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倾向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6278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主讲教师往往刻意追求“完美”,而这种“完美”带有许多“演练和功利”成分。文章试图从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课堂常规几方面阐明,只要以“科学”为路标,以“真实”为前提,“有缺”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美,是原汁原味的本真美,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残缺美
  
  随着新课程的推广、新理念的普及,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不断地变革着,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之而涌现出的许多体现改革成果的“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就从这些课呈现的方式来看,无论从教材的钻研、教案的设计、教法的选择还是教学氛围的营造等都深入细致,孜孜以求,力争为学生、为听课者奉献一顿美味的教学大餐。而伴随着下课的铃声,教师恰到好处地说着“谢谢大家”,成为令人称道的演出,成了首选的“完美”风景。为了这个“完美” ,公开课就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变成了“无懈可击”的表演;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讲究“精雕细刻”的形式;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成了各种“模式”或生搬硬套或惟妙惟肖的翻版。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缺未必不是堂好课
  
  新课程的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内容选择上的灵活性,练习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弹性,但理解和个性化阅读始终是重点。每上一课,我总是奢望能将阅读及其他的一些教学任务完美结合,顺利完成。这种思维定势实现于公开课上,执教者总希望通过一堂课展现给大家三维目标的和谐实现、师生的多元交流等等,似乎这成了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而过少地去考虑这堂课是否收到了实效,这种课型是否易于操作、推广。
  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固然是一堂课的精彩,但如果在内容的选择安排上不遵从学生的意愿,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那么再多的精彩也只是教师个人的精彩;如果为了内容、结构与预设的丝丝入扣而不去关注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这种精彩怎么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彩呢,又怎么称得上是“完美”呢?还不如让内容的有缺来成就学生的精彩。因此,我想语文课堂未必需要负载面面俱到的任务,允许“有缺”,但不是说不要任务、不要目标,因此,遇到这一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学生的角度安排课时内容,真正让这些内容能对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新课程提供的语文教材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广泛的用教材的理念。因此,在使用教材时,对提供的内容可以进行合理的裁剪和重组,较好地为实现课时目标服务。
  
  二、课堂教学时间的延误也情有可原
  
  现行的评课标准有许多,而这些标准中,有一条几乎达成了一种“共识”,即能否在“法定”的时间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成则“完美”, “不成则要打折扣”。于是,我们在公开课时掐着时间进行,将每个环节设定好所用的时间,当下课铃声响起,教学环节刚好能结束则大功告成,对于这种“完美”的划定,我们下意识里已默认了、习惯了。如果说能在规定的时间真正达成了目标、发展了学生的能力,这种真正的完美的确是成功的。但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当我们在完成教学环节时,总要去面临学生不断新生成的课堂问题。教学是动态的,常常一个环节设定的时间到了,而教学任务尚未完成,于是为了整堂课结构臻美,我们不惜漠视课堂的动态生成,草草结束一个环节,又匆匆开始另一个环节,牵着学生走,而颠覆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那我们何必要求公开课上的“准时到达”呢,我们平时设定的课时要拖延,但不是一样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吗?这样的课例我们常常碰到,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事物,对于课时内应该完成的内容,如果有实际需要,可以适当地延迟一个或几个课时,但并不等于每堂课可以拖延。第二,教学时间的延误出发点都是学生去自信地、快乐地学。这就需要教师备课时充分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与教材的关系,真正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使课堂真正成为生产知识的地方。
  
  三、课堂常规的偶尔有缺也无妨
  
  一种具体的做法在实行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一种习惯在同一价值观的认同下则会形成一种规范。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多规范:别人朗读、回答问题时必须做到静听;与人合作交流时要有较好的合作意识等等。不错,良好的课堂常规会引领着师生向文本、向生活迈进。而我们语文知识、情感、价值观的多元实现只有在这些严格的、科学的教学常规中才得以落实。
  公开课上完美的课堂常规有很多情况下都是课前“演练”、“彩排”的结果,有许多不和谐的课堂音符已在告诫中藏匿起来,但其不安分性还是在心里涌动着的。我们应善于去引导,捕捉类似上述课例中的契机,发现其“善”,巧妙地“诱”,给予他们机会,让他体验成功、被肯定的喜悦,而不仅仅是漠视、批评。只有这样有心地关注每个学生,欣赏每个学生,才能营造出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才会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放飞个性的天堂。因此在允许课堂常规有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走近学生,研究学生,让他们知道守纪的重要性,而不是让他们来敷衍上课;第二,巧用语文课堂教学中丰富的人文精神、理念来优化课堂秩序。教学中,及时与学生进行言语的沟通、情感交流、适时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肯定。教学设计要富有活力,让学生乐于参与,产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完美”是很难实现的,是理想,是境界,我们可以追求“完美”,但要以“科学”作路标,以“真实”为前提;我们更不能回避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缺”,这种“有缺”,当我们用智慧去解读、处理时,也会成就另一种“完美”,一如那断臂
  
  的维纳斯。我们不要让“有缺”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缺陷,而是应以“有缺”为原型,去塑造语文课堂教学中另一种残缺的美,追求一种原汁原味的本真的语文课堂,流淌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
  [参考文献]
  [1]金钟鸣.心灵的探索[[M].时代文学出版社,1991.
  [2]朱光潜.美学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戴建业.孟诗论稿[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其他文献
如今,3岁以上孩子仍在床单上“画地图”的现象有所增加,其实这种现象是一种病症,医学上称为“小儿遗尿症”。父母应当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可能诱发的患病因素,才能防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认真贯彻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新论断,坚持继承创新,注重统筹兼顾,着力打好硬仗,呈现出可喜的发展态势.“浙江像战场,到处热火朝天”.当干部的就是
不少人可能都有发现,年纪越大,睡觉就越不受控制.想睡的时候睡不着,不想睡觉时却不自觉地打起了瞌睡.这是为什么呢?rn原来,老年人瞌睡多与夜间深度睡眠质量下降有关.深度睡眠
期刊
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2005年是海宁市“农村文化活动年”,群众文化活动重点放在了农村,举办了海宁市首届农村文化艺术节,历时八个月,设11个
期刊
语文教学,琐碎而繁杂,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将字词句、篇章结构、思想内涵、写作特点向学生分析的“淋漓尽致”,效果多是“晕头转向”。能不能探求一种优秀的语文教学方法呢?能。语文学科,它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老师要基于语文学科这样的特点,统揽语文教学于胸怀,整理语文教学于条理——在语文教学中牢牢把握三个层次,即阅读与欣赏,感悟与体验和挖掘与表达,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和谐一层
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敏锐眼光,客观全面地考察我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特征,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这一科学论断客观准确,全面深刻。从马克思主
痱子是夏天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儿童最为多见。这是因为盛夏酷暑,气温高、湿度大,儿童机体新陈代谢旺盛,活动量大,易出汗,汗腺孔由于汗液排泄不畅,而导致长痱子。面对孩子身
云迷序《岳飞破虏东窗记》见,凡3支。其一词为:特展丹衷,焚香拜启,虔诚祷告虚皇:昨宵有梦大不祥,今起斋坛作保禳,求福庇,祛祸殃。愿教内外得安康。斋沐罢,听赞扬,一诚真可感穹苍。(第15折)《
期刊
人类最珍贵的莫过于生命。然而近年来见诸媒体、报端的学生伤人和自杀事件却呈上升趋势。无论是轻视他人生命,还是放弃自己的生命,其本质都是与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念背道而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