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的对策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a1982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时代,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发展和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相应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建筑材料、设备、建筑技术都有了较快发展。特别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的有效管理,为技术人员提供了方便和快捷的信息分析手段,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财力、物力、人力和技术的综合使用,为公路桥梁的发展提供了综合性渠道和多元化发展契机。本文主要通过我对我国公路桥梁施工的技术质量的对策及未来发展趋势浅析自己的观点,希望更好的应用在公路桥梁的建设上,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对策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市场经济的大力推动下,企业不断地推进自身管理水平。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已经有很多年的发展历史了,从古到今公路的建设过程中都离不开桥梁的发展和建设。桥梁建设是在空间跨度上对道路进行扩展和拓展,是为了更加方便出行和道路畅通。因此,竞争的优势归根到底就归根于技术质量的高低。我国公路桥梁的建设关乎着运输的安全,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施工的技术质量进行探索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更加有效地保证工程的质量,有效和安全的控制建设成本,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质量进行有效地管理,严格的遵守操作规则和规范技术,优化施工的工序、工艺,克服在施工中的各个环节的细节质量缺陷和不足,最大的发挥人力、财力、物力在施工中的作用。
  二、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种“要致富,先修路”标语,可以明确的看出,人们对交通的建设是多么的渴望和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在精细化项目管理的目标之下,我国在公路建设上做了巨大的投资,为交通建设开辟了多种投资、建设、管理的渠道,是的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得以快速的发展。由于改革开放前期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原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公路建设里程比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比较大。近几年来,我建成的跨度有400米的有三十多座,期中跨度最大的是1490米。在桥梁修建的类型上,种类也很多,跨径突破率很高,使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大大的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是先进的设备、技术等应用到了桥梁的建设过程中,受到了外国一些国家的好评和支持。
  在公路与桥梁项目管理目标下,我国公路加快建设,大大的推动了公路桥梁建设的发展,我国修建了许多的跨越大江大河、海峡海湾等大型桥梁工程,在一些普通公路、高级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也增加了桥梁建设的使用,而且形式多样,比如说环形桥梁、立交桥、分叉式桥梁等,建设的质量比较好,为我国交通带来了很大的益处,给桥梁建设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但是,我们国家的桥梁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结合多年现场施工的经验,主要依靠大量的建筑工人进行作业,他们来自不同地域,年龄层次不同,操作技能参差不齐,参与培训的经历不一样,在作业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规程,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为桥梁工程质量带来质量隐患,所以,为确保桥梁工程施工的技术质量控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提高公路桥梁施工的技术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施工组织的管理
  对于公路桥梁进行施工和建设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状况来有效地明确施工项目目标,组织和建设强有力的施工管理团队,为进一步实现管理 目标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还要不断地完善和保障质量体系的建立,完善《质量控制措施及要求》、《岗位职责》和《项目管理办法》等,通过对公路梁施工的过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的工序等项目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充分的掌握好相对应的要素,建立健全的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控制机制。人是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的主导力量,要不断的加强施工人员素质、技术和安全意识的培养,要建立合同制度,实施奖惩机制的建立,加大在安全的基础上保证施工的质量,有效地促进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进入良性循环。
  (二)加强施工技术、工艺的管理
  1.施工工艺和工法。在公路桥梁项目进行施工之前,项目的组织部应该组织所有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审核,对所要开展的线路要进行调查和分析,根据施工的环境条件制定施工的计划,合理的结合本单位所要的机械设备、人力。管理水平和经验技术,制定出一套切实、可靠、可行、科学、合理的实施性施工方案。对于特殊的施工项目,要实施责任到人的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施工工艺、技术一旦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就要严格的落实和执行,坚决的杜绝在施工的现场出现不按照审批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工法等违纪、违法、偷工减料不良行为的出现。
  2.技术交底要严格。要严格的执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的工艺和操作过程要进一步的具体化,要真正的让每一位进行安全施工。在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都要注重“以为人本”的观念,将人的理念作为重要的战略思想和原则,要把安全、质量看做第一位,要达到“零事故”的施工原则。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杜绝不带安全帽、不系安全带等现象的出现,要建立专门的安全小组进行检查和管理,将安全落到实处,将人们的生命财产落实到第一位。
  3.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以后的施工留下良好的资料和数据,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经济行为方式,是进行生产和活动的总和,受益者和推动者都来源于每一位员工,技术的创新主要来源于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环保等因素,实现了节能降耗、经济效益、降低成本个提高效率为目的。
  (三)抓现场、抓重点
  1.要全面的深入质量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行业存在的生命力,因此加强质量管理和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是当前要首要的任务和有必要的措施,在工程施工的现场,要以“建筑产品质量管理”作为主要依据,来形成多种多样花的管理手段,为建造优秀工程做好铺垫。细致地来讲,就是在工程施工的现场加强对施工工序进行检查,对存在偏差、隐患和需要改正的问题及时的提出和纠正,保障工程施工环节的正常进行。同时,质量检查人员要不断地定期检查,保障质量和工程进度相结合。   准备施工前的工作。一是要在开展施工项目前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制定相关的施工方案,然后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二是施工过程中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原则,反对材料的浪费,争取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三是选择施工的材料要符合施工的具体要求,严禁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四是技术检测人员对现场的施工工序质量进行检测,做好相关的技术和统计。
  现场准备工作。按照施工的要求,对现场所需要的设备、机器、人员进行检查,确保施工阶段的需求和人员的合理配置,好在设备进行施工前进行调试,确保其安全使用,一旦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要对变压器的容量及时进行计算,施工时要接通电源,施工结束后要拔掉电源。
  2.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在公路桥梁施工中,从业人员很多,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都层次不齐,文化差异比较大,知识和经验比较欠缺,这就需要对不同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学习和教育,让他们具备良好的来上岗。目前在公路桥梁建设中,有些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从业资格证或者有关证件才能上岗;对于有些人员,我们要经过培训、带领观察或者手与手之间操作才能正式使用。所以说,人才是决定工程质量和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一支有纪律、有文化的工程队伍将会在建筑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3.实施科学管理
  建筑产品的特殊性要求工程质量控制的持续性和发展性,产品的要求,是工程行业的命脉,也是工程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尤其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则会影响施工进度、施工安全的共性问题。如果在施工中发现质量问题,必须要停止施工,分析和查明原因。所以说实施科学控制必须有效地从根源抓起,全面提高施工进度,打造全方位的管理和科学有效机制的管理,为打造优良工程奠定基础。
  4.合同和成本管理。合同是在进行施工前签订的基础性文件,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应该以签订的合同作为主要的依据,按照施工开始时间,安全施工标准、结束时间、材料的投入量、
  资金等方面对施工的进度、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在进行具体的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建立施工现场的成本的控制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出发来有效地保障施工质量、成本和安全施工的全过程控制,切实保证施工的项目质量,促进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提高公路桥梁施工的技术质量是当今现代化管理的一种新理念,也是新时期 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发展趋势,将其更好的应用在公路桥梁的施工管理中,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优势和特点。对于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的大力提高,是公路桥梁承建企业能力和实力的体现,施工技术质量对企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能不断地促进企业的发展,推动公路桥梁市场的不断进步。开拓创新,总结经验,最终创造出一条适合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的成功之路,达成最终目标,实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和提高其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前军. 浅谈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趋势 [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5).
  [2]李玉山,孙炳云. 我国桥式种类及其设计方法的研究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5).
  [3]张国杰,杜丽鹏,徐光海. 浅谈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趋势 [J].今日科苑.2010(06).
  [4]宋永焕,韩帅.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中关于桥梁构件数n值的计算确定 [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02).
  [5]刘润星,崔俊平. 高等级公路桥头搭板配筋设计研究 [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0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建筑领域也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存在的工民建作为建筑领域的主流也得到了更好更快的发展,工民建是工业、民用建筑的简称,本文主要讨论了工民建施工技术的管理,为工民建的迅速发展探索有效途径。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近年来,工业与民用建筑逐渐深入到各区域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工民建施工质量不断提高。工民建工程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关系着用户的生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也相应的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当地的交通。由此可见,交通事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建设我国公路工程时,必须要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过关。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滑坡的现象,对道路工程质量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通常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从而,必须要对公路工程抗滑挡土墙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分析,以此促进公路工程的建设。  关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和生产过程,从而使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并且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竞争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我们通过对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其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加强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施工;信息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基坑施工中采用较实用的喷锚水泥搅拌桩组合支护技术,达到了安全、适用和经济的目的。  关键词:基坑工程;锚杆;水泥土搅拌桩  前言  土体的抗剪强度较低,抗拉能力几乎等于零,但是土体具有一定的结构整体性,能以较小的临界高度保持直立。土坡直立的高度超过临界高度,或坡地有较大的超载以及环境因素的改变都会引起土坡失稳。过去常采用支挡结构承受侧压力并限制其变形。这属于被动制
期刊
摘要:清水混凝土可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明效果作为饰面,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本文以工程应用实例的方式,在介绍建筑工程施工难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技术措施,旨在提高整体施工质量,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施工难点;外墙木制;技术措施  1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及环保意识得到不断提高,对绿色建筑的需要也日益增
期刊
摘要:新时期新形势下,水利建设的重要性愈加突显,而保证工程质量,才能实现长效利用。混凝土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控制则成为整个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多方面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在大坝、桥梁等众多水利工程项目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它对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起
期刊
摘要: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多有关建筑工程的新技术也不断地涌现。本文就建筑工程的施工方面对防水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钢筋连接施工、屋面施工等方面的新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业发展日新月异,行业规模日渐扩大,员工能力和素质也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建筑的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更让人自豪的是我国的一些单项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从宏
期刊
摘要:本文就高大梁模板满堂脚手架的搭设施工进行了探讨,结合了具体的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应遵循的的程序和搭设方法,并提出了构造要求及保证安全的措施。旨在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大梁模板;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所谓的高大梁模板,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建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2的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搭设和钢筋安装,砼浇捣前、施工过程中及砼终凝前后,本文在此主要针对高支模架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等方面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支模架;建筑施工;施工过程  0工程概况  江门鹤山供电局生产调度综合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主楼(19层)+裙楼(4层)结构,首层平面为折角形,长度方向72.0m分12条轴线,宽度方向48
期刊
摘要:合理的收集利用雨水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具有良好的节水效能和环境效益。文章以某住宅小区为例,阐述了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方案,并对其处理工艺及经济效益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住宅小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且效益也很可观,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值得推广。  关键词:雨水收集;雨水利用;方案;雨水量计算;处理工艺;效益  随着城市化带来的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现代城
期刊