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顺”车桥:汽车工业的光荣与梦想

来源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q8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军工振兴之路
  
  衡阳风顺车桥有限公司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432工厂,由于受旧体制束缚,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逐年递减,效益逐渐滑坡,一度濒临破产。2000年,原7432工厂被长丰汽车整体收购,成为其旗下的汽车前、后桥总成的生产基地。自此,这个被湖南省列入“十五”重点项目、市政府“十五”期间重点扶持的老军工企业,走上“引进增量、盘活存量”的“转型”之路。
  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两年期间,风顺车桥依托长丰汽车,投资3.2亿元进行了一、二期技术改造,形成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冲压、焊接、加工、装配、涂装五大工艺,近20条前后桥总成生产线。通过技术改造后,风顺车桥的年生产能力由2002年前的1.5万台套上升到7.5万台套,先进的装备得到了国内各大主机厂的赞许和肯定。
  风顺人很清楚,要将先进的硬件设备发挥到极致,需要先进的软件来支持,在技术改进开展的同时,风顺车桥同步导入了ISO/TSI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并于2003年12月一次性通过了SGS公司的现场评审。在当时,在国内仅有少数几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迈过这一权威认证门槛。
  
  持续发展的困境
  
  发动机、变速器和车桥都是汽车的关键部件。作为汽车前后桥总成的专业生产厂家,风顺车桥与民族汽车工业一起,大力引进外资和技术,却经历坎坷,深受桎梏。
  三菱公司的汽车享有“越野车之王”的美誉,著名车型“帕杰罗”因其独有的越野驾驶性能,深受汽车爱好者的欢迎,在欧美越野车市场中占有很大的份额。2004年,风顺车桥引进日本三菱公司“帕杰罗”前后桥总成制造技术。凭借这种技术,风顺车桥在国内同行业中一马当先。但是,与其他国内合资汽车企业一样,引进技术不仅要付出高额的成本,在各个方面也受到了制约。
  风顺车桥总经理唐亚军先生无奈地说:“所有的产品出厂,都必须通过三菱的技术认证,必须符合它们一系列的标准,以至于半散装件必须从日本进口,尤其是一些核心零部件,这不仅仅是技术壁垒,更是人为壁垒。”
   
  与梦想同行
  
  如何摆脱钳制?风顺人心里很清楚,只能大力提升技术水平,加大研发力度。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风顺车桥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从德国、瑞士、英国、日本等国家引进先进的检测、试验设备,按照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要求,成立了车桥综合检测实验中心,为公司新产品研发和品质保证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并于2006年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成为国内车桥行业具备各种检测、实验、现场评审能力的实验中心。
  在研发方面,风顺车桥加大投资力度,通过改变工资分配方案,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充分调动研发技术人员积极性,确保研发部门有足够的资金与空间。
  2006年,风顺车桥的CFA6470G前悬架、前制动、CJY6470EP前后桥产品研发项目荣获首届“中国汽车自主创新成果大典”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奖。轻型越野车前后桥项目被列为国家“十五”火炬项目和湖南省高新技术产品。
  2007年,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三菱V73型越野汽车前后车架及悬架产品,在风顺研发试制成功,并纳入国家“十一五”火炬计划。目前,第三期投资额4.5亿元的变分器项目、轿车悬架等技改项目也已开始启动,预计在2008年6月试生产。届时,将形成年单班生产10万台套手动和自动变分器、5万台套分动器的生产能力,实现公司的再一次跨越式发展。
  展望未来,风顺人有个瑰丽的梦想:那就是到2010年,实现10亿元的销售额,利润过亿,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依仗“湖南制造”的荣光,那时的民族汽车工业也必将迎来跨越式大发展。
其他文献
武夷山风景区内假冒产品的出现,不但与原产地产品保护的初衷相背离,还损害了武夷岩茶的品牌影响力。  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国家5A级景区(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武夷山景区,以她秀丽的景色吸引着无数游客来此游赏,更有香播千里、名扬天下的“大红袍”。近日记者陪着几个朋友,以散客的身份对武夷山进行一些调查,却听到很多游客都在抱怨:昔日的“大红袍”似乎已经变味。    
受天然气供应短缺及用电需求不足的影响,浙江龙游热电有限公司9E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仅承担调峰任务。机组启停频繁,停备用时间长。这一特点导致现有的氨水碱化烘干法停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