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吗洛尔或卡替洛尔联合曲伏前列素的降眼压作用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n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噻吗洛尔与卡替洛尔分别联合曲伏前列素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或高眼压症(OHT)患者的降眼压作用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方法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将纳入的162例患者随机分为噻吗洛尔组和卡替洛尔组,噻吗洛尔组患者使用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点眼;卡替洛尔组患者使用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点眼。在患者治疗后第14天、28天进行疗效评价及心血管不良反应、其他药物不良反应评价。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人口基线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用药后14、28 d与治疗前比较,眼压均下降(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28 d,2组心率均下降(P<0.05),噻吗洛尔组较卡替洛尔组的心率抑制作用明显(P<0.05);22∶00-04∶00时间段内患者心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吗洛尔组心率过缓发生率增加,而卡替洛尔组下降,00∶00-04∶00时间段内卡替洛尔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低于噻吗洛尔组(χ2=4.077,P<0.05)。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POAG或OHT患者,噻吗洛尔或卡替洛尔联合曲伏前列素均具有较好的降眼压效果。在22∶00以后,卡替洛尔联合曲伏前列素引起心动过缓和心率下降的比率较低。

其他文献
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了青岛的主权。至1929年,北洋政府在青岛逐步建立了卫生防疫体系,成立了卫生局,颁行各种卫生防疫的法规、法令,进行卫生宣传,开展卫生运动等,在保护、保障和促进民众健康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由于经费不足,卫生行政机构变动频繁,影响了卫生防疫的效果以及卫生事业的发展。
1947—1977年间,蒙医教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呈现多层次、多形式的格局,具备了现代教育属性。通过进修学校、开办培训班对传统的蒙医加以规范、提升,又借助医学院、卫生学校培养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蒙医药人才,成为后来蒙医教育乃至蒙医药事业发展的先锋力量。1958年内蒙古医学院增设中蒙医系,招收蒙医专业本科生,为蒙医高等教育之肇始,也使蒙医成为中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中的先行者。
《敖氏伤寒金镜录》系杜清碧在"敖氏"基础上著述而成。有人认为"敖氏"系元代经学家敖继翁,但文献中并无敖继翁涉及医学的记载,故此说仍待考证。《敖氏伤寒金镜录》成书后,少为人知,明代薛己2次刊刻,促使该书得以流传。除以单行本流传外,附录于其他医籍,是《敖氏伤寒金镜录》另一流传的重要形式,以《古今医统大全》和《证治准绳》影响最大。《敖氏伤寒金镜录》传播至日本、越南等地,对日本的影响最大。目前,日本保存有
宋朝与高丽通过两国使节、商人往来以及日本的中转,有着频繁的医药文化交流,涉及到多个方面。宋朝赠予高丽医药书籍,高丽刊刻印刷并回赠给宋朝;宋朝与高丽之间还互赠药材;宋朝多次应高丽之邀前往施诊,并教授传播医学知识,高丽也不断派人前来学习。宋朝与高丽之间的医药文化交流,促进了高丽医事制度的形成、本土医学的发展,也使部分宋朝已佚医籍得以回归,提升了中医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
"癃"并见于汉代的医籍与史籍之中,但语义所指差别很大。医籍中的"癃"指以小便不利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数见于传世医籍《黄帝内经》和出土文献《五十二病方》《武威医简》。史籍中的"癃",多写作"罴癃",有跛足、疲劳、废疾等多种含义,指肾气衰损所导致的先天不足或后天衰老,亦多见于出土简帛之中。"废疾"亦称"笃癃",指因先天残疾或后天病重所导致的"失去任事能力"。笃癃者与高年、鳏、寡、孤、独及无家属贫不能自存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老年胃癌患者辅助化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行胃癌根治术且采用辅助化疗的老年胃癌患者资料。计算PNI值,探讨PNI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PNI指数与患者年龄(t=5.576,P<0.001)、肿瘤直径(χ2=4.846,P=0.033)、肿瘤淋巴转移(χ2=13.742,P<0.001)、术前CEA水平(t=5.226,P<0.001)等指标密切相
目的评估在实时导航下新型+3.5 D非球面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8例(12眼)白内障患者在Version实时导航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Diffractiva-aA多焦IOL(Diff-aA)植入术,术后3 d、1个月、1年随访,评估项目包括裸眼及最佳矫正远近视力(LogMAR)、离焦曲线、撕囊口圆度(通过眼前节照相及Photoshop软件分析),
目的评估并比较50%滴定能量(TP)的577 nm阈值下微脉冲光凝(SMLP)与25%TP的577 nm SMLP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短期疗效。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单眼急性CSC患者94例(94眼),给予50%的TP-SMLP治疗(50%TP-SMLP组)或者25%的TP-SMLP治疗(
目的比较单眼白内障患者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或单焦点IOL后的双眼视功能。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单眼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根据植入的IOL类型分为2组,各40例(40眼)。观察组植入多焦点IOL,对照组植入单焦点IOL。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指标包括术眼单眼及双眼远(5 m)、中(70 cm)、近(4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睑板腺形态结构及其泪膜稳定性的改变。方法描述性研究。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呼吸内科确诊为OSAHS的患者63例(126眼)作为OSAHS组,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44例(88眼)作为对照组。对全部纳入对象询问个人基本信息及病史,并对眼表疾病指数(OSDI)进行评分后,再进行裂隙灯显微镜、非接触式红外线睑板腺成像仪、泪膜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