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织金县人口计生工作被亮“红灯”,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排名位列第80位,被列入2012年度省级重点管理县。为此,县委、县政府迅速调整思路,通过抓领导到位,强化组织保障;抓财政投入,强化经费落实;抓基层基础,强化目标任务;抓过程管理,强化利益导向;抓奖惩兑现,强化绩效考核。举全县之力,人口计生工作在2012年全省考核排名中位列第70位,上升10位,摘掉了省级重管县的帽子。2013年,织金县顺势而上,抢抓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历史机遇,在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协会工作机制等方面成绩突出,亮点纷呈,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2.78‰、6.18‰以内,主体指标向实向好发展,动态排名指标实现“一升五降”,全县人口计生工作迈上新水平,走向新台阶。
创“国优”工作如火如荼。近三年来,县级投入计生经费9466万元,其中:2013年度创“国优”专项经费5123万元;对县计生服务中心、32个乡级计生服务站、574个村计生服务室进行改造,县服务中心和20个乡站达到示范站标准,12个乡站达到规范站标准,574个村服务室均达60平米以上;购置和更新了法定设备,安装了县、乡数字化孕前优生技术服务系统和医疗服务系统,腹腔镜手术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招考计生医技人员81名和计生特岗647名充实计生干部队伍,县、乡两级医技人员执业资格比例达国家规定标准。最近,省人口计生委代表国家卫计委组建创“国优”工作验收组到我县检查验收,我县的创“国优”工作给检查组留下深刻的印象。
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成效明显。建立了流出人口追踪、管理、服务和流入人口见面、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开通流动人口网上免费办理《婚育证明》服务,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制度,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2年8月以来,为流动人口网上免费办理《婚育证明》1200多个,为群众节约往返车旅费支出近百万元。2013年9月3日迎来了全省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培训班在织金开班,网上免费办理《婚育证明》服务在全省得到推广,流动人口免费服务率达100%。
计生协会机制创新效果好。一是以“一创三建一帮带”工作为中心,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圆梦小康行动计划”,运用“人口福利·生育关怀基金”和“三结合”帮扶资金107万元,发展大棚蔬菜40个,组建了织金县“幸福工程”项目桂果蔬菜基地合作社,并于5月21日和11月7日进行了两次红利分配,13户计生“两户”每户分得5538.4元,33户一般计生户每户分得1091元,再加上计生户平时在大棚里的工资,最多每户年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最少每户年收入可达1.5万元。这一做法主要是引导广大群众少生快富,让计生户特别是计生“两户”在圆梦小康行动中得实惠、不掉队,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2013年6月28日,全省计生协“一创三建一帮带”产业发展基地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三结合”帮扶在全省丹寨县会议上作大会交流发言;二是完善村级群众工作网络,开展“万名会员一帮一、带头少生促双降”活动,落实广大会员与育龄群众结成帮带对子,实行一对一宣传引导,全县共结对帮带11000多对;三是落实部门计生“三结合”帮扶2500户,帮扶资金250万元,使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得到有效帮扶。
利益导向为小康建设添砖加瓦。在落实国家“三项制度”、省“四项制度”、市“五项工程”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省委17号和市委4号文件精神,县级财政预算投入600多万元资金,进一步拓宽奖励扶助对象和提升奖励扶助标准。对农村放弃政策内二孩生育家庭一次性奖励从省的6000元提高到10000元;对二女户结扎一次性奖励5000元;对不能进入国家、省、市奖扶条件的其他计生“两户”,一律按省、市标准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对农村计生“两户”夫妻年满60周岁后,优先入住敬老院,并给予每人年均不低于4000元的补贴,实实在在为计生“两户”解决养老后顾之忧。近三年来,审核确认各种奖励扶助对象41089人次,兑现各种奖励扶助资金1465.42万元,奖励优惠政策落实率100%;通过奖扶引导,837户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其中主动放弃二孩生育308户。
打造诚信计生新平台。建立九步工作法机制,制定诚信手册,完善网上查询平台,创建诚信计生工作格局。全县32个乡镇(街道)574个村(居、社区)全面推行人口计生“双诚信、双承诺”工作;32个乡镇(街道)计生办已建立完善诚信计生信息数据库,6个县级职能部门、32个乡镇(街道)派出所、社会事务办分别安装了部门诚信计生信息系统查询平台,诚信计生信息实现共享,推进整个人口计生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人口计生局)
(编辑 高龙辉)
创“国优”工作如火如荼。近三年来,县级投入计生经费9466万元,其中:2013年度创“国优”专项经费5123万元;对县计生服务中心、32个乡级计生服务站、574个村计生服务室进行改造,县服务中心和20个乡站达到示范站标准,12个乡站达到规范站标准,574个村服务室均达60平米以上;购置和更新了法定设备,安装了县、乡数字化孕前优生技术服务系统和医疗服务系统,腹腔镜手术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招考计生医技人员81名和计生特岗647名充实计生干部队伍,县、乡两级医技人员执业资格比例达国家规定标准。最近,省人口计生委代表国家卫计委组建创“国优”工作验收组到我县检查验收,我县的创“国优”工作给检查组留下深刻的印象。
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成效明显。建立了流出人口追踪、管理、服务和流入人口见面、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开通流动人口网上免费办理《婚育证明》服务,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制度,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2年8月以来,为流动人口网上免费办理《婚育证明》1200多个,为群众节约往返车旅费支出近百万元。2013年9月3日迎来了全省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培训班在织金开班,网上免费办理《婚育证明》服务在全省得到推广,流动人口免费服务率达100%。
计生协会机制创新效果好。一是以“一创三建一帮带”工作为中心,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圆梦小康行动计划”,运用“人口福利·生育关怀基金”和“三结合”帮扶资金107万元,发展大棚蔬菜40个,组建了织金县“幸福工程”项目桂果蔬菜基地合作社,并于5月21日和11月7日进行了两次红利分配,13户计生“两户”每户分得5538.4元,33户一般计生户每户分得1091元,再加上计生户平时在大棚里的工资,最多每户年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最少每户年收入可达1.5万元。这一做法主要是引导广大群众少生快富,让计生户特别是计生“两户”在圆梦小康行动中得实惠、不掉队,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2013年6月28日,全省计生协“一创三建一帮带”产业发展基地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三结合”帮扶在全省丹寨县会议上作大会交流发言;二是完善村级群众工作网络,开展“万名会员一帮一、带头少生促双降”活动,落实广大会员与育龄群众结成帮带对子,实行一对一宣传引导,全县共结对帮带11000多对;三是落实部门计生“三结合”帮扶2500户,帮扶资金250万元,使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得到有效帮扶。
利益导向为小康建设添砖加瓦。在落实国家“三项制度”、省“四项制度”、市“五项工程”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省委17号和市委4号文件精神,县级财政预算投入600多万元资金,进一步拓宽奖励扶助对象和提升奖励扶助标准。对农村放弃政策内二孩生育家庭一次性奖励从省的6000元提高到10000元;对二女户结扎一次性奖励5000元;对不能进入国家、省、市奖扶条件的其他计生“两户”,一律按省、市标准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对农村计生“两户”夫妻年满60周岁后,优先入住敬老院,并给予每人年均不低于4000元的补贴,实实在在为计生“两户”解决养老后顾之忧。近三年来,审核确认各种奖励扶助对象41089人次,兑现各种奖励扶助资金1465.42万元,奖励优惠政策落实率100%;通过奖扶引导,837户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其中主动放弃二孩生育308户。
打造诚信计生新平台。建立九步工作法机制,制定诚信手册,完善网上查询平台,创建诚信计生工作格局。全县32个乡镇(街道)574个村(居、社区)全面推行人口计生“双诚信、双承诺”工作;32个乡镇(街道)计生办已建立完善诚信计生信息数据库,6个县级职能部门、32个乡镇(街道)派出所、社会事务办分别安装了部门诚信计生信息系统查询平台,诚信计生信息实现共享,推进整个人口计生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人口计生局)
(编辑 高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