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派平台”OTO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_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派平台简单易上手,在职业院校的教学中逐渐盛行,在课堂派平台上展开OTO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院本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记“疫”演示文稿的制作》为例阐述基于“课堂派平台”OTO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和思路,体现了课堂教学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是对传统教学进一步改进补充的互联网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OTO教学模式;课堂派;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3-0106-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0SID):
  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给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让学校的教育模式发生了改变,从线下课堂教学转至基于網络的在线教学,各大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笔者所探究的OTO混合教学模式就是基于课堂派平台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线上” “线下”的教学。下面就以《记“疫”演示文稿的制作》为例,介绍OTO混合式教学模式。
  1 教学分析
  本课选白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院本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5-1《自我介绍演示文稿的制作》)中的插入对象知识点,课时为一课时,既是之前演示文稿创建的延伸,又为今后母版奠定了基础。我的授课对象为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二次开发,在保持原项目基本知识点不变的前提下将原项目自我介绍演示文稿的制作改为学生自己搜集素材以小组为单位在腾讯文档上通过不见面协作方式生成记“疫”演示文稿报告初稿,意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通过课前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目前已学习了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已掌握PPT的基本操作,会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有一定自学能力。
  结合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将搜集的素材提炼为适合演讲的演示文稿内容,结合所学专业,分析和处理信息,最终能提交记“疫”演示文稿报告;
  2)熟悉演示文稿中表格、图片、图形及图表的编辑方法;
  3)体验PPT的强大功能,增强学好PPT运用于工作生活的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其中,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对象(文字、图片、图形等)的操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根据课前的问卷调查、平台学生的预习情况并结合以往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综合应用幻灯片中插入的对象使幻灯片呈现更好的效果作为教学难点。
  根据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确定学科核心素养如下:
  1)团队互助协作在腾讯文档上采用有效策略筛选出有效信息;
  2)能在课堂派学习平台的支持下,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在团队协作中创造性的完成记“疫”演示文稿报告,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能综合运用人文知识和医疗卫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职业素养。
  2 设计思路
  本课依据OTO混合式教学模式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结合教学内容建立三纵三横一平台立体化教学模式,使用课堂派平台作为信息化技术支撑,实现师生间、生生间、师生与平台间的动态多向互动,构成合作统一的学习共同体,在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OTO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线上” “线下”的教学,本课将课前线上自学、课上线上线下深化、课后线上提升这三个阶段的有机结合,将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引向深度学习。在课上线上线下深化阶段,又分为明确任务、探究任务、展示交流、总结评价这四个环节,与课前课后阶段组成教学六环节。
  3 教学实施
  本课采用项目式教学,以学生自己网上查到的数据为中心任务,以项目和任务驱动方式实施教学,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查数据、析数据、议数据、用结果这一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全程以学生自主探究及小组协作为主,教师从旁引导为辅,最终形成疫情数据演示文稿报告并运用于服务社区的宣讲实践活动。
  教学实施过程共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对象(文字、图片、图形等)的操作,首先需要学生掌握插入对象的基本操作,这一内容的学习课前学生通过PC端或手机端登录课堂派平台自学并将搜集的资料上传至课堂派平台。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微课从最美逆行者于鑫慧引入,让学生在学前任务中掌握插入对象的基本操作,并通过完成课前测试题进行巩固。测试结果可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情况,根据学生需要推送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师生使用论坛互动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课前学生下载并使用腾讯文档App将搜集到的资料以不见面合作的方式完成初稿,并上传至课堂派平台,教师汇总所有学生的演示文稿,供课堂教学中使用。
  课上,学生首先观看视频《大数据揭秘“逆行者”》,引入本课任务,这一基于现实情境的任务建立PPT演示文稿与专业实际间联系,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就如何利用插入对象完成记“疫”演示文稿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根据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认知规律,将讨论结果进行排序后,确定目标任务为:1)分辨信息的真实有效性;2)对插入的对象排版;3)调试(流畅度、画面和谐度等)。进入任务探究环节,因为学生课前已掌握插入对象的操作,但是还没有在PPT中大量使用,所以任务一由学生讨论分析课前搜集的资料的有效性,在腾讯文档上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初步形成初稿。任务二为对插入的对象排版,学生进入实操训练环节,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刚才分析出的初稿尝试设计演示文稿,此环节中,学生可思考:“如何突出文本中一个或少量相互独立的数字来展示报告”,为进一步突出重点,学生可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馈在平台上,掌握比较好的同学可进行协助,教师在平台查看学生反馈情况,对有困难的同学提供个性化指导;任务三主要是调试,其中综合应用幻灯片中插入的对象使幻灯片呈现更好的效果是本次课的难点。通过让学生分析两组作品,从动画里观察分析出蒙版和插入图片的用途的知识点,强化学生在幻灯片中合理排版对象的理解;之后,学生把刚才做的半成品进行修改完善,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直到学生完成任务。在完成自主探究任务后,学生可以尝试挑战任务,并带动组内其他同学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组内成员互助。
  第四个环节为展示交流,各小组完成作品后提交平台展示交流,教师指定点赞数最多的一组上台交流展示,并分享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在线上线下所发现的问题、论坛中的问题共同作为生成性资源,在师生共同讨论中各个击破,最终完全突破难点。
  第五个环节为总结评价,通过系统智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进行多元评价,最终评选出最佳小组和最佳组员,进一步激励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任务完成,教师随机抽取一组讲解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困惑,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评价。
  第六个环节为拓展提升,通过插入表格、图表给本课的阶段性作品进行完善优化。
  4 效果反思
  本课巧妙结合所学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作为学生学习的主线,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灵活掌握知识。纵观整个任务实施过程,以任务为导向,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全程跟踪。实现了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个体变团队、模仿变创新三个转变。
  参考文献:
  [1]胡华海,叶健华,基于“云课堂平台”OTO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究——以计算机课程《PS平面设计》为例[J].数码设计(下),2017,6(4):70,74.
  [2]孙晓虹.基于翻转课堂的“法洛四联症”信息化教学说课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4):60-61.
  【通联编辑:光文玲】
  作者简介:张伟(1989-),女,江苏南通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杨仕青(1987-),女,江苏南通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传统校园一卡通的弊端,从政策、经济、可操作性等方面,对贺州学院实施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可行性进行全面调研与分析,从不同视角说明该系统的特点以及实施的要求和宗旨,为解决一人多证多卡的问题奠定基础。  关键词:一卡通;校园;系统;手机;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7-009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摘要:利用微信传播有效性高、服务定位精准、互动性便利等特点,将微信与康复资源库相结合,构建了基于微信的康复资源库移动学习平台,为资源库用户提供了一种新的移动学习途径,为资源库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微信;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3-0025-03  1 前言  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
摘要:文章以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作为切入点,对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进行了功能分析和技术介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设计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的各个板块,从而为院校、实习生以及企业提供了一个在实习期间能够有效互动的媒介。实际结果显示,该系统的执行能够为院校、实习生以及企业的有效互动提供良好的便利,切实增强办事效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习管理;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
摘要:通过实例分析Excel函数在教学过程中的案例选择,确定案例选择的一般原则为:案例应用化,应用最小化,知识综合化,使用技巧化的原则。其目的是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佳教学目的,为案例化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案例选择原则,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案例选择原则;Excel函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9-0164-03  Abs
摘要:在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教师信息素质的构建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成效。学前教育专业作为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是职业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性,调研了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并就增强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技能进行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前教育;信息技术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
摘要:该文以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为例,介绍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策略,分析平台仍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措施,为其他地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地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3-0243-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端应用的普及,5G、“
摘要:我国高校出于对教学成本的考虑,大多采用“大班授课”作为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但过低的师生比导致学生难以得到教师充分的指导与关怀,无法达到因材施教和精准教学。致力于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从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师资分配、教学环节、效果评价五个维度构建以《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的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同时分析了此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班授课
摘要:当前国家已进入加快利用大数据转型升级的全新阶段.大数据理念教学模式指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有效汇聚、融合所有有关课程教学的大数据信息,便于教师开展各方向教学分析和研究,根据大数据不断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手段,实现良好的交互反馈,以达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文中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阐述了大数据理念教学模式能更好地体现大学教育主旨,对高校提高授课效率、节约教学成本、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增强整体素质
摘要: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的部署,特殊时期为规避线下课堂教学带来的风险,为保证教学质量不降低,教育厅和学校希望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便捷、有效的在线教学形式,尽可能减少特殊时期对正常教学的影响,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
摘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响应“互联网 课程”号召,文章以“学习通”App应用于2017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修课程管理文秘为基础,利用App辅助教学过程管理,为有限课堂教学提供更多辅导和支持,总结分析“学习通”App教学操作实践,反思完善辅助教学过程,为关益者信息化教学操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 ;学习通;App;智慧教学;管理文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