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承未来之重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xiaoliyan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的影响力在未来,当下的中小学教育所必须承担的未来之重主要体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代际壁垒。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积极建构指向未来的学校课程体系,培塑适应未来的积极心理品格,确立引领未来的教师专业认知,以打破代际壁垒,力承未来之重,培养胜任未来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国家栋梁。
  关键词:未来;代际壁垒;责任;学校教育
  “未来已来”,在当今的不同行业已经形成了不同的话语体系;而在学校教育领域,特别是在中小学校,与此相关的最重要关键词莫过于“承重”二字,即承担十分重大的责任。就当下的中小学教育而言,未来之重的重点已经十分清晰地体现为消解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间的代际壁垒。这里所说的代际壁垒,特指作为教育者的上一代与作为受教育者的下一代所处的媒介环境和所持的认知方式差异较大这种现象,具体表现为:(1)当下的中小学生们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然而教师特别是教龄长的名师们则不是;即便是年轻的教师,甚至年轻到也是互联网时代准原住民的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依然会对生活在迭代后的社会环境中的受教育者产生陌生感;(2)受教育者与生俱来的认知环境中存在着对教育者而言是难以预估、前所未遇、无从参学的盲区;(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大群体之间不可替代的对话系统极易被割裂、被阻隔或者被消解;(4)学校教育的目标难以在具有鲜明代际壁垒的不同平台上得以实现。由此,承担培养胜任未来生活和工作的新一代任务的学校教育,委实有“不能承受之重”,这也是全球教育面临的重大危机。
  笔者基于对2019年2月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以及2020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发布的《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Schools of the Future: Defining New Models of Education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白皮书(以下简称“未来学校白皮书”)等重要文献的学习梳理,结合在一所刚刚完成“民转公”的超大规模初中的教育实践,针对消解教育中的代际壁垒,在学校课程体系建构、学生积极心理品格培塑、教师专业认知确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思考与实践。
  一、建构指向未来的学校课程体系
  显然,学校教育者们是不可能像磁带快进一样,快速进入与网络原住民一样的成长环境的,但如果学校教育的内涵能通过学校的课程优化进行着眼于未来的拓宽,那么身在其中的师生仍然可以在这种拓宽的领域里通过具有前瞻意义的课程共处,消除代际壁垒所带来的教育盲区。关键是,什么样的课程取向能够达到这一功效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课程为突破口,建构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
  事实上,不必说生活在未来,当下人工智能这种直指人类自身的智能模拟、延伸和扩展的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应用系统已经进入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未来已来,如此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对将要生活在未来的孩子而言,没有什么比在学校学习时就接触人工智能更恰逢其时的了,更不必说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知识学习、认知方式和问题解决的惊人变革要求学校教育予以积极回应。将人工智能的启蒙作为当代中小学生技术教育的一个基础场景,为他们开蒙去昧,引导他们理性走进人工智能时代,人文地审视人工智能技术;为他们启智赋能,科学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创造未来的幸福生活,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基于此,2018年初,学校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展人工智能进课堂项目实验。项目组基于智慧校园平台交流、研讨,开发实验项目课程,租用云端GPU资源和中科视拓人工智能系统,搭建轻型的学习环境,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学生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受到《中国教育报》、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2018年6月,学校承办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专题论坛和中小学人工智能专题培训班,推动了人工智能教育在区域内的普及发展。目前,学校正在加紧调研、筹措资金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
  学校人工智能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两大突破:一是边体验边掌握技术的学习路径。围绕计算思维的课程内容筛选既要基于认知主体又要紧扣人工智能,而不是机械的编程学习或是简单的AI技术应用体验。内容筛选要考虑凸显什么问题、哪些数据、怎样处理、如何编程,以及既快又准的人工智能模型得以实现的过程、方法及其应用效果等等。课程体验主要从技术过程经历、技术原理探究、技术应用设计和技术作品评估等几种学习场景中,探索出一条既适合中学生又聚焦人工智能学科基础知识的启蒙课程教学实践路径。学生通过课程体验获得直面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在问题解决中形成分析的视角、高效的手段、智慧的算法,获得优异效果,实现人与AI技术的协同发展。经历课程的学生均能够运用水果识别、人脸识别的原理,设计无人零售、会议签到应用并投入运行。二是边学习边改善思维方式的价值取向。在中学开展人工智能启蒙教育,能够让处于智能化时代的中学生以人工智能的思维方式看待知识应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在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中,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学习的本体以及今后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的一种方式,通过情境创设、知识学习、练习实践、拓展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学习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人工智能素养和工程思维,将技术多面展现,让学生全面、客观地考察;将技术的原理设计为探究活动,让学生不再盲目地崇拜技术,而是懂技术、爱技术、善用技术,成为未来世界的重要承担者。
  当然,人工智能课程只是学校指向未来课程的一个亮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部署的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第二条要求,“加强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大中小学课程,分类制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1]。树人学校在开齐、开足,高质量实施国家必修课程的前提下,以“关注学业差异,促进融合创新,培育人文素养,发展个性专长”为实施原则,有效融合学科体系,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系统化建构:采用了三角形课程架构模式,以人文、科技、体艺为支架,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3.架构“一场馆、两系统、三平台”的现代心育载体
  “一场馆”是指“心悦馆”积极心理中心,是积极心理品格提升工程的物化空间;“两系统”是指积极心理品格目标系统和积极心理品格课程系统,为积极心理品格提升提供目标和路径;“三平台”是积极心理品格提升构建和实施的主体平台,主要包括学生社团、育人团队和家校社合作三个平台。其关系和功能见图1。
  三、确立引领未来的教师专业认知
  关于教师的专业性,无论是教师职称评定对教师专业性的要求,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的“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乃至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的“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都旗帜鲜明地明确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由于产生代际壁垒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因此对承担未来之重的教师的专业性进行再认定,应该具有一种“解铃还须系铃人”的逻辑。
  1.无学不教:永无止境的岗位学习
  除了以学科知识为主的本体性知识,教师还应有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里有有关教师职业的知识,比如教师职业的意义、内容、道德,以及教育法规、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育与社会等,也包括教育基础理论。这些内容,有些在职前就学完了,有些则必须在职后的岗位上加以更新。至于实践性知识,则是最丰富的也是教师岗位学习内容的主体,主要包括:(1)教育实践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学校课程设置、学科教学设计、德育指导方法、课外实践活动指导、教育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升学就业指导等。(2)现代教育技术类:教育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3)操作性实践与指导:包括课程标准学习、教材教法指导、反思性实践、教学经验交流与研讨。(4)教育科研类:研究设计与研究报告撰写、案例分析、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等。上述每一项知识与技能的获得都离不开教师岗位學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学不教。
  眼下,在“停课不停学”的课堂直播中,学不会技术的,或不会在直播课堂实践中总结教学策略的教师,无论有过多么辉煌的过往,都不能胜任教学。这极有说服力地证明了,没有教师的学,便没有教师的教。而先学再教的优秀教师在这场变革中普遍能够:(1)平台使用熟练,因切换、传输、音量控制、屏幕分享等造成的时间损耗在一堂课中占比极小。(2)教学设备与课程资源的检测、调试等课前准备工作充分,相关的课堂差错很少。(3)课堂考勤多元高效。(4)教学目标和步骤清晰,重难点梯度、教学节点分割匹配学生认知条件、评价标准。(5)能根据线上教学特点,创新教学设计和师生互动形式,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教师实现高效教学。(6)积极关注学生在线状态,灵活评估学生听课效果,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在线活跃度。(7)作业布置明确,题量、难度适当,形式多样,适合线上提交。
  2.教者之学:在学习中收获学习和职业的幸福
  《学记》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了教师岗位学习。它用“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来阐释“教学相长”,由此指出了教师岗位学习的价值。笔者若干年前在学习幸福感的研究中发现,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关于“寻找幸福”的答案与学习的关联是比较大的。他认为,不断增加的成就对幸福是十分重要的,个人的价值是友谊、地位、知识、现实、领先、节制、研究等一系列要素的集成。在这一包含较多关键词的古老答案中,成就、知识、研究这三者主要集中存在于人类的学习过程中,其余则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顺着这一思路,学习行为本身及其成果或可视为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产生幸福感的源泉。[7]佐藤学在《学习的快乐》一书中,提到了世界上第一本系统的学习论与读书论文献是12世纪法国圣·维克多修道院的休所著的《学习论》,其核心观点是将学习行为所达到的最终境界视为“幸”与“福”。其中关于学习的描述是:“我们借助学习行为,学会领悟自身的自然本性,学会发现自我。这是外部世界里不能探求的。正因为此,人生最高的慰藉就是智慧之研究。发现智慧者是幸运的,而拥有智慧者则是福星。”[8]教师对自己岗位学习的价值认定由此产生,方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近年来,树人学校由点及面逐步建成教师发展学校,其中有积极心理熏陶项目,比如:鼓励教师根据兴趣爱好自主成立读书社、舞蹈社、篮球队、足球队、太极拳社、家政社等,聘请专业教师定期授课、定期活动,缓解教师压力,丰富教师生活,提高教师的积极心理指数;完善教师健身房设施设备,以激励教师健康身体、愉悦精神;等等。教师发展学校还创设教师专业发展交流展示平台,比如组织“树人大讲堂”、打造“青春朋友圈”、评选“感动树人人物”等,为教师创设感受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的平台。其中,“树人大讲堂”是树人学校教师相互学习与交流的特色项目,教师将境外学习培训、主题项目研究、工作室个体体验、教学热点思考、公开课筹备感受等内容,加以整合与提升,采用TED演讲的形式在全校分享,增强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感。“感动树人人物”评选结果于每年校庆日盛大发布,用身边平凡而又闪光的教育故事诠释教育的价值,不仅弘扬厚德笃行、立己树人的价值取向,更增强了教师的职业尊严和职业幸福感,让教师成为内心明亮、精神闪光的人,进而去培养在未来有大德大爱大担当的人。
  简言之,未来已来,从人的发展规律出发,以积极心理品格培养为基础,构建孕育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课程平台,更新教师的职业内涵和价值认知,致力于打造具有终身学习文化的教师团队,学校才有可能举力承担未来之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2020-01-15].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2]孙小红.跨界学习 融合生长[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2019(9):65.
  [3][5]Schools of the Future: Defining New Models of Education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EB/OL.][2020-01-15].http://www3.weforum.org/docs/WEF_Schools_of_the_Future_Report_2019.pdf?ck_subscriber_id=80727483.
  [4]王坤庆.当代西方精神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 2002(9):93.
  [6]赵中立,许良英.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70.
  [7]孙小红.中学生学习幸福感的测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2):83.
  [8]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3.
  责任编辑:杨孝如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意识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在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界受到了长期关注。相关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小学英语文化意識的内涵分析、现状研究、培养策略、意义和原则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结合我国小学英语文化意识的研究现状,今后小学英语文化意识研究应深化理论研究、探索新的学习样态和建立研究共同体。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化意识;综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命题,也
自从有了班级授课制,课堂提问就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用得最多的手段。通过课堂提问,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设计的课堂提问存在“一
本实验主要比较了离子霉素、电脉冲2种方法激活牛、羊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效率。2种激活方法中,牛胚胎卵裂率无显著差异(90.61%VS94.40%,P〉0.05),而离子霉素激活胚胎的囊胚发育率极显著
<正>我院肿瘤科尤建良主任自创的调脾抑胰方,临床应用于治疗晚期胰腺癌已20余年,疗效显著,未见不良反应[1]。本方具有健脾益气、化湿消积之功效。临床适用于胰腺癌之腹痛、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也要不断更新,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情景教学可以提供最大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照组(n=43)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观察组(n=43)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
我国各个县级地区的人民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对于新闻及电视节目等文化形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县级的广播电视台作为县级地区主要的媒体平台,其新闻工作者是否能够具备相应
摘要: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具有整体性、主动性、生成性等特点,体现着抵达数学学科本质和教学本质的努力。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关注数学知识和学生,使教學建基于通透的数学知识理解和准确的学情把握之上;在学材开发、学程设计方面,努力做到“用教材教”,按照学习规律学,用经典的数学学习方式体验建构知识;评价体系的构建也是完整而富有创意的。  关键词:结构化学习;教学改革;小学数学教学  吴玉国老师主持的江苏省基础教
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复合技术,是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互相渗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结构组成和主要应用领域,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摘要:学习任务群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新样态,聚焦培育语文核心素养,发挥了育人的综合功能。学习任务群出场语境是对学习主体的自我唤醒和立德树人的时代回应,体现了整体化的教学思维和语用教学的评价导向,需要在核心知识与问题预设,情境创设和思维提升上实现路径突破。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核心素养;项目化学习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和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受到了普遍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