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pywps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前苏联教育家尤里·康斯坦丁夫·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苏联和我国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其概念、理论基础、理论原则,实施程序及其特点的研究,来指导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在转变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方法和建构中学英语教学中科学评价体系方面的改革,以提高我国中学英语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巴班斯基 教育教学过程 最优化理论 中学英语 教学改革 影响
  
  尤里·康斯坦丁夫·巴班斯基(Юрцǔ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 Ъаъанскиǔ,1927—1987)是原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教育科学院正式院士、副院长,教育科学博士、教学论专家,他是苏联当代教育理论界的权威之一。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教育活动、教育思想和成就的集中代表。巴班斯基自70年代初起,一直从事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探索。
  
  一、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按照巴班斯基对最优化的解释,“最优化不是什么特别的教学法或教学手段,而是在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基础上,教师对教育过程的一种目标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的、有科学根据的一种选择(而不是自发的、偶然的选择),是最好的、最适合于该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和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方案”。[1]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基础是辩证的系统方法,即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以教育实验为基础、吸收教育教学理论的精华和苏联60-70年代教育改革的优秀成果、引进现代的科学方法论,作为考察教学过程,研究制定选择最优教学、教育决策理论的方法论基础。这表现为巴班斯基运用系统方法的基本观点,来研究和处理教学过程最优结构。
  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原则:(1)综合解决教养、教育和学生的发展等任务的教学目的性原则。(2)教学的科学性,教学与生活、与社会建设的实际联系的原则。这项原则首先要在编制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加以体现,要“把一门学科的古代、现代及远瞻的几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2]。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新成就、新发明。把科学性原则和教学与生活、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联系的要求结合起来。(3)教学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原则。(4)可接受性原则。巴班斯基认为:“这项原则的要求是,教学要立足于学生实际的智力潜力水平,确定讲授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要注意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阶段”[3]。(5)激发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认识兴趣和对知识的需要原则。(6)教师指导作用下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原则。巴班斯基指出,这项原则是由教与学有机统一这种实质推导出来的。他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不是消极的客体”,[4]学生的积极性目的,不仅是为了领会和识记教材,而且也是为了自觉、独立地获取知识、研究各种事实并加以恰当地概括。(7)口头的、直观的和实践的,复现的和探索的以及其他教学方式方法最优结合的原则。(8)讲课的和非讲课的,全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教学形式最优结合的原则。(9)创设最优教学条件的原则。(10)教学中的教养效果、教育效果以及其他效果的巩固性和有效性原则。这项原则是对知识的巩固性原则的扩展。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学校的教学任务增添了新内容。以保证培养“更全面和谐发展的共产主义型的个性”。[5]
  实施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程序:(1)综合性地掌握教学任务,并在全面研究学生在某一时刻的实际可能的基础上,使任务具体化;(2)选择在该条件下最优组织教学过程的标准;(3)研究制订一套该条件下的最优手段;(4)尽可能改善教学条件,以实施选定的教学方案;(5)规定教学计划的实施;(6)根据所选择的最优化的标准,分析教学过程的结果。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具有以下特点(即该理论的优点):(1)创造性,(2)科学性,(3)完整性,(4)实用性。
  
  二、在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指导下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进行的改革
  
  要提高我国目前中学的英语教学的水平,我们要在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和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导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转变教学观念——引领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1.师生角色的转换
  在新模式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要变化。教师要从课程的机械的执行者转换成课程的设计者,从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转换成语言技能的培养者和文化的传播者,从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转换成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参与者,从学生成长的监督者转化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从能干的教书匠转换成反思型的教育家。学生也要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化为自主学习的知识构建者。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英语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以往的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核心而设计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实际上是被老师牵着走,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创造能力受到压抑,创新思维得不到伸展,与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完全不符。笔者认为应把以往注重教师“教的过程”转为学生“学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为根本,为学生的独立学习或合作学习服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情感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語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培养学生的情感列入课程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教学观念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巴班斯基教育教学最优化理论的原则。是符合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的。
  (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英语是一种语言,其知识点之多,更新之快,仅靠教师在课堂上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主动地学习,激起其自主学习的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英语的方法。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引导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把“学会”变成“会学”。
  2.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学习模式
  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优势发展领域,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有许多不同,他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各不相同,所以在课堂教学实施前,要精心设计,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有意识地把不同优势发展领域的学生进行合理地搭配在一组,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让他们看到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共同发展。各小组之间每节课都有竞赛,既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又提高了学习兴趣。老师也要加入到各个小组中,有时作为裁判,有时是参与者,在聆听学生表达的同时把学生的问题收集起来,再开展全班讨论,进一步引领学生思辨,为学生查缺补漏。通过小组讨论,捕捉学生有创造性的闪光点,将讨论引向自我意识中知识的构建。
  3.用表演巩固学过的内容
  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就是遗忘,从某种意义上讲,外语教学的过程就是与遗忘斗争的过程,而单调枯燥的背生词、背句型、背课文,仅是一种消极的巩固,事实证明,用表演形式来巩固新学内容十分有效。注意不同学生的搭配表演,以满足他们的成功欲,对于较长的课文要让学生每个人去表演一个角色,分段表演,通过表演,课文熟练程度会大大提高,久而久之,学生不再感到读、背课文是一种负担,学生以能表演为荣,人人跃跃欲试,个个争先恐后,台上台下感情交融,气氛活跃,彻底打破了学生“哑巴英语”习惯,巩固了新学的英语基础知识,这种巩固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建构中学英语教学中科学评价体系
  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学习的有效结果和发展潜能所进行的整体价值判断。这种评价应该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反映外语学习的本质和过程,并有利于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评价作了详尽科学的表述,实施过程中要有科学的依据、有效的手段和客观的标准。不能把考试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学习优劣的唯一依据,既要重视反映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又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既要重视教师的评价,还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既要重视评价和测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还要重视评价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服务功能,既要重视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文化意识以及综合素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的评价。科学评价体系的特性:1)科学性。评价应包括测试性和非测试性评价,即使在测试性评价中也应注意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应偏重考查语言知识和语言形式,测试中听力、口试、笔试所占的比例要合理。2)导向性。应当把形成性评价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评价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3)多样性。评价形式要多样化,特别是形成性评价,教师要逐步转变角色,即从“考官”的角色逐渐转变为与学生合作来共同完成评价,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明确评价的内容、形式和标准,以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4)可行性。评价体系既要充分考虑简便易行,不应过多加重师生的负担,要根据班级生源情况、学习阶段性等有所侧重,同时要考虑操作的可行性和实践性。
  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改革也是在巴班斯基教育教学最优化理论实施程序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实际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尤·克·巴班斯基著.李玉蘭译.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988年版,第1页.
  [2]尤·克·巴班斯基著.李玉兰译.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988年版,第23页.
  [3]尤·克·巴班斯基著.李玉兰译.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988年版,第31页.
  [4]尤·克·巴班斯基著.李玉兰译.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988年版,第35页.
  [5]载瞿葆奎.教学规律、原则及其最优化措施间的相互联系[M].教育学文集·教学,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0页.
其他文献
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程要求在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进行重大的变革。语文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怎样才能适应新课改理念,赶上教育时代的潮流?我有下面几点看法:    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应用发展的目光来看新时代。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RHD)对养兔业来说是一种威胁很大的的烈性传染性疾病,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引起,主要侵害2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逐步推广,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技术日渐成熟,已成为治疗妇科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围手术期的处理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决定着手术的成败,所以围手术期处理特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以妊娠母猪严重繁殖障碍以及仔猪的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PRRS自1987年首次报道发现
本文依据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IA)颁布的小麦、大麦品种鉴定的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方法,利用国产仪器、药品对其做了适合性检验,并就凝胶浓度、交联度及强度做了调整。对千余份普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教兴国”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而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特别是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注重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应用。它对教学过程的要求不应是传授和接受、塑造与被塑造的过程,而是重视在教师的指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矿用电动轮汽车的性能特点、发展历史、现状及今后趋向,同时较全面地分析了现有电动轮汽车所采用的各种励磁系统,并对各种系统作了客观评价。 This paper g
采用水蒸汽蒸馏-乙醚同时萃取装置对抗白背飞虱品种RathuHeenati(RHT),IR64,Nabeshi和感虫对照品种TN1稻株进行挥发性次生物质提取.浓缩所得精油,经“气谱-质谱”(GC-MS)联机检测出64个有机的化学组分,其中36种主要分子结构为:9种
摘 要:本文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所提出的新的培养目标,针对教师在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主要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 深广度 探究 质疑 教学情景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在实施新课程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同时,
长期以来,初中物理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到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取“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我们应依据初中物理教学规律,端正教师教育思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的影响,改变一切围绕升学有望学生转的错误做法,把目光转移到多数学生身上来。  教无定法,教有方法。我认为分层教学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