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弯藤萝月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年前,有位渔人误入桃花源,他出去后就向太守报信, 差点泄露桃源秘密。为了守护故地,族人在桃源外顺着水势 栽种了藤萝迷阵。每到花开时节,恍若浅紫的烟云披拂天 地,外人再也寻不到烟云深处的小小洞口,更不知道藤萝阵 中闲居着梦蝶仙子……
  壹
  『你又来了。』『我……我来采花做藤萝糕。』梦蝶仙子没有戳破阿萝拙劣的掩饰。七年前,阿萝在藤萝阵中遇见身负重伤的月初,将他带回桃源救治。
  贰
  月初是很讨喜的少年,逐渐与桃源中人生了情分,尤其是纯良的阿萝。伤愈后,族人苦留月初而不得,只好按族规命他喝下梦蝶仙子的笑忘飲。
  叁
  他喝下笑忘饮时,可曾眷恋桃源安乐?可曾怜惜哭成泪人的阿萝?月初只说:『君子有道,愿涤浊世如桃源。』
  肆
  梦蝶仙子为阿萝戴上一枚梦蝶指环,『倘若他情根深种,你便可入其梦境,唤起他的记忆,引他重回藤萝阵……』
  伍
  天下清平,月初却怅然若失。拒功归隐后,他的梦里总缭绕着浅紫的烟云……又一年藤萝花开,阿萝循着桨声望去,只见月初站在船头。『好久不见,我的小阿萝。』
其他文献
初听《凉凉》,原是被这两个字吸引,简简单单的叠字道尽疏离清冷,说遍缱绻情思。读过李清照的一首词,别的句子俱已忘却,唯记那句“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秋夜风凉,月色清冷,因为你还未归来,世界都没有温度。  凉凉是相思的温度,也是寻常故事里最虐心的一折。  一场情缘的开始,没有徐火温粥的沉稳,多是鲜花着锦的热烈。故事里的人隔着日月天光,贪恋那穿山越海的一望,无不盼着长相守。这时的情意看似铭心刻骨,其实
期刊
年方二八,顾横波便名动江南。  上天给了她流落风尘的不幸身世,也赋予她美貌和灵气。江南的文墨与山水,熏陶出了一个风月佳人。她爱六朝古都的繁华山水,这里既有虎踞龙盘的气势,亦有风物秀美的韵致。她的词句清逸娟秀、色彩明快,如同三月春风。在她的画作里,江南的山水花鸟皆染上了一丝灵秀之气。兰花是她的最爱,小小扇面上点几朵清芬,如绘花之人一般娴雅。  她以“横波”为号,颇显英气;以“眉楼”为宅,名动金陵。日
期刊
雪满长安道  姑苏城初雪时,着月白衣衫的少年牵了匹枣红马,对城门上的“姑苏”二字打量良久,倏而轻轻一笑。  江南就是江南,哪怕已至隆冬腊月,细雪纷飞里的红梅依旧开得热闹,路过酒肆茶楼,说书人正说到—“当今江南才俊,非咱们姑苏城的陆公子陆之卿莫属。此人虽出身寒门,却惊才绝艳,写得一手好文章,除了他的挚友宋临能与其一争高下,旁人怕是望尘莫及。可去年考举人偏生出了桩怪事,这榜首不是陆之卿也不是宋临,竟凭
期刊
“Nice to meet you”是我们的启蒙版英文社交辞令,李雷从此认识了韩梅梅,多少美妙的故事开始萌芽。没有人能抵御故事的魅力,所以我们对“初见”念念不忘,千帆过尽仍会怀想那惊鸿一面,想带着更甜美的笑向你回一声:“奈斯兔米球兔!”  《上古情歌》  凌云晟仑、木青寞  初见时,她是宣阳王姬,他是“大荒第一公子”,彼此联姻是两大家族众望所归。晟仑知道阿寞是好姑娘,最初只是想照顾她,得知她钟情战
期刊
夜深月明,万籁俱寂,大明宫内一片缟素。  墨色的棺椁仿佛要融入茫茫夜色中,却又放不下最后一丝眷恋,执拗地借烛火来留住微弱的希冀。  长孙皇后去世时,晋阳公主只有三岁。她跪在偌大的灵堂内,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疑惑地望着潸然泪下的父皇和哥哥,以及那重重纱幔后方方正正的棺木。彼时的晋阳尚不知道,自此她便再也见不到母后了。  晋阳公主字明达,为明晓事理、通达人情之意。不过父皇和哥哥更喜欢唤她的乳名“兕
期刊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唐·王维《酬张少府》  重温《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与王维初识的一幕。王维负手孑立于窗前,太平问他,你对什么感兴趣呢?他回答,我对风,对雨,对人的心情,对月亮的形状更感兴趣。太平又问,你会在长安一直住下去吗?王维说,或许住下去,或许明早就走,只看一时心情。  后来他真的走了。剧中为这场离别平添了
期刊
李商隐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在我们的印象里,古典之爱都有如此华美的场景和悸动。芙蓉盛开的南塘路上,浮花浪蕊似萍相聚,停船暂借问,说声幸会,留下小字;上元灯会的烟花楼台,人群中电光火石闪了一刹,遗下信物,寄望他日寻访到奴家。这般种种的才子佳人,皂靴罗衣,花笺互递,纸短情长……美轮美奂却只是幻楼蜃影。现实一旦显露锋芒,流丽与深情都不堪一击。  人们总以为,董小宛和冒辟疆,曾在王朝末代占
期刊
最早的书签用于竹简卷轴,是象牙做的,入手极温润雅致,如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因此,当时的书签也叫牙签。  唐代集贤院所藏四库图书就分别用红、绿、碧、白四色牙签区分经、史、子、集。韩愈曾作诗云:“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唐时的书签如杜甫诗中的“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曛”,有的是以木、竹、纸为签,小巧玲珑。展卷而读,不忍在书上折下印痕,那么一枚精致素雅的书签便是“窗
期刊
白蛇被镇压在雷峰塔下时,知知靠在方琼身上哭得稀里哗啦。知知是只夏蝉,方琼是株琼花树。  知知初见白蛇便惊为天人,时常循着白蛇的仙气去看她。知知见证了白蛇和许仙的爱情,所以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打算去救白蛇。方琼阻止了知知,一来知知斗不过法海,二来时间可以让白蛇淡忘许仙这个负心人。在方琼看来,许仙听信法海,伤害自己的妻子,是个不折不扣的负心汉。然而知知一心向往爱情,根本听不进去。  一年又一年,知知终
期刊
湘水之滨,又是一年春好时,软风微醺,黄莺啼鸣。枝头粉白交错的花兀自招拂款摆,像谁家小曲轻轻地哼唱。  静谧的石板路上残存着昨日雨后清爽的湿气,远处渐渐走来一个老迈的身影,缓慢,恍惚,每踏一步都仿佛在诉说一个陈旧的故事。那正是年近六旬的杜甫。  彼时他已在外漂泊多年,投奔亲朋无果,早已困乏潦倒,于是辗转至这处栖宿旧所。在这好时光里,满眼风景曼妙,可他念起这些年的悲苦流离,寻不到一丝欢喜的理由。清澄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