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庆幸(外三首)

来源 :散文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坐过绿皮火车,从一座城
  到另一座城,像在故乡
  从一座山头到另一座山头
  时间是缓慢的,持续的
  火车的哐当声像我粗笨的
  喘气,节奏从未停止
  从一个地方抵达另一个地方
  像从我的住所到达你的住所
  像从一座山头到达另一座山头
  起伏的山峰是我的小庆幸
  不眠之夜
  我说的是这个夏夜的雨水
  是雨水你追我赶地敲打着的
  树枝,花朵和草抽出的
  绿色箭矢,当然还有父亲
  辛辛苦苦种植的庄稼,今夜
  将在雨水嘀嗒声中度過
  好在夏夜并不是特别的冷
  好在雨水并不是特别的大
  我或许能在雨水中安然入睡
  不眠的它们将替我守夜
  多出来的
  河谷,村庄,灌木丛
  陡崖,藤路,盘旋的鹰
  布条状的梯田,悬梯
  都是多出来的。裂口里
  有热和涛声溢出来
  一边烘干,一边潮湿
  烘干的是心,潮湿的是
  肌肤。我也是多出来的
  挂在藤路和悬梯上
  像个可观不可食的果子
  风的痛
  风也有被石头砸痛的时候
  风也有被风扭紧的时候
  风也有被洞穴吞咽的时候
  以此类推,你也有被风
  吹痛的时候,你也有被梦
  惊醒的时候,你也有被
  石头砸痛的时候。以此类推
  有一个石头滚落下来
  就有一条疼痛的路止于石头
  止于泥土上的某个停顿
其他文献
水 罐  接过递来的空水罐和父亲的催促,却记不清多少次俯身舀水。  夜幕的包裹里,渗透出点点星光,陶土水罐、火烧水淹,在深水区安然无恙,不曾想却像一只驳船碰到礁石,逃不脱宿命——破裂不可避免。  有过,无法相抵。我舔舐干裂的嘴唇,少年第一次品尝到了岸上庄稼的遗憾和沮丧。  夜 晚  我喜欢黑夜,喜欢远离白月光的静谧村庄。它们被笼罩一层神秘,有腐草中萤火虫怀念微弱的虔诚。  我迷恋黑夜,迷恋和大人们
期刊
1  那是悠扬的、却形容不出来的声音,类如重金属般的质感,它所及之处仿若都碎变粉尘;又如具化的风,蓝色的眼、黑色的袍子,巨大瘦长的身形,自时空的久远处而来,但它面带愠怒。  它是某个先知,负有神圣隐秘的责任,这点绝非于你我。  我能够感受到它,首先它有苔藓的腥湿味,给人压抑感,然后身上竟然还有搏角士的烈焰纹身。它正站在荒漠的凸起处,却擅长将天色调暗。它慢慢地做着奇怪的动作,一遍遍地,试图演示给我们
期刊
经过小卖店,踢着空易拉罐,哼唱着一首“无所谓”的歌。而小卖店像美丽的森林,幽暗的,声音会吸引可爱的“小鹿”。雨水携带灯光和回忆,射向每个角落。  哗哗金属的声音却没有引起她的注意。“你的快食面……”,“你的一包能燃烧孤独的香烟”……她有点忙。  煩躁的工业区,工友们坐在长凳上,窃窃私语,在谈猛烈的太阳。而月光下的乡愁是压在床板下的臭虫。  雨水,废气,机器轰鸣,打磨着我们的青春。我们身体里住着一群
期刊
林间有积雪,无声,无人烟  偶尔,深处传来清响,如同灵魂的回声  叶子枯了,便掉落,不带遗恨  雪地接住这自然发生的事件  小小的海子,是一只清澈的眸  严寒也不能凝固眼中的柔波  能容世事,也能容沙子  岸边雪地闪耀的光线,像细细的颤动的睫毛  山岨、滩涂、坡地、崖岭……  都是用经文一遍一遍擦洗过的  露出雪地的弯折的枯草  内心藏着安静而丰沛的光芒  深处的力  秋阳收走残留山头的最后一根丝
期刊
有植物的人是幸福的  风吹来一些白蝴蝶  再吹来一些昆虫的笑声  风把微小的砂粒聚在一起  动用了,比人类更隐秘的语言  风把时间与希望,吹成花瓣和果实  风把新鲜的树叶吹成一些信物  有植物的人,蹲在地上看蚂蚁  他足够忍耐,其实什么也听不懂  只是像个幸福的孩子  那些狗尾巴草不喜欢被提问  越不过的山川就在心里放弃吧  渡不过的河流也要在血液里消逝  我种下石头  会不会开花结果  前行疲惫
期刊
黄亚洲换过两次包。他早期用黄挎包。我1987年坐120次快客去北京,在火车上和他相遇。他高高个子,穿白衬衫,背黄挎包,朝我坐的方向挤过来。他是杭州到嘉兴,短途车票是没有座位的。他从黄挎包里取出马扎坐了下来,又从包里取出一份赠阅的“诗歌报”,在十分嘈杂的环境里坐在走道上看起报纸来。因我五年前和他见过一面,但那次见面是冬日。夏日的他,我一看就觉得面熟,于是与他招呼攀谈,我才确认此人是黄亚洲。  那时他
期刊
雪在下午是一种镇静剂。  柔软而耀眼,多么不真实的一切。  车在空荡荡的街道上行驶。九华山的绝顶  像巨大的城垛,对峙着上方的蓝。  没有什么能停止它们,没有  另外的春天能替换。它们就像是  老朋友,交换古老的礼物  呈现时间寂静的美。这一刻的城市  如同幻觉,而它,则是真实的。  湿漉漉的道路树立起来  远方仿佛来自天上,每一次出发  都像和另外一个自己告别。  很多时候我忘记故乡,忘记北方的
期刊
空房子  被那么多人写过,被那么多首诗  打扰过  但我的空房子是另外的事情  坐落于蛛網与灰尘之上  只有我一个人能出入  桌子、椅子、家具、地板、床  还在它该在的地方  墙上的相框,还框着旧时光  静止的空气小心翼翼地维持着  辽阔的空旷  蜘蛛有着足够的耐心  捕获悄然进来又悄然退出的  阳光  一行脚印  将什么打开了一道缺口  只有连记忆和往事  都消失了的房子,才称得上  空房子  
期刊
近日读到河南作家刘文方的一篇散文,文中写到了麦收时节一种俗称为“吃杯茶”的鸟,勾起了我对部队农场生活一段难忘的回忆。  那时候,部队都有农场,每年麦收时节,要去农场支援割麦。说实话,割麦的日子,就犹如独自在沙漠里行走一样可怕。无边无际的麦田绵延起伏,赤日熔金,白烟涌动,人小天高,旷野辽阔,没有一丝风、云,何处是尽头?  风吹麦浪作为景观是诗画,可挥镰割麦远不是浪漫。当然会有金黄的麦香、汗水的喜悦,
期刊
在晚霞漫步着的黄昏里,斜阳将人影拉得很长,但却到不了一个人的内心。一种无形的距离和阴影已暗地滋生。许多时候,我们都有意绕道而行,是想将过去的那些保存下来。  那是在煎熬中等待信笺的日子,是掰着指头准确地计算出信笺往返的日子。曾旋风似地奔向邮递员的车子,他眼中的狡黠而温暖的目光……  现在,寂静无人的巷角显得空荡,岸边远离水面的浮萍正向我展示它的枯萎与憔悴。一截枯枝的冰凉压在手心,可我还做不到如此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