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本运营视角下的农地整理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农地存量的非减性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和经济模式优化,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寻找维持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运行的动力源,是当前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生态资本理论,指出农地整理过程的实质就是生态资本运营的过程,农地整理质量取决于农户对农地生态资本的运营能力。论文从农地生态资本运营提出的背景入手,阐述了农地作为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进而转化为生态资本的运营过程,分析了农地整理中存在的生态资本运营主体缺位、农地生态资本转化率低、生态资本运营风险较高等问题,提出了界定农地产权从而明确农户的农地生态资本运营主体地位、在农地整理过程中给予农户完全的知情权和申诉权、建立健全中介服务组织以培育农地要素市场、引导农地整理投资主体多元化进而规范农地整理资金使用、加强农地整理的总体规划和技术指导、在农地整理过程中谨防土壤污染等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研究性教学模式以自主学习、探究、实践为特征,通过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主动获取知
为了引导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国际环境科学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推进国际环境学前沿发展,2011年11月27日至30日,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与联合国教科
<正>列宁在批判马赫主义哲学时,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任务就是要善于汲取和改造这些‘帮办’所获得的成就,并且要善于消除它们的反动倾向,贯彻自己的路线,同敌视我们的各种力量和阶级的整个路线作斗争。”为了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批判现代西方哲学,并在批判的原则下汲取和改造它的成就。为此,就要对它们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哥本哈根学派评说一下现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
2011年11月18日-19日,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在珠海隆重举行。
<正>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是要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要实现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要建设祖国和完成祖国的统一,都必须广泛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这就需要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规定的战略、策略方针,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组成部分。统一战线的基本要求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并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我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民族文化创新是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本文以蒙授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在分析民族高等教育的民族文化创新动力基础上,阐释其民族文化的创新优势。最后分析了民族高等教育民族
哈特和奈格里在布展帝国时代“诸众”的抵抗逻辑时,曾经乐观地把互联网超文本的链接所突显出来的异质性当做可以对抗资本的统摄性的“一”的力量,认为“诸众”可以在通过全球
李克强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指示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水清天蓝地干净的宜居安康环境",这意味着国家已经开始强调"干环保工作要以人为本"的理念。环境人权作为新兴
<正>党的十二大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到本世纪末争取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伟大号召。发展农业是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战略重点。养猪业是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生猪的生产和经营,对于推动农业的发展,贯彻落实十二大精神,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有着重要意义。笔者最近对我省生猪生产和经营情况做了一些调查,现整理如下:
推进民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民族院校已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在分析民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