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王》中的存在主义解析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CHZHTX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存在主义角度看,《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是一个存在主义的悲剧。人们生活在一个荒谬无理性的世界而不自知,他人即是地狱。面对世界的荒谬、人生的痛苦,人们每次选择都使得愿望和事实更加背离。整个故事传达出一种对命运怀疑的态度,而这命运的本质就是对世界荒谬无理性的表达。
  关键词:俄狄浦斯;存在主义;存在;荒谬;选择
  存在主义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思潮。存在主义哲学反映了西方现代人对生存的困惑,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但是在本质上,存在主义哲学是一种对人类存在方式和生存境遇的哲学根本性的探索,它探讨的是“世界是怎么样的”、“人生又是怎么样的”这样有关世界和人类根本性的命题,是每个时代都不断探索苦苦追求命题,因而具有超越时空的适应性。美国著名哲学家W·考夫曼曾经说过:“存在主义是一种每个时代的人都有的感受,在历史上我们随处都可以辨认出来。”[1]《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神话,表现的是人和命运的冲突,反映了主人公不断奋斗探寻自己的身世和命运,想要摆脱命运的桎梏反而更迅速踏进命运的陷阱的人生困境,这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内涵又有着超越时空的契合性。从存在主义角度看,《俄狄浦斯王》讲述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存在主义的悲剧。老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忒因为神谕杀害了儿子俄狄浦斯,但俄狄浦斯被人相救,在知道自己会杀父娶母后离开了养父母,却阴差阳错在一个三岔路口杀死了生父拉伊俄斯,后来又娶了自己的生母,并与其生育了可以称作弟妹的儿女。老国王和王后的人生是悲剧的,俄狄浦斯的人生也是悲剧的。他们生活在一个荒诞又充满偶然性无理性的世界又不自知,他们有选择的权利但是选择却是无用的,他们最终的结果还是失败。面对杀父娶母的真相,王后自杀,俄狄浦斯也只能戳瞎双眼放逐自己。王后的自杀和俄狄浦斯的自我惩罚都是对命运的不妥协,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处——自杀和自我放逐都是不想看到事实的真相而做出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他们自由选择所承担的责任。而所谓的“命运”和“神示”,其实是对世界荒谬和无序的表达。
  一、存在的不自知
  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命题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首先,存在可以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指除了人以外的世界,而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人的存在有两个根本特征,一个是主观性,一个是个别性。主观性是指人是自己的主观意志所创造和决定的,所以只要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就能成为怎样的人。个别性是指个人存在的特殊性和个人存在的具体性。人的一个个具体存在活动,具体表现,便是人的本质。在面对事物的时候,一个人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决定,那么存在便失去了意义。在这个意义上,那么神谕和命运就有了可批判性——既然是存在先于本质,那么神灵既定的命运就没有存在的合理性。如果被拘束在这个命运的诅咒之下,被命运所定义,那么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俄狄浦斯悲剧根源就在于对自我存在的无知相信了神谕的“本质”。在故事中,俄狄浦斯用智慧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自认为是世上最大的智者。然而他虽然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人,但是却并未弄清人是什么,既没有认识自己,也没有真正认识世界。在俄狄浦斯的人生里,他并不知道真相,神谕没有明确告诉他自己会杀死自己的亲生父亲,也没有告诉他自己的身世来由,于是他离开了养父的王国。他是无知的,面对自己的父母却不认识,做了杀父娶母的事情而不知晓。正如忒瑞西阿斯所说:“你虽然有眼也看不清你的灾难,看不见你住在哪里,和谁同居;你不知道,你是你已死的和活著的亲属的仇人……”[2]不仅如此,他还深受神谕的危害,相信神谕会应验,所以避开自己的养父。那么就算这样他也已经成为神谕的俘虏,因为他用神谕定义了自己,所以也意味着他放弃了自我的存在,成为神谕的试验品,其结果肯定是失败的——如果一个人时时处处以他物为标杆而行动的话,其人生肯定是悲剧的。这也是存在主义哲学想要告诉我们的:认识你自己,做你自己。
  二、世界的荒谬
  存在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由无法理解的偶然性构成的一处混乱,没有任何规律可循,也毫无理性可言。从根本上说,它是偶然性的、不可思议的、荒诞的存在。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命运其实就是世界荒诞本质的象征。人在生活中处处都有障碍、限制和不幸,每个人都是荒谬而冷酷世界的一个孤独而痛苦的人。俄狄浦斯和其亲生父母的悲剧就在此发生——这个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他人即是地狱。
  在故事的开始,整个忒拜城笼罩在存在主义的困境之下:瘟疫蔓延,麦穗枯萎,妇人流产,牛羊瘟死。人们不知其来,更不知其终,就连俄狄浦斯也不知原因。这样的情景我们不难想到《苍蝇》中的存在主义困境,这种神秘和恐怖体现了世界的混乱和不可理喻。整个世界是偶然性的荒诞的。一个毫无根据的神谕降在忒拜城的国王身上。对于老国王和王后来说,他们自己的儿子会杀死自己父亲娶了自己母亲——这本身就是一个荒诞可笑的预言。他们试图杀死孩子,可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有人救了俄狄浦斯。在老国王和王后把预言抛之于后的时候,在一个三岔路口,老国王拉伊俄斯还是死在自己儿子手中。他至死也没有想到杀死他的真的是自己的儿子!这是多么可笑可悲又荒诞的人生。一个偶然性接着一个偶然性,整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不可知。对于王后伊俄卡斯忒来说,她自认为自己的儿子已经死去,还天真的以此为例安慰自己的新丈夫。然而事实却是“给丈夫生丈夫,给儿子生儿子”。对于俄狄浦斯来说,他远离科任托斯本为避免杀父娶母的罪恶却正好导致了生父的死亡,本为英雄的事迹却正好娶了生母,本为追查事实真相却正好查出自己的耻辱。他是他生父的杀手,是自己母亲的丈夫,是子女的兄长,这样的无序的纷然的世界怎能不是荒诞的,这样的人生怎能不是恶心而又令人痛苦的,他们的人生怎能不说是一场悲剧。世界的偶然性和荒谬也使得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紧张,他人即是地狱。对于拉伊俄斯和伊俄卡斯忒来说,俄狄浦斯的存在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他们活在杀父娶母的神谕恐惧中。对于俄狄浦斯来说,生父母也是他的地狱。因为他们的存在,俄狄浦斯背上了杀父的罪名,伊俄卡斯忒的死亡更使他加剧了自身的负罪感。因为老国王和王后的存在,俄狄浦斯的存在成为一个偶然和荒谬的符号——他既是父亲的仇人,又是父亲的儿子;既是母亲的儿子,又是母亲的丈夫;既是儿女的父亲,又是儿女的兄长;既是外乡人,又是本地人。这一切都是他痛苦的根源,他的人生是荒诞的让人发疯的。   三、选择的无用
  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自由。人在这个世界上是绝对自由的,没有神的旨意也没有命中注定的模式,每个人都是自己选择的唯一决定者。他们认为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者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存在主义还认为,人命定是自由的。然而选择如何去行动是由主体决定的,但是不能选择行动的后果,自由选择只是选择上的自由。面对荒谬的世界,俄狄浦斯及其生父母进行了选择,但是每次选择都是失败的无用的,每一次的选择都使得愿望和事实更加背离。对于老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忒来说,他们第一次选择就是如何處置俄狄浦斯。他们选择了让仆人去杀死,然而事实却是给了俄狄浦斯一条生路,让他在养父的王国里健康长大,继而才有了亲生父母和儿子对面不相认,于是才会有了杀父娶母的悲剧。他们的选择使得杀父娶母更有了可能性,因而他们的选择是失败的甚至说是与愿望相反的。对于俄狄浦斯来说,他的每次选择都试图摆脱命运但是每次的选择又无情地将他抛入更深的陷阱。他的第一次选择是离开自己的养父母。他的离开是为了防止自己杀父娶母的行为可能,然而不幸的是他恰恰因此来到生父的国度,在三岔路口杀死了生父。在杀死生父后他有了第二次选择,三条道路他偏偏选择了通往生母故乡的一条。在解救了当地的人民后,他又选择了迎娶原来的王后成为国王。试想,如果他没有来到忒拜城,如果他没有选择当国王而是继续流浪,那么就不会出现娶母的悲剧了。在瘟疫流行的时候,先知和他的妻子都劝他不要继续追查,然而俄狄浦斯选择了追查到底,最后真相大白,他刺瞎双眼自我放逐。俄狄浦斯和他的父母都有自我选择的权利,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的每一次选择都是无用的。他们无法逃出生存的困境。
  在存在主义看来,一个人降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进行自我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没有任何人可以减轻这责任的重量,无论人做什么,都无法哪怕是在短短一瞬间内逃脱这种责任,因为人对于逃脱责任这种欲望本身也是负有责任的。然而值得玩味的是,在面对真相的时候,伊俄卡斯忒选择了死亡,这无疑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解脱。俄狄浦斯刺杀双眼放逐荒野,从一个明眼人变成一个盲眼人,不再看这个荒谬的世界也不愿面对残酷的真相,从国王变成乞丐,向着荒莽大野而去。他们的作为都承担了选择的后果,体现了自由选择的责任承担。
  四、结语
  俄狄浦斯故事里的主人公种种作为使得他们更加走入命运的漩涡,他们自始至终的抗争和逃避其实是无用的选择甚至是对命运的服从。在这里,命运成了世界荒谬本质的象征:它所强调的就是事物的偶然性、不可预见性以及不可能显示其意义和目的的性质。美国著名哲学家保罗说过,最终必然性的缺乏即非理性,便是命运的不可穿透的黑暗。我们偶然被抛入这个世界,经历一个个偶然的事件,这便是世界荒谬的存在。《俄狄浦斯王》中这种神秘、盲目和强大的命运正是世界荒谬和偶然的表达。
  值得肯定的是,虽然《俄狄浦斯王》中揭示了存在主义的悲剧和人的生存的困境,然而剧中人物不断努力和选择的勇气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给人荡气回肠的震撼是永远值得学习下去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然而这丝毫不能影响我们对人生困境的不断挣扎以及对生命的终极叩问。
  参考文献:
  [1] W·考夫曼著,陈鼓应等译.存在主义[M].商务印书馆,1987.
  [2]索福克勒斯著,罗念生译.俄狄浦斯[M].上海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自”是古汉语重要的虚词之一,用作副词、连词词尾是“自”的一种特殊用法,始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不可一概而论的将所有“-自”都看作词尾.
命门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祖国医学的理论发展及临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自该学说萌芽之后,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努力与积极的探索,使命门学说的学术内
目的:建立中药材(饮片)中非法添加6种水溶性红色素(新品红、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日落黄、酸性红73)的薄层色谱快速筛查的通用方法.方法:采用硅胶G预制薄层板,乙酸乙酯-
《平家物语》创作于日本镰仓时代,作为军记物语的代表作在日文文学史上中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它在真实的历史基础上,通过文学化、艺术化地处理叙述了平安时代末期源氏、平氏两大武士集团之间的争战以及平氏一门荣辱兴衰的过程。在长达13卷的《平家物语》中出现的人物有皇族、贵族、武士、僧侣等,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造就了《平家物语》崇高的艺术成就。其中一个就是平氏的中心——平清盛。  《平家物语》第一卷开头《祗园精舍》
回声rn祈求一种回声从生命的深处rn传来.那是被生活和岁月反复折射的rn声音 它什么时候飞临我内心的湖面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迫在眉睫,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实现其人文教育功能,就硌须突出人文精神,强化大
摘 要:戏曲表演的技巧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包括:基本功,武功,身段,唱腔,表情等多方面的技巧。情感是戏曲表演的再现性与表现性的统一。戏剧演员在运用技巧时,要从生活出发,要和人物的实情、实理取得一致,演员的技巧与人物的感情才能更好地结合。用得得当,才可以为人物增强艺术魅力,使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达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关键词:戏曲表演;人物形象;技巧与情感  一、正确分析戏曲情感的内涵  
出现在微信中的古典诗词内容丰富,风格各异,但一般是名家名作.内容主要紧扣人们的日常生活,或引导大家如何欣赏古典诗词,或介绍有关古典诗词的基本常识,或借助古典诗词表达某
天黑下来,一朵花合目睡下rn美丽的少女进入温馨的梦乡rn匀称的呼吸,使屋内愈显宁静
毛泽东对杨朔《樱花雨》的“诗化”“点评”,是毛、杨在散文美学理念上的一次碰撞与碰撞之后的神通,所引发的60年代初期的散文“诗化”思潮,是历史机遇的一个必然.杨朔“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