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欧?亨利小说的语言风格与创作特色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EK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欧·亨利是美国十九世纪伟大的小说家,其获得了极为重要的文学创作成就。本文结合具体的作品,简要分析了欧·亨利的语言风格,并研究了其小说的叙事方式、创作特色等。希望能够给广大读者提供参考和启发,加深对欧·亨利小说的了解与把握。
  关键词:欧·亨利;语言风格;创作特色;叙事手法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01
  欧·亨利一生中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并且很多都流传于后世,成为经典佳作。从写作方式看,他经常利用生活中的细节对故事进行描写,其小说情节合情合理,结尾又出乎人的意料。他也善于采用幽默的语言风格,展现出独有的创作特色,值得广大读者深入研究。
  一、关于欧·亨利的幽默分析
  不少人曾说,欧·亨利的幽默与马克·吐温的幽默有许多共同点。马克·吐温擅长运用批判式的幽默手法,揭露各种社会现象,并把讽刺与幽默融合在一起。欧·亨利则从马克·吐温的作品中吸收了一些要素,并将其与自己的作品糅合起来,从而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幽默形式。在美国文学作品中,幽默是十分重要的元素,而欧·亨利便是此类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受到了当时一些文学巨匠的影响,并且自身又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他创作的小说生动活泼,充满乐趣。在其作品当中,不仅可以看到许多底层人物的行为、活动,还能了解到不少有趣的俗语和俚语。此外,欧·亨利也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双关等写作手法,突出表现作品的幽默风格。比如,在《两位感恩的绅士》中,欧·亨利便用了“淡色的醋栗”来比喻流浪汉的眼睛,夸张地描绘出了其外貌特点。
  从语言角度看,欧·亨利经常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轻松自然地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感。其小说选材一般都比较贴近现实,且描写的大多都是生活中时常见到的人,或是一些普通的场景。就好像人们每天都要经历的快乐、悲伤、痛苦、烦闷一样,显得常规化却又十分真实。同时,欧·亨利也擅长进行细致的描写,对各类普通人物进行艺术加工和文学再创造,从而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底层人民的生活百态,能够打动读者。[1]
  二、欧·亨利小说的语言风格及叙事方式
  在欧·亨利的小说中,几乎每一部都能找出至少两条叙事线索。欧·亨利可以敏捷地转变这些线索,并对故事情节进行灵活设置。比如,在《警察与赞美诗》中,故事情节安排得十分巧妙,引人入胜。其主要线索就是苏比希望自己能够被关进监狱,这样就不必再过流浪生活。他多次挑衅警察,砸坏别人的窗户,盗窃雨伞等,但无论如何警察却偏偏没有抓他。后来,欧·亨利转变了叙述角度,描写苏比经历了一次精神洗礼,在听过赞美诗后放弃了进监狱的想法,而是决心改头换面做一个正直的好人。但就在这时,他却被警察抓起来了,然后关进监狱。这一故事情节充满了讽刺的幽默意味,语言风格和叙事方式都十分精妙,令人称绝。
  此外,欧·亨利还善于对关键情节进行简化处理。比如在《最后一片叶子》中,贝尔曼在下雨的晚上描画常青藤的叶子,这也是該部作品中一个较为核心的场景。但作者却并没有对此进行仔细描写,甚至都没有过多地介绍这一人物,而是只提到了“鞋和衣服都湿透了”,“一盏未熄灭的灯笼……黄色的颜料”等,便完成了对人物的铺垫。[2]而贝尔曼究竟是如何作画的,这便无从得知,给读者留下了想象与思考的空间。另外,在《二十年后》中,欧·亨利描写了吉米和鲍勃有二十年后重聚的约定,但后来警察吉米发现鲍勃就是自己要抓的犯人。小说以吉米留下的纸条作为结尾,却没有讲述鲍勃是如何被抓的,且当时他们的心情如何。这就留下了让读者自由发挥的余地,让小说更为丰富有趣。
  三、欧·亨利创作特色研究
  欧·亨利的小说大多都属于短篇,其中包含了真实的生活场景、巧妙绝伦的情节、有血有肉的人物。他擅长运用不同的写作技巧,以风趣的语言表现出独有的创作特色。从结局的安排也可以看出,他经常设计一些出人意料的结局,甚至有人将其称作“欧·亨利式结尾”。这种独特的风格使他的作品经久不衰,受到众多读者喜爱。比如《警察与赞美诗》,苏比希望在监狱里度过寒冬,但法律竟然“比善良更加和蔼可亲”。这样的描写方式亦庄亦谐,有意地夸大了事件,让角色显得更加真实,且烘托出了幽默的效果。总体而言,在欧·亨利的小说当中,有着趣味性的故事、生动的语言、突出的人物、新奇的结局,反映出其高超的写作水准。由于读者很难预料到故事的走向和结局,因此容易被带入其中,产生余音不绝之感。这样一来,小说的主旨和中心思想也就得到了体现,创作特色深入人心,作品自然也能够获得成功。[3]
  结束语:
  欧·亨利的小说或情节跌宕起伏,或娓娓道来,都能带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冲击。其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同时也显示出精妙的创作特色。针对欧·亨利小说的这些特点进行分析,有利于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富冬青.欧·亨利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及婚姻价值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152-156.
  [2]樊林.匠心独运的反衬 惊世骇俗的震撼——浅议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35-38.
  [3]朱艳芳.从语言分析角度看《麦琪的礼物》及欧·亨利的写作风格[J].语文建设,2013,(29):37-38.
其他文献
霍克思与杨宪益、戴乃迭所著的两部《红楼梦》英译作品,多年来都是文学翻译研究者所比照的对象。通过对第二十八回原文与两篇译文的研读与对比,本文从两部译作对原文的忠实度
自1984年2月,中央电视台第一个驻外记者站——香港记者站建立以来,到2005年为止,中央电视台已在世界1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4个驻外记者站,台湾地区派出驻点记者,初步形成了
具有“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个现场、一个动态、一个及时、一个生动”这“六个一”特点的现场短新闻,体现出的样式上的“短小精悍”、传播效果上的“短、平、快”使现场短新闻这类“小”样文章更贴近现代人的快节奏阅读习惯和新闻本体特性及规律。  许多作者也采写出了不少立意新、角度巧、手法活、特色鲜的短消息类好新闻。但现在,却有许多短消息存在着空洞拖沓的毛病,缺乏生动的现场,鲜活的动态和细节,常常是呆板单调的叙
摘 要:诗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当中的重要体裁,在情绪表达和思想体现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就现阶段的古典诗词阅读发现,在诗词中,作者的情绪表达是十分多样的,而“愁”便是多样情绪当中的一种。从目前的诗词研究结果来看,古代文人在“愁”的表达中,很少会将愁直接的进行体现,而是通过意象进行“愁”的具象化,这种表现方式使得“愁”的感觉更加具体,体悟特更加的真切。本文就古典诗词当中的“愁”的表现做一具体的分析。  
摘 要:纳撒尼尔·霍桑,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其讽喻体小说《好青年古德曼·布朗》描述了主人公如何在不断抗争中一步一步走向邪恶并毁灭自我的故事。  本论文尝试运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剖析古德曼·布朗的人格特征,阐述了古德曼·布朗自我毁灭的过程。即不安于现状的本我是古德曼·布朗自我毁灭的开端,欲善不能、欲恶不能的自我促使古德曼·布朗在自我毁灭之路上越走越远,而追求圣洁无瑕的
梦与文学有着不可分解的缘分。本文主要通过安娜的梦境,抓住“乡下人”这个形象,解剖“乡下人”在安娜梦境中的猖狂行径,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乡下人”神秘的背后,剖析
摘 要:小说有趣在风趣幽默又不失意味,讽刺了乡镇人的势利,虚荣和对婚姻的扭曲看法,反应出奥斯汀她本人的婚姻观:只为了财产地位或者不考虑财产地位条件都是愚蠢的。对于缔结婚姻这件事来讲,男女双方的感情基础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初印象;幽默;独立;婚姻  作者简介:何敏(1996-),女,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新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
1995年底,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原清原满族自治县北三家乡派出所所长魏长军来到黑石木村,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 群众痛恨的事,查办 黑石木村是北三家乡的第一大村,交通
摘 要:15-19世纪朝鲜漂流文学作品《漂海录》之所以作为整体的类别出现,主要是由崔溥、张汉喆、李邦翼、崔斗灿等最有代表性的四位作者的出身和写作途径等决定的,因此,即使本文涉及的《锦南漂海录》、《漂海录》、《漂海歌》和《乘槎录》名称各有不同,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形式出现。  关键词:朝鲜;漂流文学;漂海录;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当前在报纸、杂志的文章标题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赞誉之词,也许非“名列三甲”莫属。诸如,当某一单位、团体或个人只要在某一 Currently in newspapers, magazines, ar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