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FIND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教育阶段是少年儿童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教育的可塑性很大。研究表明,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在学龄前就已经开始发展,但小学生最易于和乐于接受音乐教育。因此该阶段是发展少年儿童音乐才能的最宝贵时期,加强这一时期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音乐才能,既是在学生的听、唱、奏等音乐审美实践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也是在他们的听觉、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一般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所以,感受能力、鉴别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组成了培养学生音乐才能不可缺少的四部分。
  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听辨能力,记忆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构成了音乐感受力,它是在学生听、唱、奏等音乐实践中得到发展的。教师要以听辨、比较、想像、联想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1)学生用听觉直接感知音乐是感受、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在音乐教学中,有许多学生在听范唱一、二次后就能大至哼唱出乐曲的旋律,这就充分体现了听觉对感受力的重大影响。(2)记忆能力和听辨能力是感受音乐的重要条件,这一点在视唱教学中表现更为突出。当我们要求学生记下老师所弹的旋律时,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记忆能力和听辨能力。(3)由于音乐旋律、节奏和人体的律动有着共同的内在联系,都有概括表现人的内心情感活动的性质,故把律动引入音乐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我在教小学二年级音乐课时用《健康歌》编了一个律动,让学生用身体的“动”配合音乐的“动”并使他们的各感官“通感”活动起来,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知识技能,真正做到了二者的互相促进,为今后发展学生的音乐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奠定了基础。音乐鉴赏力的培养。
  音乐鉴赏力是指识别音乐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情绪、鉴别音乐格调的高低、好坏以及欣赏音乐等的能力。对音乐的鉴赏除了具备良好的感受力外还要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还应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判断等思维能力。通过分析音乐的题材,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内容和思想感情;通过分析作品的风格,了解国籍、民族、时代的特征、特点。然后将内容综合成思想性、艺术性统一的艺术形象。
  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音乐欣赏和唱歌教学等活动进行的。教学中,我主要是以德育教育为前提使学生在音乐鉴赏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情趣、情感和能力。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河北省鹿泉市获鹿镇五六街小学
其他文献
近来,引进资金已成力各地关注的焦点,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引资行骗又有抬头。在最近二个月中,四川省泸州市有几家企业先后收到:「美国霖鑫财团」、「百利士发展有限公司」、「
三百多年前,清朝依靠八旗军的力量,统一了东北满族各部落,攻进山海关,推翻了明朝。那时的八旗子弟,特别是宗室子弟,自幼精于骑射,生气勃勃,能征善战,出现了许多名将。象努儿
1. The police searched the whole forest for the witness to the murder case but did not find anything except an empty tin trunk due to the thick fog. 1. The pol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细则依据货物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之。第二条应税货物之稽征事宜,不论公营、私营、合作经营、外侨经营或国外输入,除另行规定者
那年暑假多雨。我卧房外石阶边那株石榴树长胖了,只见丰盈不见袅娜。芭蕉也反常,蕉身粗,搂都搂不住,蕉叶摊开来够写厅堂上的四字横匾。芒果更糟,满树亢奋,一团团的密叶绿云似
课堂上的教育气氛影响着教师教学的成败,也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实现。良好的课堂学气氛不仅能够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同时,在良好的课堂教师气氛中,生生之间也能够实现和谐的交流
现代人表示自己时,通常是使用第一人称“我”。尽管“我”行遍天下,是很常用的字眼,可“我”字的本意却与今天的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呢。为了解“我”的内涵,我们还得从它的字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把握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事业,服务于工作和生活,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已经是人们必须知道和深入探讨的课题了。就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的鼓膜穿孔率及听力改善率,观察伴或不伴乳突切除的鼓室成形术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2011-01-201
苏格兰科学家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因为发明电话而闻名于世。但是他并不是第一个通过电线传输声音的人。而且,他的电话也并不完美——他是在其他科学家的帮助下才得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