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芥川龙之介“鼻子”的人物形象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centf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芥川龙之介被誉为“鬼才”,是日本近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很多取材于日本古典文学典故,结合西方文学创造理论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鼻子”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取材于“今昔物语集”,但通过改写,运用滑稽和戏谑的叙事手法,描绘出了人性蕴含着的一种普遍的利己主义,探寻了人生的意义以及人们所寻求的目的的虚无性。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鼻子;人物形象
  一、愿望没有达到的时候的不安
  内供是一个僧人,但鼻子过长,起居都不方便。但更让他希望去缩短鼻子的原因是,街头巷尾对他鼻子的议论,伤了他的自尊心。一个僧人本应该超凡脱俗、远离俗世的烦恼,但内供却为了这个过长的鼻子费劲了心思。其实,周围的人未必像内供所想的那样在意他长鼻子,可能也不乏有真正关心他的人。但内供认定了这个长鼻子使他的自尊受到了伤害,不管怎样,都无法摒弃长鼻子带给他的内心的不安。作品当中通过详细的内供心理的描写,比如,揣摩怎么样让鼻子看起来更短,寻找他人的长鼻子借以得到安慰等,把这种不安描绘得淋漓尽致。但这些全都是心理描写,只有读者才能读到,而内供在他的现实生活当中是尽量装作若无其事,显得自己根本就不在意这个过长的鼻子。这不就是人性面对自己的不安最自然的状态么。尽量不袒露自己的内心,一种虚伪的掩饰,加上内供僧人的身份,把这种人性表达得更加鲜明。而且,当内供终于多方打听到治疗鼻子的方法之后,治疗过程当中,自己的鼻子被别人随意摆弄,或是烫,或是踩,心中不快,但内供仍然是装作一点都不生气。读到这里,一个为了达到缩短鼻子的愿望而日夜不安,却又无法表达出来的,人性的可笑至此跃然纸上。
  二、希望已达到之后的不安
  经过前面的种种铺垫,内供对缩短鼻子的渴求是努力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如今一朝之下鼻子缩短,想来内供也应该可以摆脱内心的烦恼,找回他受伤的自尊,从此过上安心的生活。但这时,却出现了反转,历经千辛万苦总算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之后,烦恼却没有消失,反而更严重了。鼻子缩短后内供的心情舒畅也不过一时,从他人的反应当中,内供反而觉得对自己的嘲笑和侧目更严重了。鼻子缩短后人们的嘲笑以及因此带来的不安比之前更加严重。之前内供还可以若无其事,但缩短之后内功的脾气却变得日益乖张,连若无其事都无法做到了。多么讽刺!一心一意追求的愿望,总算实现了之后,等待着的反而是更强烈的不安和烦恼。经年累月煞费苦心去追求的目标,当真正达到后,反而让人觉得虚无,甚至比之前还更加苦恼。人性总是追求着一个目标,甚至一种生命的意义,但作者却对这种追求和意义投去了反思和怀疑的目光。但一旦连这种意义都怀疑的话,最终只能陷入更加绝望的人生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
  三、故事的奇异性背后普遍的人性
  经历了一番变短后,再回到原样之后,内供的内心总算再次平静下来了。鼻子还是原来的长鼻子,但内心的不安却得到了消除。整篇故事的题材取自于古典物语,充满了奇异性,一看之下仿佛是和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的奇特的故事而已。但其中对普遍的人性和人生的意义的诘问却非常深刻。内供周围的人们,当内供的鼻子变短之后的表现,芥川龙之介用内供的话说出了他自己对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旁观者的利己主义”的观察。虽然是内供的心理描写,但提出了一种人们普遍具有的利己主义的特性——为其他人的不幸而感到庆幸,借此寻找优越感,当那个不幸真正消失的时候却希望对方再次陷入不幸。芥川龙之介也通过内供本身的心理变化,提出来了寻求某种愿望,当愿望达到时却又陷入另一种不安的一种人性。这种不安也来自于旁观者的态度,但如果有一个明确的自我,可能所有这些旁观者的利己主义或者自己内心的不安都不会出现。作品当中自始至终芥川龙之介都是站在内供的心理角度,用内供的心中所想去构建了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和人性的不安。旁观者是否真正具有这种利己主义的思想,都无从得知,因为只是内供的心理去判断这些存在。
  四、结语
  芥川龙之介通过“鼻子”这个奇异的故事不仅揭示了旁观者的利己主义,还有愿望达成前后的不安,也揭示了一个不确定的自我面对外在世界的不安和烦恼。作品当中内供的烦恼可能还没有结束,当回到长鼻子之后,可能某个旁人的某个言行,可能又会让内供再次为了自己的鼻子而感到不安,又开始竭尽所能去缩短鼻子。一个没有确定的、摇摆不定的人格所带来的不安,并不是愿望达成与否可以去消除的。一个奇异滑稽的故事,背后所揭示的人性却非常深刻。
  参考文献:
  [1]李征.和尚的身体奇景与池尾寺内的微观政治——芥川龙之介《鼻子》新论[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3,4.
  [2]王晓健.从芥川龙之介《鼻子》看虚荣心与利己主义[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7.
其他文献
目的 :检验和评价喹喔啉双氮氧化物衍生物QN 2 0 13的选择性乏氧细胞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体外细胞毒性、放射增敏作用及体内抗肿瘤活性 ,分别用集落形成法和肿瘤生长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古代军事文化还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从歌颂历代帝王战功的乐舞,到安慰英勇战士亡灵的乐舞,战争舞蹈文化作为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一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远程教育实践者,我和所有的同行们一样,正经历着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2012年,六所试点开放大学正式挂牌。作为
读过《源氏物语》的人都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光源氏”并非是他的真实姓名,而是一个绰号。“光”是取自“光彩照人”之意,“源氏”则是他被降下臣籍之后的赐姓,因此丰子恺译本中又称之为“光华公子”。他原本是桐壶帝最疼爱的第二皇子,为何不但没能被立为皇太子,甚至连皇子的身份也被剥夺?虽然故事中说,桐壶帝是出于爱护光源氏的考虑,才做出如此判断。但对于中国的读者,或许还是不易理解。为了能让大家明白这个故事的时代
摘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指导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人本主义理论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目标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体现以人为本的创造观;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评价手段由片面化转向多元化,体现以人为本的评价观。  关键词:人本主义理论;高职院校;課堂教学;改革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以西方哲学理论为基础,从心理学的角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分析与护理.方法:选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
现代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Modern edu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有多种,传统的教授法、讲解法、谈话法,新潮的表演再现教学法、设疑解疑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后三钟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实践是认识基础的认知理论,环境育人的教学理念。正确使用这些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表演再现教学法;设疑解疑教学法;实践教学法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首先承认教学是有方法的。其次,指出
摘要:夏绿蒂·柏金斯·吉尔曼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女权主义者之一。她的短篇小说《黄色墙纸》体现了其女权主义思想。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通过对“我”各种荒诞行为的描写,揭示女性在父权社会中受到的束缚和禁锢。在细读小说的基础上,本文着眼于故事中女主人公话语权的丧失,反讽的运用以及多种意象的象征意义这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女性主义解读,通过揭示在父权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无情压迫,以试图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