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九月,股债汇谁是大明星

来源 :资本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anti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度过炎热的暑假,金融市场的热度开始升温,自年中市场开始臆测美联储可能开始缩减购债,市场就变得诡局多端,在过去三个月中,市场经历了美国债市的崩跌,石油价格的一轮上涨,新兴市场货币的贬值浪潮,金价从底部大幅反弹等一连串的行情洗礼,很明显的感受到金融投资机构,过去这段时间,正在为美联储可能修正的货币政策做舱位的整理与准备;自08年金融海啸以来,主要经济体莫不致力于修复受到重伤的经济环境,而QE退市的直接意义上,意谓著经济开始好转,也因此过去五年来的市场结构,会随著整个货币宽松政策的调整而改变,过去五年来,主要股市受到货币宽松政策而连年上涨,美债则受到超低利率的限制而使的债券价格始终高企,汇市的波动率则是越来越低,临近QE退市的时间越来越近,这一切将产生变化,而股债汇,谁才是未来的明日之星?
  股市
  欧美主要股市,自2009年金融海啸后的低点以来,过去五年来的升幅超过了一倍,各国努力印钞的结果,推升了股市的上扬,但经济真实的改善效果却有限,这也是为什么各国在考虑结束货币宽松时,需要有更多经济数据的支持,因为货币宽松这一剂药,只能是续命,而不是解药,利用时间与流动性,让受创的经济能够好好的疗伤。
  从技术上来说,欧美股市自2009年以来,不断的走高,早就面临技术修正的压力,但受到低利率的环境,以及各国竞相货币宽松的政策,使得欧美股市长期出现大涨小回的走势,一旦QE开始缩减购债,下一步将是利率进入上涨周期,那么股市的调整压力将十分巨大,尤其在美国三轮QE的效果一次比一次减弱的情况下,欧美股市的上涨显得十分的虚假。
  在1996年时,欧美股市受到亚洲政局不稳定,亚洲金融风暴,科技产业兴起等多种因素,而出现了长达五年的超级大牛市,但伴随而来的是科技泡沫后的大熊市,2000年开始,市场的流动性骤失,全球陷入通缩的阴影之中,欧美主要国家大幅调降利率,都未能有效改善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当年最终改变此一危机的是由于金砖四国的崛起,为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然而目前市场面对的是比2000年时更严峻的流动性危机,主要各国的利率早已降至历史最低点,实质负利率的环境,大量印钞的结果,仍未能有效改善市场环境,更糟糕的是世界没有第二组的金砖四国,随著金砖四国的经济减速,如果过早开始缩减QE的规模,那么将是由谁来提供市场这些流动性的缺口;过去这五年欧美股市的荣景,像极了1996~2001年的状况,不同的是,如果再次爆发通缩危机,利率已经降无可降,流动性的挹注名单待定,股市的灾难,会因为流动性的收回,一触即发,欧美股市的大熊市或许才刚刚要开始。
  债市
  自从今年六月份市場开始认为,美国将于今年开始缩减购债后,美债的价格就一路下滑,美债的收益率走高至三年以来的高点,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十分缓慢,期间欧债危机更是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作为全球最大资金池的美债,在低利率与QE政策的环境下,过去这四年债券价格一直维持在高档的水平,全球经济的升息周期一再推迟,从早先预估的2013年已经推迟到2015年,这使得债券的投资,成为了投资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著QE退市的可能性出现,美债价格开始下跌,但并不意味著,美债失去了投资价值,相反地,在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之时,在适当的价格时,美债会更具有投资的吸引力,延伸前述欧美股市可能爆发危机以及通缩可能出现的情况,买入美债进行避险对冲就显得更为合理,所以剩下的问题就是,何时可以开始买入美债;从技术角度来看,美债券价格目前处于下跌段,随著QE退市的预期升温,美债价格仍有进一步走跌的空间,以十年债券价格来说,一旦下跌至119下方,将开始是进入买入的区间。
  美债仍是未来一年市场的良好投资标的,只要市场尚未进入升息周期,而在进入升息周期前,必须完全退出QE,唯一的风险则是美国出现债务的危机,在投资结构中,适当比例的买入美债,仍是相当优质的选择。
  近几年汇市的波动呈现越来越低的波动率,一直到了2012年日本推出无限宽松的货币政策后才逐渐恢复了较大的波动,今年暑假,新兴市场货币狂贬,美元受到流动性的支持而稳固;随著美国可能缩减购债的支持,美元会维持著中性偏多的走势,而如果市场陷入更严重的通缩情绪,则美元将走的更强;由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仍维持货币宽松的的政策,加上欧债问题虽然逐步稳定,但根本的问题并未解决,美债收益率稳定走高等诸多理由,都会让市场乐于持有美元。
  进入第四季,九月的风险事件众多,市场很可能出现异常的波动,若美联储于九月开始缩减购债规模,那么股市将进一步下跌,而美债市场将会出现良好进场机会,而美元则会受到市场结构改变,出现宽幅震荡的走势,流动性会给予美元一定的支持,而市场若出现灾难性的危机,则美元会受到避险效应而走高,分散投资是较好的应对策略,长线投资上,以等待债市为佳。
其他文献
愈演愈烈的药企“行贿门”事件似乎没有终点。据继GSK、赛诺菲之后,又一家跨国药企因“行贿医生”在中国市场“中枪”。值得玩味的是,中国正寻求对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中猖獗的行贿现象进行调控,一项为期三个月的调查于8月15日展开——受此“影响”,医药股出现大幅回落走势,截至发稿,中新药业、国药一致、通化东宝、益佰制药、康缘药业跌幅超5%……  外资药企行贿门持续发酵  据媒体报道,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前医药代
期刊
2013年9月6日,日本动画巨匠宫崎骏引退记者会在东京举行,宫崎骏表示这次引退“来真的了”。现年72岁的宫崎骏在引退记者会上表示:“估计会有人说怎么又来了?但这次是认真的了。因为是必须充分休息的时候了,请理解。我的长篇动画时代已经结束了。”  宫崎骏至今负责过11部长篇电影作品,其中榮获柏林影展金熊奖的《神隐少女》(2001年)等4部作品进入日本电影历年票房收入前5大排行榜。他所率领的“吉卜力”约
期刊
1000万亿日元,这是日本财务省近日公布的该国国家债务规模。有美国学者说,如果这笔债务以面值1000日元的纸币连起来,将有7万英里长。无独有偶,日本内阁府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2.6%,显著低于上季度的4.1%,上述数据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陷入两难境地:到底要不要上调消费税?  日本的1000万亿日元(约合10.4万亿美元)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平摊到日本国民头上
期刊
为遏制黄金进口、减少赤字,印度官方再次上调黄金进口税,进一步施压本已经很弱勢的黄金市场。印度财政部近日发表声明称,为遏制国内高涨的黄金需求,避免经常账赤字进一步扩大并抑制美元外流,该国决定将黄金进口税由8%提高至10%,为8个月来的第3次上调,同时还宣布上调黄金消费税和白银进口税。  从印度月度黄金进口量来看,在首次4%提高至从6%之后,印度黄金进口量短期内有所回落,但是由于国内需求旺盛,回落之后
期刊
如果说2013年将是华尔街大丰收的一年,那么艾伦·马斯克(ElonMusk)绝对是点燃华尔街投资热情的重要人物。作为钢铁侠的原型,人们不仅将马斯克的形象搬上了荧幕,而他也在努力将科幻片中的情节投影到现实中,继Paypal、SpaceX、特斯拉之后,如今这位科技大神再一次亮出了他壮举——Hyperloop。  马斯克将Hyperloop称为继汽车、火车、飞机、轮船之后的第五代现代交通工具,其运行速度
期刊
7月埃及发生反伊斯兰主义政变后,人们曾幻想埃及军方支持的临时政府愿意且能够带领这个国家举行包容性的选举。但8月14日开罗街头上演的大屠杀击碎了这种幻想。随着动乱向全国蔓延,埃及军方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在军方收紧控制、死亡人数不断上升之际,内战的威胁也在迫近。  埃及军方7月推翻了民选政府,如今操纵着一位名义上的文职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军方试图镇压穆斯林兄弟会,进一步点燃了伊斯兰主义者的怒火。数
期刊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1912 and the selection of Nanjing as Nationalist government capital in 1927, the Chinese financial sector had two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s. In the
期刊
On December 20, esteemed guests from governmental agencies, PE/VC industry elites, renowned experts and scholars, and famous entrepreneurs, gathered at the second China PE Annual Conference and held i
期刊
中国的房地产业终究沦为了一个世界级的笑话。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终于被领导者们领悟到应该是摸着砖头过河,于是房地产业被政府举世无双地列为支柱产业。政商紧密联手拆迁被城市居民和农民“侵占”的一片片国有土地,中国年轻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一种怪异的只涨不跌的景象,地产商采取一种白痴而野蛮的商业模式(拿地-建设-销售)赚得坛满钵满,而大地上只留下了一幢幢外形相似质量低劣的垃圾建筑。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难
期刊
With regulatory agencies of several countries joining forces to combat UBS, UBS seemed encircled, but it should be able to ride out the storm. UBS was fined US$ 1.5 billion, and consequently, UBS sha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