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从小学语文向中学语文读写结合的过渡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en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语文教师一致反映,刚进入中学的小学学生短时间难以融入中学作文教学,而且没有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因此说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进而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是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向中学语文读写结合成功过渡的基础,更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读写渗透 综合能力 成功过渡
  从事中学语文写作指导已有二十余年,近几年我又尝试小学语文读写结合,颇有感触,下面我就谈谈自己是如何做到从小学读写结合到初中读写结合成功过渡的。
  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向中学语文读写结合成功过渡,可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读写积累的过程。因此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进而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既要加强阅读教学,又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否则,很难做到成功过渡。显然,读写结合既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向中学语文读写结合成功过渡的基础,更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
  我认为做好这一点,首先是从语文课本诵读入手,以读促写。语文教师应抓住语文课本中优美语段让学生熟读成诵,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读完后再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这篇文章到底好在哪里?鼓励孩子养成一边读、一边提笔在手,随时做好批注笔记的良好习惯。这样反复咀嚼琢磨,学生们就会收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的效果,当然“从读到写”我最看好的是“仿写”,“仿写”就是很好的切入口。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作文不能模仿,理由是模仿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仿写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抄袭,也不是生吞活剥式的搬用。在这方面我们老师不要怕学生模仿,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模仿,并在模仿的过程中提高、发展、创造、再创造。我在阅读教学中就非常注重以范例为章法,依章循法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比如我在教阅读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时就先让孩子们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让学生说一说这篇好在哪里?那么你在写故乡的特产,尤其是写故乡的特产水果时,会这么写么?我就让学生们在阅读学习之后就写了《我爱家乡的冬枣》、《我爱故乡的香梨》等作文,效果相当好。多年来,经验告诉我,读书只有达到善读的地步,才与写作有意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果能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章所影响,而思绪与技巧才能渐有提高。”所以,阅读只有完成上述的两个过程,达到善读的过程。才能对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指导意义。从阅读的认识过程分析,阅读和写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阅读应该作为写作的基础,要在读中学写,又要在写中促读。
  当然读写结合时,还应为学生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有人说作家就是儿童,因为他们都有无际的想象力。那么在阅读中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必然的。只有让孩子在阅读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融入课文情感,习作中才可能有可写之处,可看之处。巴金曾这样说过:“我会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更有感情。”阅读时孩子们融入了情感,在脑海里产生了作品中所描写的景象,产生了不同的阅读体会、感受。孩子把阅读的体会感受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产生了写作的情感,这样的作文才会匠心独运,独树一帜。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找到每篇文章读写结合的联结点。让读写真正结合起来,不要流于形式。
  现在许多中学教师一读刚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的初作时,就无从下手,甚至认为这不叫作文,这是因为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总是将它们孤立起来进行教授,所以导致大多数学生写起作文来愁眉苦脸,难以动笔或语言生涩。而每一单元才进行一次的作文训练,学生因为练笔次数少,再加上有些语文教师平时不注重写法指导,很容易产生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这就造成小学中高年级写作与中学写作衔接不够。
  此外语文知识的积累也是成功过渡的关键。“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就会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中积累材料,让学生明白:对课文的理解、感悟、鉴赏及仿写是积累语言的基本方法。教学课文时,我提倡学生做摘抄,把书中的好词佳句拿来为我所用。每篇课文学完之后,我给学生指出一些比较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要求学生背诵,并且有意识地在写话和作文中进行运用。每学完一个单元,我还围绕这个单元的主题让学生把一个单元的优美词语、句段整理并要求学生背诵积累,初步学习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让优美的词句,深邃的思想,精警的智慧化为自己的血肉,才能迁移运用,随心所欲,才能呼之欲出,挥洒自如。所以教材是最好的范文,也是最好的教师。
  要做到成功过渡有一种好习惯要养成,坚持写日记。不少学生对日记怀有特殊的情感,从一开始就倾注全力,写得十分用心,而且不间断地写下去,写下去。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的爱踢足球,有的爱画图画,有的爱捏泥人,有的爱下象棋……如果把这些事记下来,每次都写下自己每次活动的体会和收获,久而久之,写作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总之,我们小学教师读写教学果真能够做到纵观全局,将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做到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潜心摸索一条读写结合的成功经验,小学语文向中学语文读写结合就会成功过渡。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人们在经典诗文的熏陶之下,炼就了儒雅、超然的气度。古诗教学中,灵活使美术、多媒体以及自身学科与之相整合,同样也可发挥古诗文教学的特色。  关键词:音乐韵味 美学冲击 多媒体 学科内部 整合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人们在经典诗文的熏陶之下,炼就了儒雅、超然的气度。从《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欢愉到唐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的愤慨,直到“黑夜给
期刊
摘 要:搞好化学双语教学,关键是师生之间要勇敢地闯化学术语关;在课堂上,师生之间要有情感交流及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应该善于用外语之类的词来表扬学生,这样有利于提高化学双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双语教学 术语关 情感交流  双语教育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英语已经事实上成为地球村的共同语,所以学好英语是想在地球自下而上和发展所必须的。化学也是如此,许许多多新的成果往往是英文版的,如
期刊
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基本方法是一种诱导的、分析的、回归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一位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位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而且要在讲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设疑讨论,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但这并不等于说任何内容都可纳入讨论范围。肤浅的内容使课堂讨论流于形式,而艰深的内容又使课堂讨论失去生气。那么,开展历史课堂讨论的着眼
期刊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不少,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空洞繁琐的分析多,把一个原本好好的整体(课文),搞得支离破碎;不必要的提问多,使有限的时间耗费在问问答答,而学生所得到甚少;作用不大的板书多,老师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大板,学生忙于做笔记,老师讲的一点也听不进;而潜心读书时间少。致使学生逐渐对书面语言感到生疏,未能掌握和灵活运用书面语言来表情达意,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有不少困难。为
期刊
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生动有趣的小学应用题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逐渐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一定的体会,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应用题的成绩谈一些自己肤浅的认识。  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差,总按固定的习惯思路,套用以前熟悉的方法以及所形成的运算定式,并且思维缺乏逻辑性,思维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不能正确审视自己的运算结果以及根据题
期刊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首先要指导常用的读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尝试着从以下几点来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  一、读目录。目录是全书缩影和提纲,是一根“链条”,抓住这根“链条”就能掌握全书的主要内容、总体结构和基本体系。  二、读课文。阅读教科书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途径。在阅读课文时,一是要让学生注意课文内的历史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一、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  有人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物理成绩与对本学科的兴趣呈高度正相关,兴趣是学习动机
期刊
摘 要:生成性教学强调课堂教学的自然而然状态,强调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与思维积极性的基础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此生成有效的教学。小学数学生成性教学主要应从巧预设引生成、善捕捉促生成、重策略保生成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成教学 策略  新课程的实施是伴随着不断出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逐渐走向成熟的,其中,为了解决有些教师片面追求教学气氛而出现的为了提问而提问等等的形式主义倾向,提
期刊
课堂教学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在课堂教学的展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经历过程,获得学习经验,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整合教学资源——动态生成课堂的基础  叶澜教授曾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书本知识,使知识恢复到“鲜
期刊
所谓柯西(Cauchy)不等式即是:若ai、bi(i=1、2……n)为实数,则有(a11+a22+……+an2)(b11+b22+……+bn2)≥(a1b1+a2b2+……+anbn)2。  仅当 = =……= 时,此不等式始取等号。  关于柯西不等式,在代数学中曾有过证明,本文这里将借助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公式,给出柯西不等式的一个新的证明,颇为新颖有趣。  定理:(柯西不等式)ai、bi(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