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背景下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tt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进步引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进入信息化时代,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本文首先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必要性,进而探讨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在信息化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相关建议。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工作的推进,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建设高效数学课堂刻不容缓。
  一、小学数学教学融入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小学数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手段,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信息技术更适合充当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自主性的培养。一方面,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是适应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教育行业迎来了大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因此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是适应新课改的客观要求。新课改的核心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用现代教学方式授课,课堂中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可以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教学质量,有利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单调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整个课堂采取“教师兴奋讲、学生安静听”的呆板模式,课堂缺乏趣味性和新鲜感,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发挥。
  (二)传统的教育观念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而目前的教育,还存在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无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略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缺乏全面细致的掌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整节课讲下来,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难以全面了解,在课下作业的完成及批改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因此师生之间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尚不成熟,自制力、专注力都相对较弱,加上数学这门学科本身逻辑性较强,因此在课堂中,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其注意力,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解答,提高其课堂参与度。如在学习“统计”时,教师可以播放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教学情境。首先屏幕上显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教师进行讲解:动物园里开运动会,来了很多的小动物,学生可以把图片上的小动物按种类进行分类和计算,我们可以给每种小动物设定一个符号。然后,屏幕上开始播放图片,学生被图片所吸引,开始用各自的方法进行记录。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动画里一共出现了几种动物?每种动物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学生通过认真观看和记录后,纷纷举手回答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开始讲解“统计”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思考方式也呈多样化。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调动课堂氛围,创新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教学重点和难点
  传统的数学课堂一般都比较枯燥,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只能依靠语言或者简单的教具来辅助。小学生由于思维能力有限,对数学知识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难免会有理解不透彻的情况。这种情形下,在数学课堂中融入信息化的手段,就会很容易化解这种难题,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时,由于学生初次接触“面积”这个词语,单纯靠教师讲述比较难理解,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教師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和讲解一下面积的概念,让学生有个初步了解,接着举出具体例子,一步步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思考长、宽与面积的关系,进而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公式。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学生对抽象的概念会有个直观的了解。同时教师可以延伸教学内容,让学生算算自己的课桌面积、文具盒的面积等,将所学的知识直接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增强了数学知识的实践性。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课下沟通的桥梁
  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为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教师还需要在课下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与学生建立沟通,做好课后延伸工作。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技术,把课堂上的教学难点录制成视频,通过家校合作,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加强课下的复习;或者建立班级微信群,约定特定的时间开展在线沟通。这样,学生的课下复习就可以与课堂学习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丰富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资源,活跃了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新活力,是建立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研究了智能答疑系统中的问题分类.针对基于章节目录的分类方式过于依赖特定教材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关键词聚类的问题模糊分类方法.此方法基于关键词的语义,采用NERF算法对关键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有所提升,而要想构建高效课堂,仍然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广泛关注。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如何构造小学数学
目的: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基因的遗传变异对食管鳞癌(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175例食管鳞癌根治术患者。在手术前收集患者的外周血5 m L用来
为推动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本刊自1995年第3期起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系列讲座”。由我校计算机教研室伍俊明老师主讲。本期为第三讲,讲授超级汉字操作系统——suprer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他“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在“爱满天下”光辉思想的映照下,我们看
通过对数据仓库和OLAP概念及体系结构的分析,描述了一种OLAP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介绍了它的具体实现方法。基于数据仓库的查询,一般都是及时特定查询,要在严格的响应时间内执行
做为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杰出代表,赵荣光先生在推出5部专著(《天下第一家衍圣公府饮食生活》1989年黑龙江科技版、《天下第一家衍圣公府食单》1992年黑龙江科技版、《满族食文
目的 探讨经颞部和额部微创钻孔引流方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量、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将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患
本文阐述了非智力因素的涵义及其价值,指出了当代大学生在这方面的缺陷,阐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与非智力因素相关的能力培养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个小学生都存在着有个性差异,也正是由于这些个性差异的存在,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学习状态。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