政策调研与合作,积极争取藏区的优惠政策为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三、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主渠道作用,充当金融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纵观五十多年的柴达木开发史,国有银行在海西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尤其在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更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更应凭借其资金势力雄厚、电子科技手段先进,金融服务良好等优势鼎力相助,切实发挥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为此,国有商业银行应结合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实施,适当放宽和增加下属基层行的授信额度和审批权限,实行有差别的区域信贷政策,尤其是在支持中小企业信贷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设计和出台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政策和制度,适当降低和放宽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门槛和信贷准入条件,在确保防范风险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给中小企业以必要的信贷支持。同时,根据经济发展的程度,对一些资源开发重点和经济发展潜力较大而又得不到正常金融服务的地区,考虑增加金融网点以满足该地区对金融服务的必要需求。以实际行动助推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积极搭建政策性金融与政府、企业间的信用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策性金融机构,尤其是国家开发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身影越来越活跃,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与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增加授信等方式,搭建银政信用合作平台,参与对地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信用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柜台延伸”等手段,对一些大型资源开发企业和重点项目,直接发放贷款给予支持,解决政策性银行经营网点不足的缺陷,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逐步推进,国有政策性银行必将凭借自己独到的优势,对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五、发展壮大中小金融机构,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添柴加薪、填空补缺的作用
由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域内一些县域乡镇缺少或无商业银行机构,对县域经济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的重担自然地落在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身上,农村信用社由于先天不足,无论在资金实力、科技手段、网络优势、金融产品等方面都与国有商业银行有较大的差距,很难满足区域内客户的各种金融需求,在有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只有发展壮大中小金融机构,通过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壮大资金势力和规模。同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选择一些条件具备的地方组建农村合作银行,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的能力和金融服务水平,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补充。
六、积极开展金融创新,为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客户对金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性。金融部门要满足各式各样的金融需求,就需要不断进行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包括金融产品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等内容。由于海西地区各县市镇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环境等诸多要素不尽相同,参差不齐。因此,金融部门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应区分各地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金融服务措施。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金融部门在充分发挥现有金融产品的功能和优势的同时,结合实际,不断进行金融产品的改进、完善、整合和创新,以适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如工商银行借助电子银行网络优势,利用先进的电子科技产品,给天峻、乌兰、都兰信用联社开通企业和个人网上银行、个人电话银行等新业务,解决了天峻地区因无银行机构带来的对外资金汇路不畅、清算不便等困难,为改善天峻、乌兰等地的金融服务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制度创新方面,各金融机构可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发展特点,在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量身定制,适时出台一些适合不同所有制和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差别的区域信贷政策;积极探索开办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业务;充分发挥银行机构金融产品丰富、电子网络先进、信息灵敏和人才优势为各个不同的客户提供投融资管理、财务顾问、信息咨询、企业理财等服务;对一些贷款需求量大、信贷风险过于集中的重大建设项目,可通过组织各商业银行间银团贷款的方式予以解决,从而有效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工行德令哈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