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伏加德罗常数在高考中的考查特点及解答对策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peci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也是广东高考的必考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试题考查涉及到基本计算公式的理解应用、混合物的微粒数、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盐的水解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对阿伏加德罗常数考查的特点归纳概括,并总结出解答策略。
  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特点及解答策略
  (1)气体摩尔体积公式的正确使用Vm=该公式使用时注意把握两个方面的问题。
  ①状况条件:22.4L/mol是在标准状况(0 ℃,1.01×105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命题者有意在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常温常压),让考生与22.4L/mol进行转换,从而误入陷阱。但是使用其他两个公式n=、n=反而不必标准状况,注意把握。
  ②物质状态:该公式适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命题者常把一些容易忽视的液态或固态物质作为气体来命题,让考生落入陷阱。如在标准状况下,SO3是固态;水是液态或固态;戊烷、CCl4、苯、乙醇、汽油、辛烷是液态等。
  总之,解答此类题目时注意应用该公式必须具备两要点:标准状况和气体物质,二者缺一不可。
  (2)由混合物的质量求微粒个数。
  考题中通常给出按照一定规律组合成的一定量的混合物,然后考查混合物中某种微粒的数量。
  方法:①最简式法。如O2与O3混合,其最简式(O)x;如乙烯与丙烯混合,其最简式(CH2)x由混合物的质量求出x,从而确定微粒数。
  ②混合物各组分的式量相同。如H2SO4、H3PO4;NaHSO4和KHSO3等,由混合物的质量求出物质的量,再确定微粒数。
  (3)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的水解。
  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时对离子浓度和物质的量的影响。
  考查点一:弱酸、弱碱等弱电解质由于存在着电离平衡,所以不能完全电离,可以依据此电离平衡理论来考查微粒数。注意把握题目中如果只给出物质的量浓度而不给溶液的体积,是无法比较离子物质的量的大小;
  考查点二:盐溶液中弱的离子水解,故弱离子的量要减少,同时还要注意区别是问弱离子的量的变化还是阴阳离子总数的变化,避免粗心答错题目。注意此类题目中的陷阱是给出固体盐,由于不是溶液,是不水解的,所以弱离子不能减少。
  (4)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转移,可以从一些重要的反应入手,设置电子转移数的考查题目。
  此类题目,首先针对具体的反应,找出化合价的升降数目,进而求得电子转移数。在解答题目时注意题目中给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应该按照少量的反应物或者生成物来计算电子转移数。关注重要的反应:比如铁和氯气得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如Na2O2与CO2或H2O反应,Cl2与H2O或NaOH反应;变价的特殊反应,如:Fe、Cu与S反应;Fe与稀硝酸反应。
  (5)物质结构。
  宏观的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微观粒子种类一般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1mol微粒的数目即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由此可计算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的数目。
  考查点一:给出一定量的具体物质,判断出其构成为微粒的数量;
  考查点二:从化学反应(包括可逆反应)的角度,重点考查在变化过程中微粒数目的变化情况。
  (6)几种特殊情况。
  ①关于物质化学键的数目 :如白磷(P4)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有6个P-P键;烷烃的共价键数目为3n+1。
  ②—OH与OH-电子数的差异:—OH的电子数为9 ,OH-的电子数为10。
  ③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浓硫酸与足量的铜片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要注意浓盐酸、浓硫酸变稀后,稀盐酸不与MnO2反应,稀硫酸不与铜片反应。
  ④注意化学平衡:如SO2与O2;N2、H2与NH3;NO2与N2O4。
  ⑤注意同位素原子的差异:如[1H][1]、[1H][2]、[1H][3]质量数的差异。
  ⑥单质组成:气体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Ne:单原子分子)、三原子分子(如O3)、四原子分子(如P4)等。
  二、典型题例解析
  【例1】(2012·江苏化学)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 常温常压下,18g H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C. 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D. 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
  【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中一些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A. 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A,因为Cl2溶于水不可实现完全与水反应。
  C. 标准状况下CH3CH2OH为液态,无法计算。
  D. 常温常压下,2.24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不好计算,非标准状况。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各种知识,尤其基本概念与理论中元素守恒、化学键问题、氧化还原中电子转移问题、可逆反应问题及物质的量计算中一些特殊物质的状态等。
  【答案】B
  【例2】(2012·海南化学)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l.5mol 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B. 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 1.0L的0.1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离子数为0.1NA
  D. 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
  【解析】因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A选项错;2.3g钠(0.1mol)不论生成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都生成+1价的Na+,都会失去0.1mol电子,B选项正确;因S2-离子会水解,使其数目小于0.1NA ,C选项错;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态,不能应用标准状况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D选项错。
  【答案】B
  【例3】(2012·广东理综化学)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 ,4gCH4含有nA个C-H共价键
  B. 1 mol Fe 与过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2nA 个电子
  C. 1L 0.1 mol·L-1NaHCO3溶液含有0.1nA个HCO3-
  D. 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和CO2合气体含有2nA个O原子
  【解析】B过量的硝酸能把铁完全氧化成+3价,所以 应该是转移3nA个电子。C由于HCO3-水解,应该是小于0.1nA个HCO3-。D条件错误,应为标准状况。
  【答案】A
  【例4】(2012·四川理综化学)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B. 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红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C. 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支的数目为0.46NA。
  D. 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解析】HF的沸点19.54℃,在标况下是液态,A项错误;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都是CH2,故7.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含有n(CH2)=0.5 mol,则H原
  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B项正确;浓硫酸与Cu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变稀,就与Cu不反应了,故生成的SO2分子数目小于0.46NA,C项错误;N2与H2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D项错误。
  【答案】B
  【例5】(2012·新课程理综化学)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 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 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 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的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解析】A项、B项和C项都涉及到 混合物中某种微粒数量的考查,A项中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相同,不难得出正确结论;B项和C项都具有相同的最简式,可以求出最简式的量,进而得出正确结论。D项,非标准状况,无法确定22.4L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故无法判断电子转移数目。
  【答案】D
  【例6】(2011·广东)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23g NO2含有NA个氧原子
  B. 1L 0.1mol·L-1的氨水含有0.1NA个OH-
  C. 常温常压下,22.4LCCl4含有个NA个CCl4分子
  D. 1mol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解析】本题考察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和判断。NO2的摩尔质量是46g/mol,所以23g NO2的物质的量是0.5mol,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2=1mol,即含有NA个氧原子,A正确;NH3·H2O属于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因此1L 0.1mol·L-1的氨水不可能电离出0.1molOH-,B不正确;常温常压下,CCl4是液体,因此不适用于气体的摩尔体积,即22.4L CCl4不是1mol,C不正确;Fe2+ 被氧化,产物是Fe3+ ,因此1 mol 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NA个电子,D也不正确。
  【答案】A
  【例7】(2011·江苏)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
  B. 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C. 标准状况下,2.24L已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D. 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解析】A选项甲醇的结构简式是CH3OH,故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A。B选项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OH-的数目。C选项标准状况下已烷为液态,不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无法计算。D选项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 molO2,O的化合价-1价转变为0价,转移电子1mol,0.2×2=0.4NA。
  【答案】D
  结合阿伏加德罗常数NA,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有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及气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等,是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之一,在近几年的各省市高考试题中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这种题型所涉及的知识非常丰富,在备考复习时应多加注意,强化训练,并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其他文献
【摘要】微博文化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华大地崛起,受到上至政要下至草根的共同关注。微博已经成为高职师生的时尚新宠,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微博推广阅读服务,深化服务领域,创新管理模式,提升信息资源利用率,引领阅读潮流,是高职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键词】微博;高职图书馆;阅读服务  随着互联网文化的迅猛发展,微博文化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华大地崛起,被誉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微博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微博
现今交流互动式英语教学模式在多数初中学校中得到了重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刺激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现了师生间
【摘要】学校档案是学校广大教职工在从事教育活动、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等活动中凝聚而成具有保存或参考价值的档案资料,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管理、教科研工作和教育督导评估必不可少的资料。本文就学校档案管理现状分析及如何做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谈些看法。  【关键词】学校档案;管理现状;对策  学校档案是一个学校的广大教职工在从事教育活动、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等活动中凝聚而成具有保存或参考价值的档案资料,它能
在社会生活中,博弈无处不在,把对博弈论的深刻领悟应用在经济学、社会科学、企业管理以及日常的生活之中已成为当今对行为研究的大趋势。企业管理干部肩负带动企业和谐发展的重
【摘要】本文就如何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档案工作;管理;保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档案保密工作正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迎难而上,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做好档案保密工作,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已经成为档案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条的规定,所谓档案
春蚕到死丝方尽,烛炬成灰泪始干”,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必须是终身承诺.社会的车轮在滚滚向前,知识的脚步在不断向前,教师的能力要能适应时代,就必须不辍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以多个方面进行表现,其中包括企业责任、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等方面。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体现了企业在安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并且符合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要求。本文根据安全生产原则,对企业项目管理策略进行研究,便于企业项目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  【关键词】安全生产;项目管理  1.安全生产的原则  1.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
【摘要】受地理文化环境及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古代西方很早就开始谈论“自由”、“平等”等理念,表明古代西方法学家对个人权利的尊重。比较中、西方法律文化思想,可知“自由”、“平等”观念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的缺失,古代中国缺乏个人主体意识。因此,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增强个人主体意识以及促进法律对个人权利的保护。  【关键词】自由;平等;自然法;个人主体意识  法律的制定、运作都必须以尊重和保障人
职工档案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人事档案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针对企业有困难职工帮扶、劳动模范、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不仅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通过对小学英语PEP教材内容整合进行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